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推恩”,宋祖“杯酒釋兵權”,明建文帝為何不效仿?

說說歷史那些事


明建文帝所面對的情況和漢武帝、宋太祖時截然不同。明建文帝要想加強自己的統治,使自己的政令能夠通達四方,最大的難題就是“藩王”。“削藩”是建文帝必須要面對的必然選擇。明建文帝能不能效法漢武“推恩”,宋祖“杯酒釋兵權”呢?答案是不能。

漢武帝的“推恩令”

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要求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用來傳給自己的幾個兒子,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侯國。諸侯王國分封為侯國,致使諸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漢朝朝廷不用貶斥諸侯王,就使得大的王國自己分崩離析了。

漢武帝的推恩令的成功是建立在漢文帝和漢景帝歷年“削藩”的基礎上的。尤其是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將勢力最強的諸侯王國打敗,讓其餘諸侯心生懼意。彼時的漢朝中央集權已比各諸侯王國要強大的多。

漢朝強大的中央集權的震懾,是漢武帝“推恩令”成功的主要原因。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趙匡胤此時正值盛年,那些將領們都是他的部下。宋太祖對他們有強大的壓制力,大部分禁軍掌握在宋太祖手中,將領們不敢反,也沒有能力反。而且宋太祖通過聯姻、厚賞重賜等手段,讓這些將領們心滿意足,平和地交出了手中的兵權。

宋太祖對那些將領們有坦然的壓制力,成功實施“杯酒釋兵權”。

建文帝的“削藩”

明建文帝的“削藩”,從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的角度出發,是必須要採取的措施。但建文帝登基之初,沒有進行充足的準備,就迫不及待“削藩”,明顯是操之過急。

建文帝的即位,是享受其父太子朱標的餘蔭,各藩王的不服是肯定的,這些藩王大部分是軍功在身,又是建文帝的叔輩。建文帝對他們沒有多少影響的,想學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是絕無可能。

建文帝如果想學漢武帝的“推恩令”,沒有類似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將勢力最強的諸侯王國打敗這樣的武力震懾,這些藩王們也是不會理會他的敕令的。

建文帝聽信文臣們的浮誇之言,急於通過“削藩”來立威,可是沒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終使“削藩”過程中失誤頻頻,使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成功。


愛冬的文


因為這是無法效仿的事,漢武帝推恩令,把諸侯王的封地一塊一塊地分封變小,到最後後代甚至出現了編席賣履的劉備,可是也杜絕了諸侯王之亂,被譽為“千古第一削藩謀略”。

推恩令是建立在景帝時期的強力削藩的基礎上的

不過漢武帝此舉能成功有“前人種樹”的主觀原因,這個種樹的人就是武帝的父親漢景帝劉啟,為了壓制諸侯王的勢力,景帝採取了晁錯的《削藩策》,找準諸侯王的不法情況,強行削弱了楚、趙、膠西等王爺的封地,連個過渡的時間都沒有。

此舉也引起了當時實力最強的吳王劉濞的察覺,暗中和各個王爺商議“清君側”的事,在削藩詔令一到立刻誅殺使臣,起兵謀反了。最後多虧了名將周亞夫的奮戰,吳楚七國之亂才被平定,除了楚國之外,其餘六國的封國全部廢除,在採取賈誼的“強幹弱支”方法,逐步收回各地諸侯王的權力,由朝廷派去的“相”治理軍政事務,直接架空了諸侯王,給兒子劉徹的“推恩令”奠定了“乘涼”的基礎。

七國之亂的平定和諸侯王權力的削弱,沉重地打擊了分裂割據勢力,標誌著諸侯王勢力威脅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強了漢朝中央集權,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也就是說,漢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成功,那是因為漢景帝時期的那場把諸侯王打趴下了的“七國之亂”,他為劉徹時期的削藩做了一個過渡期,解決了野心最大,實力最強,後果最嚴重的幾個諸侯王,才使得“推恩令”一下就沒有諸侯敢反對,而不是說“推恩令”就有多了不起。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則更簡單了

由於趙匡胤本身就是開國之君,對於那些將領來說他就是老大,是口服心也服的那種,這樣的話他要削弱將領的權力,自然沒人敢說一個不字,特別是他之前已經搞定了韓通、李筠、李重進等人,解除了慕容延釗、韓令坤等人的兵權,收服了向訓、張永德等人,這些人都是後周時期和趙匡胤平起平坐,甚至地位比他還要高的,趙匡胤把他們的兵權全部轉移給跟著自己的小弟,例如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

到了“杯酒釋兵權”的時候,石守信這些人沒有一個不敢聽話的,那還不是趙匡胤一句話的事,就紛紛交出兵權、表白心跡,把兵權交出來,安安心心做了個有名無實的節度使好了。

時石守信、王審琦皆帝故人,各典禁衛。明日,皆稱疾請罷。帝從之,賞賚甚厚。庚午,以石守信為天平節度使,高懷德為歸德節度使,王審琦為忠正節度使,張令鐸為鎮寧節度使,皆罷軍職;獨守信兼侍衛都指揮使如故,其實兵權不在也。殿前副點檢自是亦不復除雲。

由於當時掌握了兵權的人都是趙匡胤一手提拔起來的,作為歷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之一,趙匡胤稱帝時也不過三十四歲,正是當打的年紀,所以他要這些將領交出兵權,完全不是一件難事。就像劉邦和朱元璋一樣,如果削藩政策在他們的時期就進行的話,那些諸侯王爺就沒一個敢說個不字的。


時移世易,到了朱允炆時期就不同了

首先他的天下不是打回來的,是靠著他的嫡子身份繼承而來的,眾多諸侯王都是他的叔叔輩,朱允炆不過是因為先天條件過硬才得以坐上寶座,這對大明初期,一拳一腳打江山的朱家人來說,那是口服心不服,而且這口服也只是服父親朱元璋和哥哥朱標,不是服侄子朱允炆。

再者朱允炆也不會去效仿什麼“推恩令”,從他決意削藩開始,齊泰、黃子澄等謀士給他出的主意就是:“效仿漢景帝強力削藩,真刀真槍幹一仗,把諸侯王打趴、打怕,這樣削藩才能成功,後面才能考慮什麼‘推恩令’”。齊泰他們雖然是文臣,也比較迂腐,但還沒天真到相信皇權就是一切的程度。

時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遜。一日,太孫坐東角門,召侍讀太常卿黃子澄告之曰:“諸叔各擁重兵,何以制之?”子澄以漢平七國事為對。太孫喜曰:“吾獲是謀無慮矣。”

雖然有個叫高巍的官員上書,希望建文帝“效主父偃推恩之令,而勿施晁錯削奪之策”,建議從溫和的方向來削藩,可建文帝不聽,其實不聽也是對的,這古代歷史上哪有不流血的談判,沒有對諸侯王彰顯自己的實力,讓他們從心裡懼怕,高巍何來的底氣就認為諸侯王會自動入套,也不過他自己一廂情願而已。

還是谷應泰說得好:

故論者以建文之失,在於削諸藩。而予則以諸藩者,削亦反,不削亦反。論者又以建文之失,在於削強藩。而予則以不削強藩者,燕王最強最先反,寧王次強必次反。

這削不削藩,諸侯王們都不服,朝廷和地方遲早也會有一場大戰,還不如讓他們在沒有什麼準備的情況下,早點逼他們動手,這樣朝廷的勝率還會大點,像康熙逼反三藩一樣,也在於“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早解決,等到他們有所準備就完了。

其實建文帝這步是走對了,靖難的發起者朱棣雖然身在北平,可他三個兒子都在南京做人質,這就讓朱棣剛起兵時投鼠忌器,不敢放開手打,而且在戰場上也因兵力懸殊而多次失利、多次遇險,只是建文帝后面一連串的失誤,包括放回三子、重用親信、臨時換將等的決策失誤,才給朱棣製造了直達皇位的機會,並不是能他的削藩政策就比漢武帝的“推恩令”、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要差多少。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漢武帝實行推恩令進一步削弱同姓諸侯王,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讓手握重兵的開國將領放棄兵權只享榮華富貴,都是為了保證江山社稷的穩定,漢武帝和宋太祖都能成功,為何明建文帝削藩卻失敗了?

明朝是草根出生的朱元璋建立的政權,朱元璋確實很有能力與眼光,但卻在建立明朝後,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不僅葬送了建立帝的政權,而且還導致了明朝江山的沒落亡國,這個錯誤就是分封制。

明朝是秦始皇統一後,第三個實行分封制的大一統政權,在分封制從晉朝後已經消失一千多年的明朝,朱元璋這個雄才大略的開國皇帝居然犯了這個錯誤,實在是不可理喻,歷史一再證明了分封是逆歷史潮流,可朱元璋偏要這麼幹,導致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削藩的失敗。

朱元璋的分封與漢朝和晉朝的分封制不太一樣,漢朝的分封制到漢武帝時期,諸侯王上實際上已經沒啥權力了,經推恩令一實行,將諸侯王的土地和權力平均分給後代,土地和權力就越分越小,到了後來,諸侯王還不如一個地方官員權力大,根本不構成威脅。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不是削減分封制,只是打擊開國之初手握重兵的功臣,以保證江山社稷的穩定,不會再像宋之前的朝代一樣改朝換代非常快,本質上與分封制沒啥關係。

而明朝的分封制,是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兒子到各地為王,差不多將自己所有兒子分封,明朝分封的藩王在封地沒有管理權,只有經濟權,能夠享受封地物質財富,而且朱元璋分封的藩王有部分衛隊,小的藩王有數千衛隊,大的藩王有二三萬衛隊,朱元璋在世時,他所分封的藩王老老實實的,朱元璋去世之後,新上位的皇帝建文帝則在儒生大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的教導之下開始削藩。

建文帝為何要削藩?

削藩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皇帝權威和實力,建文帝也是如此。

建文帝剛即位為皇帝時只有21歲,在他剛剛即位的幾個月後,就開始著手削藩,開始對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這幾個實力較弱的藩王進行削藩,建文帝所用的手段就是故意羅列罪名,以罪名削去藩王的封地和衛隊,在一年之內就削去了這五個藩王,然後把最強的燕王朱棣放在最後動手。

別的不說,就說建文帝這個削藩的動作和時間就有大問題,一個21歲剛剛即位毫無理政經驗的年輕皇帝,在剛剛即位幾個月後就對比他年長十幾二十歲的叔叔藩王們動手,這個心態是有多急?這個手段是有多少簡單?

而且先後順序都搞反了,削藩明明是要先弄最強的,最後弄弱的,不給最強的以準備時間,而且最強的燕王朱棣還是身經百戰,頗有軍事才能的藩王,建文帝這樣的手段能贏嗎?

哪怕建文帝什麼也不做,等他先做個十年八年皇帝,熟悉一切再開始削藩也不至於會失敗,然而年輕氣盛的皇帝,把削藩這事看得太過於簡單,太過於急燥,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漢朝削藩的前車之鑑經驗都擺在那裡,比如漢景帝的削藩,漢武帝的推恩令,在做好軍事準備的前提下,穩步削藩即可,可建文帝偏偏不用,偏偏要這麼急,除了說他無能,還能說什麼?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所有兒子中能力最強的,一直為明朝鎮守北部邊疆,有豐富的軍事經驗和用兵能力,而且還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婿,受到過徐達的栽培,朱棣不僅比建文帝年長十幾歲,而且兩人能力都不是一個檔次的。

既然建文帝要削藩,既然建文帝把最強的朱棣放到最後一個處理,就應該想到朱棣會有什麼反應,早就應該做好準備來對付燕王朱棣,可是建文帝過於自信,把弱的藩王處理完了,再來對付朱棣,燕王朱棣果斷起兵造反,這就是建文帝逼反的,早就應該做好準備,結果卻在四年多年戰爭中,以三四倍於燕王朱棣的軍隊數量,卻敗給了朱棣,也顯示出建文帝毫無軍事指揮經驗。

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削藩政策上的不成熟,時間上錯誤的緊迫感,軍事戰略上的錯誤指揮,都讓建文帝在這一場削藩戰爭中輸得體無完膚,其實最不著急的應該是建文帝才對,他才21歲,有大把的時間對付他的叔叔藩王們,可他這麼急,能不失敗嗎?

建文帝為何不用漢武帝的推恩令,下令讓藩王所有兒子平分他們的封地、人口和軍隊,或者是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讓藩王們交出兵權,享受榮華富貴,而用簡單粗暴的廢除藩王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建文帝年輕氣盛,能力不足,經驗不足,紙上談兵。

建文帝之所以這麼急著削藩,與輔佐他的三個紙上談兵的文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有很大的關係,建文帝很信任這三個人,但這三個人除了有滿身的學問和忠心之外,如同趙括紙上談兵一樣沒有一點兒實際的從政經驗,建文帝用了這三個儒臣,治國也許勉強,但是削藩和打仗這樣的事,基本上不可能戰勝燕王朱棣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任何好的政策,都需要強有力的執行人,漢武帝千古一帝,趙匡胤雄才大略,完全有能力掌握政局,而建文帝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又被一群書呆子教育的十分教條,失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這不是政策問題,而是性格問題!


漢武帝時期,由於文景兩朝的勵精圖治,國力大大增強,再加上七國之亂中,各諸侯國被打得雞飛狗跳,實力大大受損。漢武帝在採取推恩令時(前127年),已經登基十餘年,並且在對匈奴的作戰中取得了龍城大捷(前130年),個人威望和權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切都為推恩令的實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推恩令雖然是主父偃的主張,但其實最先源於賈誼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設想,讓大諸侯國分化為眾多的小諸侯國,從而削弱諸侯實力,使其不能對抗中央。這其中,武帝本人的勇武果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試問在當時的形勢下,有哪個諸侯王敢於和漢武帝交手?那可是敢和匈奴人死磕的主兒啊!


趙匡胤的情況和漢武帝類似。趙匡胤起身於軍旅,跟隨周世宗柴榮南征北討,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做到了殿前都檢點的高位。雖然他做事有些不地道,欺負後周的孤兒寡母,自導自演了“黃袍加身”的戲碼,但這也足以證明,他對部隊的掌控力何等驚人。

以趙匡胤的實力,即便不施行“杯酒釋兵權”之計,屬下各將領估計即便有賊心賊膽,也難成大事。不過趙匡胤兵不血刃地解除了將領們的兵權,讓他們能富貴終老,也算是比較仗義了!


咱們再看看建文帝朱允炆,雖然在朱元璋身邊長大,但卻完全沒有老朱的心狠手辣,反而被稱為仁慈之主。當皇帝的內心仁慈,明顯是要吃虧的,更何況他還有一位如狼似虎的四叔!

朱允炆的仁慈有兩個原因,一是遺傳二是教育。朱允炆的老爸活著的時候,就是有名的仁慈,不僅對大臣們寬鬆,對兄弟更是仁至義盡,有時候大夥犯了錯誤惹毛了朱元璋,他還出面說情,讓眾人免於受罰。朱允炆十分仰慕自己的老爸,性情心胸都和朱標類似!

在教育方面,朱允炆自幼熟讀儒家經典,身邊也都是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書呆子,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等人,都是朱允炆倚為左膀右臂之人。這些人的學問是頂呱呱的,但削藩這樣高難度的危險動作,肯定不是靠學問好就能成功的。

最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朱允炆在和叔叔死磕的過程中,還假惺惺地標榜自己的仁慈,告誡手下將領,不能傷害朱棣使他留下罵名,以至於朱棣幾次在戰鬥中遇險,都因為建文帝的命令而毫髮無傷。這就是典型的書呆子做法,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居然給了敵人護身符,只能用倆字形容:作死。


反觀朱棣,也是熟讀儒家經典,更精通兵法久經戰陣,不僅能隨機應變更心狠手辣。他為了麻痺建文帝,能夠跑到豬圈裡裝瘋打滾;在缺兵少將的窘迫中,能夠滿口胡說八道騙弟弟將來平分天下,收編了對方的人馬;攻陷南京城後更是大開殺戒,對於不歸順者毫不留情。這樣的朱棣,朱允炆豈能是其敵手?


李飛叨


大家好,我是瓊林玉質。

我認為

建文帝缺乏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和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條件

原因如下:

第一:缺乏威信。宋太祖是陳橋兵變當上的皇帝,作為開國皇帝,他在部下心中的威信很強。而建文帝年輕,在手握重兵的叔叔們心中威信不大,倘若朱標不死,憑藉其威信或可效仿宋太祖。

第二:缺乏壓倒性力量。

朱元璋為讓兒子取代老部下,採取了分封制,讓兒子們掌握兵權鎮守邊塞。最早封了九個兒子,保守估計藩王軍隊可達50萬,而朝廷軍隊除去守邊的,可靈活運用的不可能超過100萬。由此看來建文帝沒有絕對壓倒性的軍事實力防止藩王反抗削藩。

第三:朱元璋埋下的坑。朱元璋分封的目的是包括讓藩王守邊,以確保國家安定。倘若效仿推恩令必然會分權,一旦邊疆危機難以凝聚力量,迅速動員軍事力量。因此,藩王必然會以此堵建文帝實行推恩令這一條路。

因此,建文帝削藩有一定的難度。然而建文帝選擇強行迅速削藩實在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在不到一年內連削5王,湘王朱柏被逼自焚而死,這便激起了藩王的不忿,一旦有人率先反抗,藩王並不會心甘情願的幫助朝廷鎮壓。


古代人物說


這是一個千古迷題,建文帝有一百種削藩的好辦法,他偏偏用了最笨的那一種。如果他不是這麼簡單粗暴的削藩,江山不一定易主。

不過,漢朝時的推恩令和宋朝時的“杯酒釋兵權”,也只能做為一個參考,照章全搬是不合適的。下面詳細說明:

明朝藩王不等同於漢朝藩王

漢朝的藩王,權利是很大的。在封國之內如同土皇帝,有著軍政大權,朝廷雖然也會向各封國派遣官員,但這些官員要麼成為藩王的附庸,要麼被藩王弄死或弄走,並不能起到監督的作用。

藩王們割據一方,直接威脅著中央的統治。

漢景帝時代的七王之亂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發生的,雖然叛亂很快被鎮壓了,但藩王依然存在。到了漢武帝劉徹時代,削藩刻不容緩,劉徹採用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達到了削藩的目的。

所謂推恩,表面上看來是皇帝對於藩王的恩賞,把藩王家的子弟們無論嫡庶全部封為列侯,所封土地就來自於相應的藩國。實際上是分而化之,把一個很大的藩國化為了許多小的領土,也就沒有了和朝廷對抗的能力。

各藩王的正式繼承人當然是很不滿的,這等於是把他們的蛋糕分出去了。但沒有繼承資格的子弟們特別開心,繼承人要是反對,不用朝廷說話,他們自己先就聯合起來把繼承人收拾下去了。藩王們的生育能力是很可觀的,繼承人之外,還有一大堆兒子。

要是收拾不下去,那就找點罪狀向朝廷告狀,保證一告一個準。

但明朝情況不一樣,明朝的藩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也不可參合四民之業(即士農工商)。

簡單來說,明朝廷把藩王供養起來了,除非天子有召,否則藩王什麼都不許做,等著領俸祿就行。雖有封地,卻只是名義上的,藩王對自己下轄的領地什麼都不能做。

明朝派到各藩地的官員,可不像漢朝那麼不管事,看向藩王的目光始終飽含警惕。燕王朱棣靖難之前,當地官員就一再向朝廷示警。

藩地的官員和藩王,等於是兩套相互監督的體系。

也就是說,藩王的權利、封地本來就有限,建文帝要是想實行推恩令,那就成真的推“恩”令了,朝廷得倒貼才能配得上藩王子弟們被封賞的頭銜,得不償失。

明朝藩王不是宋朝將領

宋太祖趙匡胤能夠“杯酒釋兵權”,一方面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將領出身,在軍隊中有著絕對的權威;另一方面是再有權的將領,也只是將領,和皇帝的身份有著天壤之別,無法對抗皇權。

可在朱允炆這裡,他剛剛登基為帝,除了天然的皇帝之威,還沒有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威望,藩王們不會服他。而且,藩王們也是皇家人,君臣之外,還有著世俗的倫理,除了靖江王一脈(朱文正的子孫),其他藩王都是朱允炆的長輩,他們之間的差距,並沒有那麼大。

朱允炆要是學著趙匡胤一樣杯酒釋兵權,脾氣好的藩王會裝不明白,脾氣不好的就得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們是太祖皇帝親封的,朱允炆難道想違逆爺爺的意思?

總之,明朝的削藩問題,如果用“推恩令”,力度過大,如同殺雞用了牛刀,不但費事,還不趁手;如果“杯酒釋兵權”,力度又不夠,就是一場純屬的宴會,起不到什麼作用。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朱元璋可沒打算給後代太平,而是希望他們能相互競爭,而且勝出的都得是自己的子孫。1 藩王作為獨立的行政體系,可以相互競爭,推行新政,革除弊政。2 藩王可以相互照應,防止中央被異族竊取後遭叛逆一鍋端。可以說朱允炆作大死,把所有藩王推向自己的對立面,啟動了朱元璋的自我修復機制。仔細想想,如果不是太子早夭(不到四十歲)導致朱元璋方寸大亂的話,這套機制可以說對帝國的持續進步很有幫助。但是老天爺不給面子,直接把制度的關鍵環節(高質量繼承人)給摧毀了。只能怪天意了。

其實 九邊還是要藩王鎮守 ,建文對九邊藩王的算客氣, 唯獨對朱棣嚴防死守 ,打擊報復 。建文的唯一的邏輯打擊朱棣 ,維護九邊 ,只是建文的過於善良和用人不當靖難成功。 也可以看出明初還是對漠北不放心 ,外患大於內亂 ,還有就是南京方面的軍事人才相當的不靠譜 。其實九邊我不要了, 但是你想過沒有九邊一旦削藩,南京方面有麼有人才可以用 ,建文在當時只能用打擊一小撮, 團結一大片的方式,而且不能用說扣留的方式。 只能硬剛朱棣 ,只要乾死了朱棣 ,其它的戊邊的藩王才不敢有反心, 只能說建文想法是好的 ,可以用的人不多。

沒考慮到燕王不會想到來奔喪有被扣押的風險?既然燕王進京奔喪毫無威脅那麼太祖臨終前為何下旨讓藩王留在封地不必奔喪?燕王進京奔喪那麼有沒有可能直接就來爭奪繼承權了?太祖在擔憂什麼?關於奔喪這個問題啊,說法可多著呢。《太宗實錄》的說法是老朱不豫的時候就派人來召燕王,言外之意就是還想易儲,朱棣走到淮安的時候被朱允炆等人矯詔阻攔。《太祖實錄》也說是到了淮安被“用事者矯詔即還”。而《七修類稿》則說朱棣回京奔喪了,還入朝不拜。再者,《李朝實錄》和《建文遺蹟》的說法是,朱棣走到江邊,要渡江入城的時候,發現江邊有兵將駐防,建文的意思是讓他自己單騎入城,他想了想,自己回去了,沒有入城。也就是說,關於奔喪目前我知道的就有三種說法。

關於太祖遺詔裡說的諸王不許進京,燕王方面是不承認的,而且這個真是太祖臨終說得還是建文的意思,我也不敢確定。再說燕王趁進京奔喪就起事,這個我覺得不太可能。一來師出無名,二來畢竟京城天子腳下,他要入城不帶軍隊自己一個人怎麼鬧。再者我認為最重要的時候,大喪期間起事,是大不孝,這個罪名可比篡逆還大。朱棣打濟南的時候,鐵鉉掛出太祖神位,他就不敢攻城了。都已經是逆賊了,也不敢背不孝的罪名。

說句實話,明朝朱元璋考慮到了藩王的問題,所以藩王調兵手續複雜,能直接被藩王調動的兵力加起來不到朝廷十分之一,所以怎麼算朝廷都是穩贏。再加上從古至今只有朱棣一人成功,所以在當時朱棣都沒想過贏,是被逼急了,才反。結果沒想到居然贏了。太急了點。想想當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坐擁能跟強大匈奴對抗的中央軍,又有久經戰陣的衛青,李廣等良將,面對屢次被打壓的諸侯國都採用的是溫柔的推恩令,一步步將其削死。但建文卻自不量力,操之過急,手段又不漂亮。卻不想在太平盛世,竟被朱棣逆天似的直搗黃龍,從北京跨越半個中國直接端掉了皇宮,也算是奇蹟。

遷都吧,就是削掉燕王也要派大將守北平,更容易反,關鍵是北強南弱不易取勝,漢唐隋關中強秦滅六國韓信滅六國漢平七王之亂隋都關中唐取關隴,宋元明清北平至遼東能取勝,遼取北平北宋降為地方政權金滅北宋蒙古滅金元滅宋元滅紅巾燕王靖難金滅明清滅太平天國,只要稍微懂點軍事不亂殺人的佔據兩地都可以取勝,他不遷都怎麼行,你不能保證守北平不出一個懂軍事的,況且兩漢隋唐宋明皆都邊境以振士氣外借胡羌而控馬場,無馬易敗。

把明朝逼到死的規矩,是朱元璋定下來的?朱元璋告訴建文帝,必須信任自己叔父,建文帝卻是霍刀霍霍要殺光自己的叔父;朱元璋說,太監絕不可干政,但是他的子孫卻讓太監干政成為一種制度。朱元璋的政策,能左右二百多年後的明帝國,你真把朱元璋說得太神了。最最主要的是:大明帝國一共存在了多少年。接近三百年。朱元璋一個錯誤的政策,讓大明帝國在二百多年後滅亡,所以朱元璋缺乏政治頭腦。問題是,我想知道,中國歷史上,比明帝國立國年代更久的帝國,有幾個?這就好像,一個百歲老人突然死了,人們紛紛說,這個百歲老人之所以會死,是因為他年青時,太不會保養自己的身體了。朱元璋一個錯誤的政策,讓大明帝國在二百多年後滅亡了;如果沒有這個錯誤的政策,我想知道大明帝國可以存在多久?


歷史深度揭秘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之後,進行了大肆封賞,實行分封同姓王,以確保劉姓天下的錯誤決策,而且諸侯王去世之後,所在的封地是有其嫡長子繼承王位,世襲罔替的,很多事實諸侯王可以獨斷專行的,自行制定法令,甚至有的諸侯王欺男霸女,欺負老百姓也無處伸冤,久而久之,各個諸侯王自己的勢力做大,甚至朝廷的號令都可以不執行,嚴重的威脅了皇室地位,所以漢文帝時期開始施行過一些措施,但是並沒有得以解決,而在漢景帝繼位之後,採取晁錯的建議進行削藩,結果諸侯王使用武力反抗,也就是“七國之亂”,雖然漢景帝迅速平息了叛亂,也大大削弱了藩王的勢力,但是並沒有把這件事給根除了,到漢武帝劉徹繼位之後,依然還有一些藩王勢力很大,封地達千里,而且勢力較大的諸侯王在地方驕奢淫逸,還經常不聽朝廷的政令,嚴重威脅著皇室集權。

漢武帝劉徹在繼位初期,同樣為各地藩王的問題頭疼,並沒有一個好的辦法進行解決,要是強行削藩,說不定還會導致叛亂。得慢慢來,於是漢武帝劉徹下令,在全國招賢納士,尋求良方,同時下令,官吏和老百姓也可以上書評議朝政,通過這樣的方式漢武帝選拔出了大量的人才,啟用了平民丞相公孫弘,發現了能臣主父偃。

主父偃更是瞭解當時漢朝面臨的問題,也更瞭解漢武帝心中最頭疼的事情,這是主父偃向漢武帝諫言了推恩令,解決諸侯王勢力過大的問題,但是推恩令的施行不是強行削藩,而是一種類似於溫水煮青蛙的味道。之前諸侯王去世之後,是有其嫡長子繼承藩王土地,其餘的兒子什麼都沒有,而推恩令推行下去之後,老諸侯王去世之後,其所有的兒子都有份,也就是說所有的兒子分割諸侯國,簡單說的由大諸侯國變成小諸侯國,這些小諸侯國在其封地裡面列候,而這些新封的諸侯國不再受原來的王國管轄,而是由皇帝制定這些小諸侯國的名號,按照漢朝制度,侯國是要隸屬於郡來管理的,這樣就大大大削減了王國的權利。

推恩令的實施,漢朝的集權統治進一步加強。

而“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北宋乾德年間,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通過酒宴方式,威脅利誘,要求高級將領交出兵權的歷史事件。

杯酒釋兵權是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怕地方將領擁兵自重,為了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被視為寬和典範。其後,宋太祖還在軍事制度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革,大大強化了北宋中央集權。

但是,為什麼漢武帝與宋太祖能這樣做,而明朝建文帝不行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兩位皇帝有魄力啊,毛主席有詩為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皇帝都是在各自朝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的。他們有這個魄力去解決兵權這件事情。

相反,明朝建文帝是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因病早逝,於是傳位給孫子。朱允炆的影響力在當時是遠不如他的諸位叔叔的,比如發動靖難之役的四叔朱棣,當然一方面是自己的勢單力薄,另一方面,建文帝要削減兵權的都是自己的各位叔叔,自己雖然貴為天子,但是親情方面,如果削兵權,那就是對自己的諸位叔叔下手,自己本身也於心不忍。加上建文帝生性溫和,與其父相似,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他溫和儒雅的性格也為他日後“靖難之役”埋下了伏筆。


小王帶你看經典


題主本身提的這兩個例子也不同,所以拉到一起說容易混淆視聽!

我們就簡單理解下,怎麼“削蕃”才能順順利利!

藩王,尤其是有一定實力,手中有兵,庫裡有錢的藩王,哪個會心甘情願的成為俎上魚肉?而要不想成為俎上魚肉,就要冒著滿門抄斬的風險起來造反!

作為一個成年人,自己衡量下付出和回報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宋太祖趙匡胤,之所以能夠杯酒釋兵權,是因為他那些個手下的將軍們,心裡面非常清楚,反抗的結果就是滿門抄斬,沒有第二條路!

同樣,朱元璋殺功臣,那些把元朝打的稀里嘩啦的猛人們,為什麼沒有反抗的?因為他們心裡面非常清楚,朱元璋比他們猛的多,反抗的結果會比聽話的結果更慘!

所以說,順利削蕃的前提只有一個,削蕃的人得有絕對的壓倒性的統治力和控制力,藩王除了聽話沒有第二個選擇。如果沒有一點,亂局一起,就是五五開。贏了你就是康熙,輸了你就是建文!

另外一種選擇就是漢武帝這種,前人栽樹,後人摘果,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一點點的把藩王的實力削弱,自己的實力增強,此消彼長的前提下,形成壓倒性的統治力和控制力,再達到目的!


小炁圓寶兒


首先,建文帝施行了削藩的措施,但是他的失敗也恰恰因為他的削藩。他可以效仿漢武的“推恩令”,但是有了歷史上的這出典故,

這樣做不是明目張膽地告訴他的叔叔們自己的目的嗎他也想杯酒釋兵權,為此他還安排了一場鴻門宴,但是朱棣不是劉邦,即使沒有“曹無傷”他自己也能看出其中的破綻。

建文帝銳意施行文教並削弱藩王對朝廷的威脅,他在很早之前就看出了藩王的隱患。但是建文帝實在太過軟弱,並且在他起用的文臣中也大多隻是紙上談兵之流,在他們的合力下最終打草驚蛇釀成大禍。

建文的削藩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一段著名的對話:

朱元璋:“朕以御虜付諸王,可令邊塵不動,貽汝以安。”

朱允炆:“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御之?”

朱元璋:“汝意何如?”

朱允炆:“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興兵伐之。”

這時的建文帝朱允炆應該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但是對於諸王的隱患他卻已經有了殺伐之氣。並且在他二十一歲繼位那年,他就已經開始著手解決藩王問題。他敏銳的認識到他的爺爺朱元璋死後,他的叔叔們一定會開始難以駕馭,所以他一方面開始著手所謂的“建文新政”來恢復長時間籠罩在朱元璋陰影下的風氣,一方面則是瞄向了藩王。

(朱棣)

從這方面說他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沒有辜負朱元璋為他付出的心血,如果措施順利地施行下去,他說不定會成為一位守成的君主。

但是他失敗了,他遇到了變故,因為他的方法實在欠妥,他的優柔寡斷和一班文臣的迂腐使得他們失去了機會。

《明史》中有這樣一句很短的話,但是這句話中的深意可謂巨大: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齊王榑代王桂有罪,廢為庶人。……六月,岷王楩有罪,廢為庶人,徙漳州。……秋七月癸酉,燕王棣舉兵反”

兩個月間,處理了四位藩王,七月,未來的成祖朱棣舉兵反。

朱允炆開始下手,但是他沒料到自己的失敗會這麼快,並且將會那麼徹底

建文的失策

剛開始我們已經說過,這個時候再重複推恩令只是明目張膽的逼藩王們造反。他何嘗不想杯酒釋兵權,如果是他的爺爺朱元璋這麼做,他的叔叔們一定服服帖帖的服從安排,朱元璋有這個權威與能力,但是他朱允炆沒有

(朱元璋)

建文皇帝是一位“仁慈的好皇帝”,當他還是皇太孫的時候他就有了一種守成君主的寬恕:

初,太祖命太子省決章奏,太子性仁厚,於刑獄多所減省。至是以命太孫,太孫亦復佐寬大。

朱元璋以“猛”治國,明初的四大案處死數萬人,刑罰之嚴苛已經成了官民心中的陰影,但是朱允炆敢於寬恕,他在今後上任後的措施中就有修改這些酷法的內容。

朱元璋也明白他的做法的後果,但是為了穩定他不得不這麼做,他將心血託付給了他的孫子朱允炆,並在他執政的最後為朱允炆掃除並清洗了諸多可能影響他孫子施政的勢力,為了穩固統治,他掃除異姓派他的兒子們去鎮守邊塞、掌握軍權。於是建文帝失敗的種子和原因就一同埋下了

朱允炆改年號建文,與洪武相對,目的是提倡文教、守成治國。當年他的父親病重的時候,他晝夜不離,在朱元璋臨終之時他親自侍候,朱元璋沒有看錯人,從上述事看他也是如此的仁愛,《明史》中也讚揚他“天資仁厚”,但是這種仁慈文教的背後,往往對應著另一個詞——軟弱。

(朱允炆)

很遺憾,朱允炆是一個軟弱的人,他很有魄力,但是在大事上他缺乏能力。這也是藩王們和他作對的原因,這些經歷過戰火的藩王沒了他們父親朱元璋的壓力,對於年輕的建文皇帝根本不放在心上。

按理說,如果朱允炆對他的叔叔們施以厚恩,這些藩王們應該也不會太為難他,但是這些藩王中有幾個野心家,其中就有未來的成祖朱棣,這些人的野心是不會被小恩小惠動搖的

朱棣有造反的動機很早,但是隻要朱元璋活著他就不敢造次,但是朱元璋死了。孟森曾在明史的講義中說過:

燕王之不能為少主臣,由來久矣。

於是朱棣開始等待時機。

朱允炆自然知道手握重兵的朱棣的威脅,但是他的方法錯了。在一班大臣的慫恿下他對幾個藩王下了手,他們可能覺得只要展示一下自己削藩的決心,朱棣就應該做識時務者。但是他們的目的不僅沒達到,反而是打草驚蛇,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危機,本來準備等待時機的朱棣也等待不了了。

(《大明風華》)

因為朱棣本來是有顧慮的。四月的時候要為朱元璋的忌日做準備,按理說身為兒子的朱棣應該去南京,這也就是建文的鴻門宴。但是朱棣察覺到了危機,為了表明誠意他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去了京城。但是本來可以用朱棣的三個兒子做人質的朱允炆竟然:

遣燕王世子高熾及其弟高煦、高燧還北平。

建文帝竟然放虎歸山。所以在之後開始的削藩措施中,察覺到危機的朱棣不得不在秋七月舉兵造反了。

得到消息的朱允炆立馬採取了措施,他“詔讓(斥責)燕王棣,逮王府官僚”。但是他在這時又犯了錯誤,他本來可以選取合適的人去捉拿朱棣,但是他竟然選擇了朱棣的部下——北平都指揮張信,去捉捕燕王,這下張信沒有做大明的好臣子,反而去投靠朱棣並將捉捕他的計劃全盤拖出。

這下朱棣不得不反了,並且將捉捕計劃的失敗改為朝廷有人迷惑聖聽,打著靖難的旗號前去“清君側”。這下朱允炆不僅沒有規劃好,反而授人以柄

歷史上的削藩基本都會造成動亂,漢景帝造成了七國之亂,即使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也沒有直接削藩,而是變相的使用“推恩令”。

朱允炆的死局是他之前和今後一連串失敗的決策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