能夠分享一下你和家人在抗疫中的故事嗎?

天若有情天亦怒


當疫情慢慢的擴散,已經危害人的身體健康,我作為一個普通市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嚴聽國家的安排,我經常給我的家人說雖然我們幫不上國傢什麼忙,但起碼不要給國家添亂,積極的配合國家,在家靜靜地待下去,默默地支持國家。



空蕩play


我們一家可能是這個城市裡最常見的家庭狀態。三線城市,本地人,父母為帶孩子同住。

這段時間我和我爸爸都在正常上班,怎麼說呢?

我在銀行,我們網點沒調休每天正常營業,且經營壓力不小,每天還要給客戶打電話營銷,到網點的客戶多量個體溫,對我來說就是經營客戶發展業務更麻煩了。

我爸,工廠裡沒停產,一切正常,就多帶了口罩,出入證。

其他人呢?我老公單位給他安排調休了,在家呆了蠻長時間了,有時候挺羨慕他的。

我媽剛好今年1月份退休,主要在家帶孩子們。本來她們是每天會出去玩好幾次的,現在有二十天沒出門了,大家都無聊壞了。

可能因為我們這形勢還好,感覺就是工作難度大了點,出門麻煩了點,在家無聊了點。

情緒上變化也很明顯,最開始是對疫情的關心和擔憂,再是各種著急和感動,現在也要慢慢迴歸理性了,疫情之下,好像很多東西看得更通透了,說是官場現形記也好,深度追蹤反思也好,不希望過幾年回想起來只有建了多少天就建成的醫院,買不到的口罩,醫生護士當戰士老師當主播的職業改變還能有事件的時間軸,以及每一個可能帶來不一樣結果的節點。


一顆蒼耳


手中有糧,心裡不慌!還真是那麼回事。

我從去年農曆七月就沒有幹活了,原因是在廠裡乾重體力活患了肩周炎,期間睡不能睡,連翻身都很困難,手臂、肩膀痛的要死,去醫院治了好幾次,花了七八千塊,但是療效一直不如意,所以一直呆在出租屋裡。三個人吧,老婆、我,還有女兒,老婆一直沒有上班,先天性弱視。屋漏偏逢連夜雨,期間老婆也生病了,由於外面沒有醫保,所以跑回老家,醫院又去花了1萬多塊。然後過了一個多月,老婆身體也完全康復了。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又繼續返回務工處,因為那個地方我們栽種的有蔬菜,家裡反而什麼都沒有,年年在外面打工,我們早已把打工的那裡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故鄉啦!

轉眼就到了12月,說實在的,一開始還是準備回去的,因為家裡每逢臘月都是有很多喜事的嘛!但是後來一想,今年已經回去了兩次,也沒賺到什麼錢,過年就不回家了吧。我們住的這個地方是浙江的一個鎮,屬於五金工業強鎮,工業發達,工資雖不算高,但是工作很好找。身體不太好,重活幹不了了,那就在家裡找點事做吧,於是去外面廠找了一點手工活,廠裡包拉包送,一天三個人在家裡乾乾也就只能幹個七八十塊,大錢賺不了,但是生活費足夠了。有活幹的時候就乾乾活,沒活幹的時候就上上網,有一天看到武漢說有疫情了,當時也沒在意,反正感覺湖北浙江離得很遠的嗎!不過每天爬起來第1件事還是關注這件事,看看疫情發展的近況如何?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諸暨第1例新冠病毒應該是元月28號。我知道緊張的情緒馬上要來了,於是我決定第2天馬上去備糧食、菜、油,不然一旦封村,那就麻煩了。家裡的那袋米剛買不久,然後還再買一袋,還買 十來斤麵粉,小菜嗎?家裡種的有,過個一兩個多月也沒問題。雞鴨魚肉先前就準備的有,沒有準備回家過年已經準備的很充足了。

關鍵時刻糧食和蔬菜還真比金錢管用,這一次我算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安子講故事


這個春節,時光變慢了,世界變大了。

抗疫封城後,我們不再需要疲於奔命,只需要靜靜呆在家裡,面對自己最親的人。

在過去的十年,我們的春節假期都是假的。

從廣東到湖南,從湖南到湖北,又從湖北到湖南,又從湖南到廣東。十天假期中,我們至少有四天在路上開車,堵車。剩下的時光要分給家鄉的親人,朋友,同學,各種不得不照顧的社會關係。春節假其實比上班更累。我常無奈地感慨,成年人的命都不是自己的,都是別人的。人能自由支配的時間和能夠自由支配的金錢一樣稀缺。

這個春節,從臘月二十七我們放假到正月十七,我都是自由人。

我每天睡到7點或者8點自然醒,然後洗漱吃過媽媽做的早餐,上午讀書,練字,或者陪兒子閱讀,有時候和五個月的小女兒玩一下。

有時候我會和媽媽一起下廚,用心做幾個新菜。有氣候我會和爸爸一起閒聊一些詩詞,三代人一起玩飛花令。

下午一般是陪爸爸媽媽和老婆打牌,兒子帶妹妹,看電視。

我還註冊了頭條號,寫一些東西。雖然寫得不好,也沒什麼粉絲,但是寫得越多,表達越順暢,也算是有進步。

2月10日開工後,公司通知可以在家裡辦公,我就在家裡找了一個角落佈置了自己的辦公區。我嚴格按照公司作息,打卡,下班,每天處理完工作,還有不少時間可自由支配,加上節省的通勤時間,我每天在自由時間上可謂暴富。

這也是我有時間寫頭條的原因。

去年買的書,讀過的,再讀一遍;沒讀的,趁隔離期抓緊時間讀完。

時光就是這樣慢下來。

希望疫情快結束。可以遇見的是,這次大疫後,遠程辦公會越來越受歡迎。

從根本上來說,公司花錢購買的是員工在一定時間內創造的價值,而不是購買了員工的時間。

就算把員工用繩子綁在公司,他對工作本身沒有主動性和成就感,每天待在公司24個小時也沒什麼價值。



阿慢哥


因個人私事,初二飛上海,在朋友家住了五天,初七又飛深圳。

回來深圳自我隔離了十三天,回來後心情忐忑不安,非常恐懼。

時間一天天過去,三天下樓一次扔垃圾,取網購的物品。

深圳基本上都陰天,中間出來一會太陽,每天跟坐牢一樣,看了各種電影電視,偶爾給自己做點美食。

疫情快快過去,快變成神經病啦。

大家加油哦💪



菊子的人和事


我來說說我和家人的抗疫故事,我是廣東農村的,在年初一早上前我都覺得疫情不是很嚴重的,離我那麼遠的地方,加上年前要忙的事情很多,並沒有時間去認真看新聞,只知道武漢發生了疫情,又有專家說可防可控,所以我們覺得只是一個普通的流行病而已,一點準備也沒有,連口罩都沒買。直到大年初一早上,我們還相約去爬山,到廟裡上香,回到家的時候手機就收到姐姐的信息,叫我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要注意防範!然後從中午開始微信群裡,朋友圈裡就各種關於疫情的信息傳出來,包括控制人口流動,取消集會和聚餐等等。從那一刻起,我的心情跌落谷底,開始從網上查看疫情的消息,然後發現原來疫情已經這麼嚴重,傳染性這麼強,鍾南山院士已經倡導不要出門是最好的防治方法,心裡就決定不出門,不聚會,不給國家添亂。初一晚上吃飯時就跟公公婆婆說,明天不要去外公外婆家了,這段時間不要到處走親戚了。可是第二天中午公公婆婆還是去了外公家,老公弟弟他們一家也去了,婆婆說讓我小孩也去,我不讓說不要去了,非常時期還是聽從安排的好,然後他們就去了。初三早上公公跟我們說,你們昨天沒去外公家,我叫他們今天來我們家吃飯,下午就準備兩桌飯吧,我真的無語了,說又說不得,下午老公舅舅舅媽一家,亞姨姨夫一家,公公又叫了幾個酒友過來一起吃了飯,姨夫他們回去的時候說明天輪到去我家了,早點來。第二天公公他們都去了姨夫家,我們還是沒有去,包括我自己孃家我也沒去,往年我孃家村子都是初四請客的,今年我爸說不請客了,不給國家添亂,叫我們過一段時間再去。我就想不明白,我爸媽比我公婆年紀還要大,思想怎麼就完全不同呢?因為這兩次我們沒有參加聚會,他們都說我們沒有人情味,可是我覺得我們沒有做錯,這種時候肯定是安全重要,家裡的老一輩卻是一點沒放心上,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現在我公公還是每天出去串門,說了也不聽,好煩吖!


忘記游泳的魚


真美!如果不是這場疫情。

(一)

霧濛濛的天,越來越暗了,我扭頭看看在燈下苦讀的大女兒,又扭頭看看把光腳放在茶几上的小女兒,我都告訴多少次,別把腳伸在茶几上,看起來不文明不說,還把茶几弄的髒乎乎的臭腳味兒,但看到她讀書的專心勁兒,我也懶得吵她了。

看到工作群裡的通知,明早五點二十,在周圍還一片漆黑裡,得聚到綠城路口那暈黃的路燈下,從市裡出發,去我上班的小縣城。想想就覺得憋屈:這七天的假期,還沒過完,單位就通知上班。一年到頭的忙,過個年也不讓人心靜。

我在廚房門口,搓著帶面的手,聽到老公嘟嘟囔囔地又再批評大女兒,“這馬上中考了,數學還這麼差,你到底按計劃去做了嗎?你要考不上市一高,該咋滴辦啊?”

我家王先生,從窮的冬天都穿不上一雙棉鞋的小子,逆襲到如今,確實靠努力踏實,才得到現在的一切,他看不得女兒休息一會兒,恨不得孩子分分秒秒都在學習。

聽到他吵吵,我更加煩躁了,一股火氣從心底冒出,我得給領導打個電話,平時加班,我從不說啥,可這大過年的……

“劉局長,你看看明天這,能不能請個假?”我明顯地語氣裡有點急躁。

“額,張米,我正在開會,商量著呢,不但不能請假,而且來到清豐,不能回去了,明天就要封城,從縣城不能回市裡了,正商量著大家的住宿呢!”劉局長還是如平常一樣,不急不躁,話裡自帶一種親和力。

“封城”,這兩天,小區裡出入都登記量體溫,出門帶口罩,門口的那小喇叭,一遍一遍地吆喝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小女兒忽地扔下書本,細細的腿兒好像圓規似的,站在沙發上大聲說:“啥,媽,你要去上班,而且不回來了?”她半撒嬌半悲愴地說,“我不讓走,不讓你走,你不是昨天才值完班嗎?”

我看了她一眼,燥熱的想去打開客廳裡的窗戶,是的,我昨天才去值班的,在別人家的小區門口,和物業上的人,一起把著門,不讓人外出,也不讓外人進來。

昨晚,在霧濛濛的冬風裡,我起先把襖帽子帶上,還是覺得冷,把厚圍巾從脖子裡抽出來,纏在頭上,還覺得頭冷的有些疼痛。

這麼的在這小區門口,站著,說著,到底是口罩勒得頭疼,還是凍的頭疼,我也說不清楚。

我看看牆上的表,又看到從女兒房中出來的王先生,他穿著肥大的褲衩,上面搭著粗棉厚襯衣,挺著稍顯的啤酒肚,頂著一頭剛染過的烏黑的頭髮,那滑稽樣,讓我的火氣降了下來。

這日子,有點刺,不舒服,自己找樂拔掉它。

(二)

王先生堅決替我去參加疫情防控,他是個體戶,沒有人給他派任務,他近段的事情,就是把自己藏著,就可以了。

他的理由,孩子更喜歡媽媽,孩子們也更想媽媽在家。我給領導溝通過了,關鍵時刻家庭和工作兼顧吧,他可以替我去上班。

於是他簡單收拾了幾件衣服,去“戰”疫,也是“站”疫,就是站著,站著就是堅守崗位,站著就可以是鐵壁銅牆。紅袖章一戴,紅馬甲一穿,就成了門神。抱著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站成群眾心中打敗疫情的希望。

第一天,微信上,我問他吃的啥?他說:“方便麵。”

第二天,我又問他吃的啥?他說:“方便麵。”他還發給我一張圖片,成桶的方便麵裡,放著一根火腿。

第三天,他說:我這幾天吃的方便麵,比這過去的三年都多。

然後高興地發了一張炒胡蘿蔔片的照片,旁邊還配著一碗湯麵條。說:媳婦,我終於有飯菜可吃了。後面一大串笑臉。

終於可以明白,有時候一碟小菜,就是幸福。

第四天,他發過來一張百度疫情數字圖,說:“媳婦,情況越來越嚴重,好像還得十四天,這大概是咱結婚以來,分開最長的時間了。”後面是一串笑著帶淚的表情。

第五天,他說,咱這兒,好像又增兩例,你一定注意防護。停了好大一會兒,又發來,沒有媳婦吵吵的日子,真不好受。

第六 天,他說不值班的時候,還真是無聊,好想回家過一天家庭的日子。

第七天,視頻聊天時,小女兒突然帶著哭腔大聲說:“爸爸,你啥時候回來啊?”

她正是八歲十歲狗都嫌的年齡,時常和爸爸拌嘴,有時候毫不留情地說:“爸爸,我不喜歡你!”

現在她也想念她討厭的人了。

第八天,他明天過生日。我多想給他一個蛋糕,哪怕一個小小的蛋糕。可是他就在不遠的地方,卻似隔著千山萬水。

我想著明天是否可以網上給他訂個蛋糕,可孩子停課不停學,網上的課,網上的作業,打卡提交作業……一系列的操作已讓我心疲力盡,一躺在床上就睡著了。

晚上,我做了個夢,是我過生日,他提著一個大蛋糕,風塵僕僕地跑到我家,給我過生日,不是現在,而是戀愛的時候的時光。

真美!如果不是這場疫情。

(三)

今天是我家先生的生日,在疫情防控一線,已經八天沒有回家了。昨天小閨女隔著屏幕,哭著說:“爸爸,你啥時候回來啊?”

一個平民,也是一道防線,也算為國家出過力了。




想有一隻鵝


非常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我簡單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吧,今年過年前疫情還沒有那麼嚴重,選擇了回老家農村過年,關注新聞的時候意識到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我家孩子17個月大,前院姥爺家是當地的診所,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就建議姥爺不要接待患者了,因為畢竟是過年,外來人員還是有的,我家孩子我也沒讓出屋過,到了大年初三時候,事態嚴重了,村子裡有個村民群說要臨時封閉道路,要麼在這待著,要麼回到市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為了方便,當天下午就回到市裡。

我們住的地方離我的父母很近,以前每天都抱著孩子去看他爺爺奶奶,為了安全,讓孩子一直沒有出家門,父母怕我們吃喝不夠有時候會送來口糧,但也是在樓梯間,知道父母想看孩子也不得用視頻的方式。

在家裡呆了十多天了,每天看著新聞,時刻關注著疫情的動態,下下廚,給孩子做點愛吃的,給老婆做點愛吃的,疫情面前,我這種小老百姓能做到的就是不給社會添亂。

在家做涼皮,茶雞蛋什麼的,讓生活不那麼無趣

最後希望在我們強大的祖國關懷下,疫情早日結束,也感謝我們的物業,社區,給做的所有工作,堅信,這場仗一定會勝利✌🏻


村東大河


03年,非典。

我們這裡與廣州有著密切的聯繫,還有最近來自廣州的客人。我們醫院也是立即成立了發熱門診,理順了就診流程,安排了輪流值班的人員,很有幸我成為了發熱門診的成員之一。在那個時候,我認識了猴服,護目鏡。四層棉紗口罩不行了,做了八層的,八層口罩防護不好了,又做了十二層的棉紗口罩。帶上去就是一個大棉被,真的很敦厚。

到如今,那些曾經使用過和未來得及使用的厚厚的棉紗口罩還躺在衣櫃的一角,成為一個時代的見證。也是一次無法抹去的傳染病的見證。

那一年,老公作為流行病學調查的專業人員,一直奮戰在流調的第一線。

那一年,我家的大公子五歲,好在幼兒園沒有停課,要不然,他可能就獨自在家了。那樣的話,生活可能就重新改寫了。

08年,甲流。

我們單位是我們區的重災區。是發週末,當病毒檢測工作已經開始了兩天之後的週一。防控疫情的大幕才拉開。由於有了03的經驗,這一次的工作高效,有序。隔離,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時效,週末這兩天的工作人員。上週五與三位確診患者密切接觸的我被排除在隔離範圍之外,本就不多的的工作人員,只剩下了我自己。於是我一個人堅守了工作崗位七天。

那一年,從事公共衛生行業的老公,從上週五就沒有回家。我再見到他是在這個週二的晚上十二點。他滿身的疲憊,匆忙的洗澡以後躺在床上,閉著眼睛說:最該隔離的是我自己。於是我不自覺的把身子離他遠了些。

那一年,我家公子10歲,四年級。在那最困難的一週裡,午飯都沒有了固定的時間,甚至開始了吃泡麵的生活。

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時代,又因為一場不知所蹤的傳染病把這個平凡的年份載入了史冊。

新冠狀病毒肺炎。

已經轉崗的我在新的疫情戰打響開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歡度春節的日子。沒有了疫情之下的緊迫感,腳色轉變的有點大。居家享受了這麼多年以來從來沒有的長長假期。自我安慰,居家也是做貢獻,不做傳染源,不做易感人群,不接觸傳播途徑。

離開公共衛生崗位的老公,這個春節也居家,看著電視刷新聞,關心新冠肺炎疫情。說著自己的感受。

這一年,我家大公子22歲,即將大學畢業,徹底的成了宅男,還是有爸爸媽媽共同陪伴的宅男。

我的執業之旅,我的人生之旅,這是我所經歷的與疫情有關的故事。


我心依舊52162804


因為92歲的老公公11月份去世了,所以我們今年計劃早點回老家陪老婆婆過年,於是購買了1月11號北京—武昌的火車,12號早晨到了武昌,一切很平靜,我們帶著女兒去火車站旁邊的餐館吃了熱乾麵,豆皮,蛋酒,然後到了宏基客運站,很順利買到了回家的大巴車票,現在想起來,好像沒有一個人戴口罩[捂臉]。

回到婆婆家,忙著辦年貨 ,無論去菜市場還是超市,人們都是高高興興,絲毫沒有察覺出什麼,哎!要知道我們潛江離武漢只有155公里,二個來小時的車程,動車只要半個小時。

開始讓我們緊張的是鍾南山院士18號到武漢的消息,那個時候才知道有不明原因的肺炎流行了[捂臉],這時候,老婆婆每天還是去左鄰右舍去聊天,我們開始勸她不要出門,老人家不聽,覺得沒啥,直到武漢封城,各地封路,小區封閉,事態嚴重了,老婆婆也明白了,每天早早的開電視,看新聞,打電話告訴親朋好友:不下樓了![贊]我婆婆好棒啊!我告訴她:現在不出門就是給國家做貢獻!解除疫情您就是功臣[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