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張愛玲

生在後現代的我偏偏對民國情有獨鍾,偏愛張愛玲的文筆,有話說:“你非我良人,怎知我情深。”現實生活中她遇到的人並非良人,但是她卻一直深信這是她的良人,深愛著他。即使後來遇見了賴雅,卻也逃不過孤獨終老,死於舊金山公寓無人知曉。不知為何會被她吸引,或許是她獨有的孤傲,清高的氣質。又或許是她的孤僻,不討喜的脾氣。

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張愛玲

張愛玲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生於上海。童年時代親歷封建舊家庭的衰敗過程,青年時代又在香港體驗到了戰爭的恐怖,逐漸形成了悲觀的人生態度。她說:“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

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張愛玲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一棟沒落貴族府邸,1924年她的母親與姑姑奔赴歐洲留學,1926年,年僅6歲的張愛玲入私塾,開始寫小說。1930年,父母協議離婚,母親遠走英國,張愛玲隨父親生活,改名張愛玲。1931年入學上海聖瑪利亞女子中學而後考取了倫敦大學,卻因為戰爭無法成行,最後入學香港大學。

在童年時期,張愛玲長期缺乏母愛,在她父親那邊也得不到關愛。與繼母不和爆發了矛盾,繼母給了她一巴掌,她拿手去擋,繼母汙衊她要動手打她,去與她的父親告狀,她的父親不由分說,直接對她拳打腳踢,嘴裡說著:“今天非打死你不可。”後來張愛玲被監禁在樓下一間空房,除了照料她生活起居的女僕,不許任何人跟她見面,囑咐警衛看守,不許她走出門,長期下來,張愛玲患了病。她的父親給予了她慘絕人寰的冤枉、暴力、軟禁和不可磨滅的傷害。她曾敘述說:“我父親揚言說要用手槍打死我,我暫時被監禁在空房裡,我生在裡面的這座房屋忽然變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現出青白的牆,片面的,癲狂的。”因為童年不幸的遭遇,她逐漸養成了孤僻、冷漠涼薄的性子,她常年都是孤獨的。

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張愛玲

後來,她遇到了胡蘭成,加深了她不幸的男人。

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張愛玲

胡蘭成

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識之時,胡蘭成還是有婦之夫。胡蘭成風流成性,她是他的第四任妻子。張愛玲對他是“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然而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胡蘭成得意的對人說道:“我已有妻室,但她並不在意,再或許我有許多女友,乃至挾妓遊玩,她亦不會吃醋。”對他她說如此委曲求全。他們結婚了,張愛玲滿心以為她得到幸福了。好景不長,胡蘭成出軌了。他愛上了年輕貌美的周訓德,並且告訴了她,後來胡蘭成恬不知恥的將滿滿寫了周訓德的《武漢記》給張愛玲看,張愛玲看不下去,他竟出手打她。最後,張愛玲寫了訣別書,她寫到“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此惟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是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還附上了她的稿費30萬元。

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張愛玲

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張愛玲

她後來去了洛杉磯,遇到了賴雅,終於不再孤獨漂泊。可是,十一年後,賴雅逝世,她又是孤獨一人了。她從不對外掩飾她的孤僻不好相處,對人對事冷淡涼薄,充滿了戒備。最終,她孤獨的走了,在她洛杉磯的公寓裡,幾天後才被人發現。

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張愛玲

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張愛玲

她才華橫溢,卻活得不如意,令人惋惜。

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張愛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