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櫻是張愛玲年輕時最好的閨蜜,為何後來卻老死不相往來了?

張愛玲筆下的人物,我最喜歡的不是任何小說裡的角色,而是她的好朋友炎櫻。

炎櫻是張愛玲年輕時最好的閨蜜,為何後來卻老死不相往來了?

我們會認識炎櫻,是因為張愛玲。炎櫻是張愛玲在香港時的大學同學。張愛玲性格清疏寡淡,跟其他同學合不來,偏偏喜歡生趣跳脫的炎櫻。

炎櫻是混血兒,她的父親是斯里蘭卡人,母親是天津人,父親家裡開珠寶店,極為富有。有人說,《 色,戒》裡面所描述的珠寶店可能是炎櫻家的。

當然張愛玲也是世家出生。她的祖父張佩倫是清末“清流派”的重要人物,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只是家道中落,所以這為張愛玲的人生染上了一道蒼涼的底色。

張愛玲和炎櫻是在港大結下的姐妹淘。如同其他少女閨蜜,她們喜歡一起看電影,逛街,買好吃的,一起買衣服。甚至上洗手間也要手牽手一起去。兩個人好得還曾被以為是同性戀。

炎櫻是張愛玲年輕時最好的閨蜜,為何後來卻老死不相往來了?

張愛玲說:在這個世界上,恐怕只有炎櫻能買到讓我滿意的圍巾了。炎櫻是無法替代的。可能,任何人都無法替代。

香港淪陷後,張愛玲和炎櫻都一起回到上海。張愛玲發表的小說《沉香屑》幫她打開了上海的文壇,其後《傾城之戀》、《金鎖記》更是讓張愛玲成為上海灘最火的作家。連著名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都化名給張愛玲的小說寫書評。

在張愛玲最風光的時候,炎櫻也一直在其左右。張愛玲甚至發表了一篇《炎櫻語錄》,專門記錄炎櫻日常好玩的事情。那個浪漫頑皮的少女形象躍於紙上。

中國人有這旬話:“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西方有一句相彷彿的諺語:“兩個頭總比一個好。”炎櫻說:“兩個頭總比一個好——在枕上。”她這句話是寫在作文裡面的,看卷子的教授是教堂的神父。她這種大膽,任何以大膽著名的作家恐怕也望塵莫及。

而炎櫻呢,也沒閒著,幫張愛玲的書設計封面、畫插圖。連張愛玲很多驚世駭俗的衣服設計也是炎櫻出的主意。

炎櫻是張愛玲年輕時最好的閨蜜,為何後來卻老死不相往來了?

炎櫻不僅見證了張愛玲事業的輝煌,也見證了她的愛情和婚姻。

一個城市的淪陷,成就了白流蘇的愛情。同樣的,也促成了張愛玲跟胡蘭成的愛情。1944年,胡蘭成跟張愛玲結婚,兩人寫下: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炎櫻是張愛玲年輕時最好的閨蜜,為何後來卻老死不相往來了?

而僅有的證婚人,就是炎櫻。

但是,兩個人從少女時代走過來的友誼。好像到此就戛然而止。以後張愛玲的作品裡,甚少提到炎櫻。她倆到底怎麼了。

1947年,張愛玲與胡蘭成離婚。而後來,炎櫻也離開上海去日本。好像一切就開始變了。

炎櫻在日本給張愛玲寫信,說憑著自己蹩腳的日文就做了幾單上億的生意,大有炫耀的意思。

此時的張愛玲愛情事業都進入低潮期。她把炎櫻的話轉述給鄺文美(就是後來幫張愛玲打理版權業務的宋琪之妻)聽,並說“看見一兩個把金錢看得不太重的人,我總覺得詫異,而且非常佩服”。言語中,能隱約讀出張愛玲的落寞。

炎櫻是張愛玲年輕時最好的閨蜜,為何後來卻老死不相往來了?

炎櫻跟張愛玲的來往就越來越少。炎櫻曾經給張愛玲寫信說:“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使得你不再理我”。但是話鋒一轉,炎櫻又在信裡炫耀自己掙了多少錢,她的丈夫多愛自己了。

後來,張愛玲在美國孤獨病逝,炎櫻人在美國,沒有參加她的葬禮。兩個從少女時代走出來的姐妹淘,最後老死不相往來,讓人感慨不已。

但有意思的是,在張愛玲最當紅的時候,炎櫻也是無名小卒,但能淡然地陪伴在她身邊。為什麼後來兩人角色、地位轉換,張愛玲卻刻意要跟炎櫻疏遠呢?

我想,這跟兩個人的成長背景、性格有很大關係。

炎櫻家裡經營珠寶店,家境殷實,父母恩愛,炎櫻從小就在穩定而有安全感的愛中長大。而炎櫻父母帶領一家人從錫蘭來到香港、大上海闖世界,也給炎櫻帶來更廣闊的視野。

炎櫻的這份底氣,讓她的性格更有鈍感力,有一種愛隨誰的舒朗。炎櫻無論是跟哪些人交往,即使是大名人,也沒有仰視感,跟誰人都能自來熟。

例如,張愛玲初到美國時,炎櫻曾經陪她去看望胡適。胡適很欣賞炎櫻的熱情活力。炎櫻大有搶了張愛玲風頭的意思。但炎櫻轉頭卻頑皮地告訴張愛玲,胡適在美國好像沒有林語堂有名氣哦。對胡適一點都不在乎。

另一方面,炎櫻從小就跟父母走南闖北,是個無國界的世界人。所以無論後來在日本,還是在美國,都能很快融入,如魚得水。

相比之下,張愛玲來自遺少之家。家裡徒有虛名,但已經暮氣沉沉。父親吸食鴉片娶二奶,母親不管不顧自己赴海外留學。張愛玲作為女孩子也不被待見。從小缺乏父母的愛和照顧,甚至張愛玲都得操心自己的學費。這讓她的性格更加敏感、孤僻。容易有偏激的心理。

這種性格,成就了張愛玲驚世駭俗的寫作才華。她和她筆下的世界,即精彩又冷清,即煊赫又悲涼,即冷豔又悽楚。

炎櫻是張愛玲年輕時最好的閨蜜,為何後來卻老死不相往來了?

但黑暗總是嚮往陽光。俗世世界中的熱鬧深深吸引著張愛玲。張愛玲欣賞的同性炎櫻、蘇青莫不如此。她愛上的胡蘭成也有這種特質。

在張愛玲最當紅的時候,她是清冷而開放的。炎櫻的火熱能中和她的清冷。其實張愛玲比炎櫻更需要對方。

而後來局勢變化,張愛玲遭遇愛情和事業的低谷,遠赴國外的不適,她的心境已經變得越來越封閉了。此時的炎櫻卻生活得如火如荼,她的熱情和炫耀灼傷了張愛玲。

所以,張愛玲主動選擇了遠離炎櫻。張愛玲向來是偏激、決絕的。她當初離開大陸時,就跟姑姑口頭約定從此不相往來。這次跟炎櫻的遠離,可能是張愛玲在心裡跟自己約定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