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說說讀《論語》有哪些好處?

曉清視角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散文集,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其思想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論語》的政治思想,用一個字表述,就是“仁”,“仁”體現在“孝悌忠恕”四個字上,是解決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與國家關係的行為準則。

二、《論語》的教育思想,最重要的就是“有教無類”,也就是強調教育的公平性,不分等級,人人可以享有受教育權。

三、《論語》中體現的學習思想,主要的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強調誠實學習的態度,並且提出許多作為君子的規範。

四、《論語》提出瞭解決人與鬼神關係的原則,就是“敬鬼神而遠之”。孔子既強調天命,又重視個人後天的努力。

瞭解了這些,對我們在諸多領域內的行為都有重要的規範作用。在古代,如果《論語》學得好,做得好,小則科舉考試能夠順利通過,大則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宋代著名政治家趙普曾自豪地說自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其作用之大。

下面列舉一些《論語》當中的名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青梅煮酒不論英雄


《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根本依據。這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它以仁學為核心,深刻闡發了為人、為學、為政三位一體的智慧,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精神寶藏。它穿越了二千多年曆史遂道,至今不僅未減其色,而且歷久彌新,正在重新煥發蓬勃生機。

《論語》是儒學乃至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著作,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絕不亞於《聖經》對西方文化的作用,素有“中國的聖經”之稱。它對中國乃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均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它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

簡單說一個好處就夠了,《論語》教會我們怎樣交朋友。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朋友在一個人的社會活動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書,通過他可以打開整個世界。良友益友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幫助,惡友佞友卻會給你帶來許多麻煩,甚至引你走上邪路。

因此,選擇朋友就顯得非常重要。而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朋友,也直接反映著他的為人。要了解一個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夠了,從中可以看到他的價值取向。

什麼樣的朋友是好朋友?什麼樣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怎樣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

《論語》裡面給出了答案。即孔子所謂的“益者三友”,友直、 友諒、 友多聞。

第一,友直。

直,指的是正直。

這種朋友為人真誠,坦蕩,剛正不阿,有一種朗朗人格,沒有一絲諂媚之色。他的人格可以影響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也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果決。所以這是一種好朋友。

第二,友諒。

《說文解字》說:“諒,信也。”信,就是誠實。

這種朋友為人誠懇,不作偽。與這樣的朋友交往,我們內心是妥帖的,安穩的,我們的精神能得到一種淨化和昇華。

第三,友多聞。

這種朋友見聞廣博,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知識面寬。

在孔子生活的先秦時代,不像我們今天有電腦,有網絡,有這麼發達的資訊,有各種形式的媒體。那個時候的人要想廣視聽怎麼辦呢?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結交一個廣見博聞的好朋友,讓他所讀的書,讓那些間接經驗轉化成你的直接經驗。

當你在一些問題上感到猶豫彷徨,難以決斷時,不妨到朋友那裡,也許他廣博的見聞可以幫助你作出選擇。

結交一個多聞的朋友,就像擁有了一本厚厚的百科辭典,我們總能從他的經驗裡面,得到對自己有益的借鑑。

《論語》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誠實的朋友,廣見博識的朋友。

萬事萬物皆有陰陽,有益友必然有損友。

損友是怎麼表現?

孔子也給出了答案,叫做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

也就是喜歡諂媚逢迎,溜鬚拍馬、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兩面派”,還有言過其實、誇誇其談的這三種人。

《論語》教給了我們一種交友的智慧,值得我們去借鑑和應用。

但是,需要注意一點,簡單的社會,複雜的人心,在現實生活中,對每個活生生的人進行臉譜化、標籤化其實也不是一種科學的認知方式,比如很多懂得社交技巧的人,他很能照顧交流者的感受,會通過一些話術和言辭技巧讓你舒服,讓你開心,又如心理諮詢師,他們需要通過分析你的性格特質和社會經歷來採取同理化的語言贏得服務對象的信賴,進而有效改善或解決對方的困惑,其實也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和幫助客戶,你能說他就是損友嗎?

益友也好,損友也好,關鍵看對方的動機和由這個動機導致的結果,不能僅從表面現象來判斷,否則就是教條主義了。

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交上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麼樣的心智,有什麼樣的素養,就會吸引到什麼樣的朋友,這就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

孟子說,我善養浩然之氣。正氣浩然,自然良友多多。

願我們都能擁有更多的益友。


17橙


談讀《論語》的好處,首先得談談《論語》,它所記錄的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一共分為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以及他的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流傳下來的語錄體的彙編。可謂漢語文章的典範。

《論語》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崇高地位,我國素有“半本《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其的內容博大精深,實為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百科全書。

此外,《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讀《論語》主要有以下幾個好處:

1、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論語》有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告訴我們,學習要不斷地複習;“溫故而知新”,時時回顧舊知識,才能有新的收穫,記憶知識更牢固。 再比如說:食不言、寢不語,行不履閾,立不中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等等。

2、讀《論語》有利於修正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比如說誠實、毅力、善良,真誠、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識別能力等等,這些都是《論語》中經常強調的。 讀《論語》能讓我們學會做價值判斷,成熟心智,明辨是非,懂得善惡美醜。

3、讀《論語》可以開闊眼界,鍛鍊思維。思維決定了生命的廣度和深度,從《論語》中孔子師生的對話中,我們可以尋找到先賢的思維方式,逃離思維定勢。比如,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說,一個人沒有痛下決心改變缺點時,你告訴他什麼都沒用的;只有自己想做出改變時,才能聽得進去旁人講的道理。

4、讀《論語》可以積累國學素養,提升寫作能力。《論語》僅僅一萬六千字,卻包含了許多的文化知識,文化含量非常高。《論語》中包括了上百個歷史典故,對現實生活很有指導意義。


文學品讀


讀書的好處有很多,尤其是經典名著,更是要多讀,勤讀。

《論語》作為聖人之書,常讀最少有兩大好處。

1出口成章,言語有味,增加你講話的感染力與說服力。我們常常聽人講話,有些人講話言語粗鄙,毫無修養,一開口就令人生厭,而聽有些人講話卻如沐春風,心情愉悅,顯得非常有文化,有深度,有水平,這就是多讀書的好處。論語裡的每一句話都有高度概括性,可謂字字珠璣,若能熟讀於心,偶爾啟之於口,讓人有出口不凡之感,為自己的職場增色不少。

2多讀《論語》使人明白事理,令人世情練達。讓你擁有良好的處理複雜事情的能力,《論語》裡至理名言俯拾皆是,數不勝數,如“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師”等等……,讀之唇齒留香。北宋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雖略顯誇張,但也並非毫無道理,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天下的學問都從書中來,書讀好了,一理通,百理通,以《論語》中的道理治國理政,應該是說得通的。

熟讀《論語》的好處當然不會僅限於次,不過我們不要為了某些好處才去讀書,這樣就顯得太過功利,反而失去了讀書的本意。個人的一點淺見,歡迎一起討論。


太平大司馬


《論語》是儒家的一部經典著作,不是孔子寫的,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寫的,記錄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行。

它有哪些好處呢?

首先,它給我們制定了一些行事處世的原則。比如對待學習,對待交友,對待工作,而且這些原則還都是積極的。

先說對待學習,《論語》當中有很多話是鼓勵我們好學習的。

"敏兒好學,不恥下問”。

告訴我們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不恥於下問。往往人能做到上問比較容易,下問還真不易。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告訴我們,不光要好好學習,還要注意思考,思考與學習相結合,才能有成效。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是帶著鼓勵的口吻告訴我們一個學習的方法與態度,注意複習。

《論語》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為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朋友關係是很重要的一種人際關係。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才是好朋友,正直,包容,知識豐富的人,可以做好朋友。

“車肥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而無憾”。

這是告訴我們與朋友能分享快樂。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在這裡,他講到了真理比友情更重要,正像西方先哲裡說的"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還有諸如對待工作的言語。

“夫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它是整部《論語》的主題,給我們講了做事做人的態度

做事情要忠,忠就是要嚴肅認真。做人要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想想看,直到今天,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這種做事做人的態度還是積極的,對我們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跟我們強調的仍然是嚴肅認真的學習工作態度。

《論語》除了給我們講述了對待學習,對待交友,對待工作的態度,還給我們強調對待命運和生命的態度。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富和貴,對我來說如同浮雲這句話放在今天該是多麼的發人深省啊!

"朝聞道,夕死可矣"

它強調的是,我們對真理的追求,以及真理的重要。

所舉的這些,僅僅是《論語》當中的一部分,也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所以《論語》對我們的生活與學習還是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的。

當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我們讀書的態度,讀《論語》也一樣。


點石教育永生


在這裡我可能會偷換一個概念,與其說《論語》的好處,不如說是孔子思想的好處。

因為《論語》就是孔子的弟子和其再傳弟子整理的關於孔子言論的書籍。

下面我會從幾個點來說,其好處和重要性。

儒家

很多外國人最喜歡說的話就是中國人沒有宗教思想,其實不盡然,在我看來,中國人早已把宗教與哲學流派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都有體現。

以佛教為例,一些中國人信佛更傾向於佛家思想和理論,而不是單純的信奉佛教。

所以在哲學範疇裡,我們喜歡把哲學流派稱呼為,儒家、道家和佛家。

其中儒家又是在國內最多人研究和支持的(很多人不曉得自己信奉儒家思想,實際生活中已經按照儒家的標準要求自己)。

為什麼呢?

因為孔子既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更又教育家的身份,在中國文學史和歷史上地位尊崇,明清時期更是以聖人稱呼孔子,孔子很多言論和儒家的很多言論,都成為了後世人安身立命的準則。

例如,溫故而知新,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上下5000年,孔子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名聲顯赫,所以《論語》已經從骨子裡根植於中華文化之中,他的好處就是讓我們有了做人做事的分寸和準則,這很重要,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儒家思想很多有益的東西讓中國成為了禮儀之邦。

明理

《論語》在我看來,有點類似於《歌德談話錄》這類書籍,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很多做法能夠讓讀者獲益良多,少走彎路。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說的就是待客之道,像“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說的就是學習方法。像“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說的就是做人要講誠信。

這些道理至今都是又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的。

所以說,讀書明理,這個理,就是做人做事的原則和方法規矩。

傳承

說到這一點,與其說是《論語》的好處,更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好處。

文明得已延續,首要的就是傳承,中國不是美國那種建國200年,到處嚷嚷民主的文化貧瘠之國。

縱觀世界文學殿堂,即便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都離不開“人”的概念。

這些作品,都是對現實社會的關照。

僅此而已。

而《論語》這種,則是在千年的傳承中保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與那些流行幾十年的經典大大不同。

更為珍貴的是,經過了幾千年,我們依然能夠根據文字辨別當時人的言行,這就是文字傳承的魅力。

這種魅力,有時候想想只有我們中國人有,是不是也挺讓人自豪的呢?

遇見四九城是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在做的,歡迎關注,歡迎批評指正。


華商參閱


讀論語有利有弊。因人而異,有人如獲至寶,有人變成腐儒!如果沒有正知見引導,最好有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再讀。或者有了堅定的信仰後再讀!

清《呂坤》呻吟語言:“人皆知異端之害道,而不知儒者之言亦害道也。見理不明,似是而非,或騁浮詞以亂真,或執偏見以奪正……有異端之異端,有儒之異端;異端之異端,真非也,其害小;吾儒之異端,似是也,其害大。”

儒家思想很容易被誤解,拋開斷章取義不說,就是中道義理,一般人也難以把握。孔子有生之年就預測,“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人都知道吃飯,然而鮮能知味也。子貢說過:文武之道,未墮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

孟子說:“執中無權,猶執一也”,就是說堅持中道也是泥滯。可見契入論語思想之難。

儒家思想往往被人學到極端,想到極端。堅持中道很難!



菩提路上13


1、教學方面,可以給老師建議,要因材施教。

2、學生方面,可以教導我們尊師重教,文明禮貌,孝敬父母,善待他人,可以從全方面的培養孩子的人格。

3、可以傳承中國經典文化,讓中國文化不僅僅是影響中國人,更多的是要入黨中國文化走出去,讓世界看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這樣就可以彰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與強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巧言令色,鮮矣仁!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些經典的句子,小時候背得滾瓜爛熟也沒能悟出太多道理,長大了才漸漸地明白,可謂讀懂論語受益匪淺呀。



古蘇言記


小弟不才,不敢評論 四書五經 。“悟”一句“益”終身。

列舉幾句耳熟能詳的警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業餘景觀


簡單來說,《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古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說明這部著作可讀性以及啟發性很強。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一些這樣的書籍,陶冶情操,也能培養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