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說的地產寒冬;它們卻賣了6000億

都在說的地產寒冬;它們卻賣了6000億

​地產的銷售分化情況不斷,但是從全年銷售增速上面來看,二三線城市更為亮眼。

都在說的地產寒冬;它們卻賣了6000億

都在說的地產寒冬;它們卻賣了6000億


地產企業裡最為核心的關鍵詞就是“裁員,融資難,中年危機”。

但是過去一年裡,龍頭房企都已經完成他們的年度目標。

2020年1月6日。龍頭企業的年度業績已經對外披露。

碧桂園年度業績出爐,房企的競爭正式邁入6000億時代。碧桂園,恆大,萬科,融創持續保持著領先,排位基本不變。

融創中國銷售金額:5562.1億元

萬科:6308.4億元

恆大:6010.6億元

碧桂園:7715億元。

按照合同銷售金額排名,頭部房企的順序為碧萬恆融。但若按照權益金額排名方面,四家房企排名出現變化,為,碧恆萬融,其中碧桂園5522億元,恆大5782億元,萬科4103億元,融創3834億元。


都在說的地產寒冬;它們卻賣了6000億

政策再表態

都在說的地產寒冬;它們卻賣了6000億


未來地方在房地產政策上會有更多的自主權。

2019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壓實各方責任”,說明未來管理將從“縱向管理”慢慢轉變成各地政府“靈活掌控”,在儘可能完成經濟增長目標的前提下,同時兼顧環保、降槓桿、保就業和抑制資產泡沫,尋求動態平衡。

現在大部分專家的觀點就是:房地產景氣度依舊在高位,整體行業趨勢穩定,局面槓桿率上升偏快的背景下,大範圍放寬的可能性不大,全局層面大概率保持調控基調平穩,放權地方,以關鍵指標區間管理為主。

都在說的地產寒冬;它們卻賣了6000億


總結

二三線城市發展空間大,隨之放權地方的影響,各地區有著自主把控房地產的權利,所以在這些需要人才,需要經濟,需要房價的地方。房價會穩步上升。

對房企自身而言,存量時代逐步來臨,如何發掘存量市場的價值,是未來眾多房企的必修之課。頭部企業多元化佈局已經開啟,行業機會仍然巨大,行業新趨勢下地產公司新形態逐漸形成,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近期各大房企年會都在進行

年末相關的房產諮詢都比較少

但是對於一個購房者或者買房者

不要停下來

努力去總結2019

才能展望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