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面對孩子,你是否有這樣類似的困擾:

  • 正和小朋友玩得開心,突然就生氣了,對著別人大吼大叫
  • 說好了到點回家,可時間到了,卻大哭著不肯回
  • 新進入陌生場合,不敢和別的小朋友打招呼 ,躲在媽媽身後不肯出來
  • 在幼兒園,只因老師說了一句“快點吃飯”,她就委屈得淚如泉湧
  • 路上碰到小貓小狗,嚇得直跑,更別提去動物園了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勇猛果敢、開心快樂、積極向上、活潑大方,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會有膽怯、憤怒、傷心、失落等負面情緒。有時一些我們認為的小事,都能讓孩子瞬間崩潰。

“六月天,娃娃臉,說變就變”,下面我們開始掀開情緒的面紗,找出影響孩子情緒的因素,學會如何幫孩子處理多變情緒,從而讓他們更好地感知自我、認識自我並完善自我。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影響孩子情緒的因素

菲利普.津巴多在《心理學與生活》一書中,對情緒的定義是

情緒是生理喚醒、認知評價和行為及表達性反應帶來的複雜變化模式。

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影響情緒的主要因素有三個:

1.生理基礎

邊緣系統

腦包括和個主要組成部分:腦幹、小腦、邊緣系統和大腦皮層。其中,邊緣系統與動機、情緒狀態和記憶過程有關,由海馬、杏仁核和下丘腦組成。

杏仁核是給接受到的感覺信息賦予意義,在情緒控制和情緒記憶形成中起作用。

皮層

皮層因為其內部神經網絡和與身體其他部分的聯繫而涉及情緒體驗過程。前額葉皮層幾乎佔據了整個皮層的1/3,通常對邊緣系統的組織有抵制作用,其中包括杏仁核,因此也能影響情緒的不同反應。

基因

單胺氧化酶A基因會分解神經遞質,比如多巴胺、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些分子使大腦的神經元能夠互相通信,以某種方式塑造了我們的情緒和性格。

由於每個孩子的發育程度不一樣,遺傳基因不一樣,也就造就了孩子的不同秉性。在面對同一件事情時,情緒反應因人而異:有人緊張,有人大哭,有人平靜。

對孩子來說,在還沒學會如何識別和處理情緒時,生理基礎決定了當他們面對外界刺激時,所作出的反應就如同餓了要吃飯一般,是自然的生理現象。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2.認知水平

美國芝加哥大學腦科學專家西恩.貝洛克曾說過,

人腦會無意識地控制人的行為

由於孩子大腦還在發育之中,認知水平也有限,這就導致他們在受到外界刺激時,不會去判斷和分析,而是第一時間做出無意識地反應。

比如:爸爸答應出差回來就陪可可去野餐,可可興奮不已,提前一天就和媽媽準備好野餐的食物。一切準備就緒,結果臨出門時,爸爸突然有急事需要先出去一趟。可可頓時號啕大哭,絲毫不顧媽媽的解釋。

對於可可來說,這就是無意識地行為。而如果她再大一些,或者平靜下來後聽完媽媽的解釋,知道爸爸一兩個小時就會回來,還是可以一起野餐,她就不會大哭,再等會就能繼續出去野餐了。


3.兒童的教養方式

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琳德在一系列的研究中,提出了四種不同的教養方式:

  • 權威型:疼愛孩子,敏感地關注孩子的需要並做出及時反應。為了讓孩子表現出成熟行為,提出合理要求,始終堅持這些要求並做出解釋。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意願做出決定,鼓勵孩子表達思想、情感和願望,父母與子女意見不同,可以一起做決定。
  • 專制型:對孩子冷漠、拒絕,經常羞辱孩子。強制要求、使用武力和懲罰。經常使用心理控制、愛的收回並干涉孩子的個人隱私。孩子自主性低,替孩子做決定,很少傾聽孩子的想法。
  • 放任型:疼愛但過於放縱,或不關心。很少或幾乎不提出要求。在兒童具備足夠的能力前就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 不過問型:不愛孩子,自我退縮。很少或幾乎不提出要求。對孩子的想法和決定不管不問。

其中,權威型的教養方式是最成功的養育方式,因為父母的接納、參與和理性控制,幫助孩子受到周圍環境的消極影響最小,能促進認知和情緒的發展。

嬰兒很早就表現出一些情緒信號:哭和笑。但在早期情感生活只有兩種狀態:趨向愉快和迴避不愉快。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情緒漸漸豐富起來,如何處理,就是從養育者那裡耳濡目染學來的。

以前我在幼兒游泳館裡,遇見一對母女。女兒大概三四歲,正穿衣服的時候不知怎麼,突然就生氣了,在更衣室裡大叫。而媽媽則用更大的聲音呵斥女兒,不許她叫。倆母女你來我往,最後整個屋子裡都充斥著她倆的叫罵聲。 

我們經常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是怎麼樣,孩子就是怎麼樣。

父母親若經常吵架,對孩子冷淡、疏遠,面對孩子的需求忽視不管或者打罵,都會導致孩子容易發脾氣,出現長期的認知和情緒困難,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心理需求。

相反,父母的情緒平穩,對孩子無條件的愛與包容,當孩子有需求或者碰到困難時,積極互動和鼓勵,這些都有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刺激孩子大腦的發育。孩子就有勇氣和信心去探索外界,即使是遭遇挫折,也能從父母這裡得到足夠的情感支持,學會在不同的情境做出情緒反應。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情緒是伴隨著認知和意識過程產生的對外界事物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求之間關係的反應,是以個體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對於孩子來說,情緒也像一個信號燈,告訴父母如何滿足自己的需要、獲得照顧撫養。人的情緒非常豐富,情緒本身無好壞,可是,如果處理不當,也有可能造成傷害。

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識別、處理自己的情緒?

1、允許孩子表達情緒,認真傾聽孩子

高興、感興趣、吃驚、恐懼、憤怒、悲傷、厭惡等等,每個人都擁有豐富的情緒。

情緒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心理感受過程,它並沒有好壞之分,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只是體現了我們需求滿足的不同狀態而已。當需求得到滿足時,會產生積極情緒,反之,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消極情緒。

《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就生動地展現了每個情緒都有價值。
影片中有幾個不同的情緒小人,它們希望通過努力讓主人,11歲女孩茉莉保持快樂。其中悠悠代表悲傷的情緒。但是一開始,它並不受歡迎,被樂樂要求待在小圈子裡不許出來。
有一次,茉莉童年時幻想夥伴冰棒的月球車被掃進遺忘谷時,冰棒嚎啕大哭,樂樂使出渾身解數,百般逗樂卻不能讓冰棒振作起來,此時憂憂出現在冰棒的身旁,拍著他的背,道出他的感受,讓冰棒悲傷的情緒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可是,現實生活中,因為我們對情緒有著好壞對錯的認知,就會討厭壞情緒,認為它是不好的。一旦孩子感覺或表現出憤怒、沮喪、傷心、害羞等,我們都總是急切地想去改正,並且經常會否定他們的感受,不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 “巧克力蛋糕沒有了,我們換一種口味就行了,也很好吃,這有什麼好傷心的”
  • “別哭了,你是個男孩子/大孩子了,還這樣哭哭啼啼,羞不羞?”
  • “這個玩具太醜了,看上去還髒兮兮的,怎麼喜歡這個?我給你挑個好看的”
  • “見到長輩要和人打招呼,你老躲在我身後幹什麼?真沒禮貌”

有時,我們甚至都沒意識到這些行為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堵住了他們的表達和釋放情緒的通道。

其實,當孩子碰到讓他覺得委屈的事情,要讓他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有機會通過哭泣、喊叫等方式來發洩內心的情感,而不是想著讓他安靜下來。通過這種表達痛苦、緩解壓力的方式 ,孩子能夠重新獲得內在的力量。一旦情緒得到宣洩之後,孩子會變得更為輕鬆和自在。反之,如果家長只要求他高興,不允許有其他負面情緒,孩子的心理狀態反倒會更加不平衡,久而久之,他就無法辨別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

允許孩子表達情緒,將孩子當作自由的個體,而不是將我們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尊重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找尋、體驗自我。他慢慢意識到自己的與眾不同,自己的喜好和想法是值得關注的,這樣就能逐漸建立起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

孩子在表達時,積極傾聽可以幫助孩子釋放情緒,找到孩子情緒背後的真正原因。所有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令他們失望、沮喪、痛苦或受傷的情況,包括與他們的朋友、兄弟姐妹、老師、父母、環境所產生的問題,以及他們自己的問題。通過傾聽,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孩子在我們這裡感覺到被接納,得以保持心理健康,並能繼續獲得更多的力量和自信。

真正用心傾聽孩子的人,才能理解孩子行為和情緒背後內心的真實想法。也只有瞭解了孩子內心想法,我們才能與孩子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2、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

無條件接納是合理情緒療法創始人美國心理學大師艾里斯所提出的,他建議人們要學會完全和無條件地接納,無論他的行為表現是否是明智的,正確的,或者適當的,以及無論他人是否贊成、尊重或者愛他。

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羅傑斯在《個人形成論》說:在心理諮詢過程中,我們不但必須接納當事人對“好的”積極的、成熟的、自信的表述,同樣要能接納他對消極的、不良的、痛苦的、恐懼的異常的表達。這意味著要把當事人當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予以接納,允許他有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並允許他從中發現屬於他自己的意義,這種無條件接納的態度將有助於促進當事人的變化。

孩子的情緒,是基於他所處環境下、當下的心理活動所作出的表達。不管他的感受是否讓人覺得舒服、想法是否讓人感到憐憫、行為是否讓人認為得體,我們都要接納他的情緒,這樣他才能接受真正的自己,才能樹立自己的信心。

被看到、被理解、被認同,是人性最底層的需求

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設身處地地理解他當下的行為,告訴他你能明白他的感受。等孩子情緒平復後再與他溝通,共同找出行為背後的原因。這樣孩子在父母這裡感覺到安全被認可,既使發現自己有某方面的不足,他不會因此而自怨自艾,也不是一味地討好別人去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是聚集如何做更好的自己。當孩子的真實感受和個性情緒都被父母接納時,他就敢於做真實的自己,不斷嘗試,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3、尋找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

愛生氣、情緒化、固執極端、粗魯無禮……類似這樣的場景,家長們多少都遇到過,也許你試過說教、懲罰等,但是效果並不好。如果我們只是看到孩子情緒的發洩,而沒有看到背後的原因,我們很可能就會直接對著孩子一頓訓斥。

日常生活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會有以下類似反應:在面對眾人或陌生人時,躲在家長身後不願與人打招呼時;明明平時表現很好,可一到參加比賽就緊張不安導致發揮失常;做作業磨磨蹭蹭;不願分享自己的玩具;沒有滿足他們的需求就大哭大鬧等等。

這種情形下,我們很容易給孩子貼標籤:這孩子真沒禮貌; 不就一個考試嗎?有什麼好緊張的,正常發揮就好了;做個作業還要磨蹭半天,拖拖拉拉;小氣;自私......進而開始批評孩子,教導他們所謂正確的做法,但效果卻微乎其微。

而當我們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時,我們能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孩子不願打招呼或許只是害羞,不強迫他一定要和別人打招呼;他的緊張,或許只是因為太在意這場比賽;做作業磨蹭或許只是剛放學想先放鬆一下,或者還沒想好先做哪科作業;不願分享或許是孩子開始有了物權意識,他在捍衛自己的物品歸屬權;哭鬧或許只是他們在試探父母是否會讓步。

我們要觀察孩子的情緒,而不只是急於去糾正行為。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行為,覺得大喊大叫或發脾氣摔東西等行為不好,而沒看到這些行為背後的情緒,於是不論是講道理、擺事實還是指責斥罵,效果往往不好,並且陷入惡性循環。

找到情緒背後的原因,才能幫孩子一起找出解決方案。如果只看到情緒表面的問題,對應的處理方法也就治標不治本。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4、尋找自己背後的原因

《P.E.T父母交通訓練手冊》一書中提到:不同情境,不同父母,對孩子同一行為的接受程度不一樣。

面對孩子的同一種行為,在不同的時間段你的反應可能不一樣。有時,孩子哭鬧時你會耐心地傾聽、安撫;可有時你就很煩躁。如果孩子的情緒波動會讓你十分生氣,可能與自己有關係。這時我們就需要從自身尋找原因:

  • 當你由於身體不好、疲憊不堪或缺乏睡眠時,本身處於急躁易怒的狀態,這時孩子發洩情緒就會覺得太吵;
  • 你自己工作不順,本身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情緒沒有處理好,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容易和孩子形成對抗態度;
  • 從小被父母灌輸“只有弱者才掉眼淚”,你覺得孩子的哭是一種懦弱的表現,無法接受;
  • 因為害羞不敢與人打交道,自己錯失了一些機會,你希望孩子能吸取你的教訓,做個活潑大方的人

……

有時你都沒有意識到,不經意間將自己的內心問題投射到孩子身上。

這時,你需要的是盡全力把自己的問題解決掉。如果處理不了,也請如實告訴孩子,這是屬於大人自己的問題,他無需來承擔屬於你的壓力,也不用對此負責。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結束語:

情緒對孩子來說十分珍貴,因為他的情緒中包含著他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對自己真實存在的體驗。

隨著他們逐漸長大,情緒的作用越來越大,害怕讓他們能擺脫危險,憤怒讓他們能調動資源對付威脅,厭惡讓他們遠離討厭的事物,悲傷讓他們慢下來可以理智地面對問題。所以情緒對人類具有多種生存與適應環境的意義與價值,它會幫助個體完成自我修復、自我調節和自我平衡,從而發展和創造出豐富、生動、細膩的情感世界。

對於孩子,我們無法控制他們情緒的產生,但可引導他們如何正確地處理情緒。正如法國心理學專家米歇爾.勒朱瓦耶說的:

你無法制止抑鬱的小鳥從你頭頂飛過,但你可以制止它們在你的頭上築巢!

孩子膽小、害羞、愛發脾氣?面對情緒,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作者介紹: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親子閱讀推行者,育有一枚小書蟲。帶娃之餘,努力用文字分享自己所學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