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況,家長必須管孩子作業,但方法你用對了嗎?

  •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 字 | 本文共5300字,閱讀約需8分鐘
  • 聲明 | 本文由“魔斯媽媽育兒實錄”原創,喜歡我,請點擊“關注”按鈕
  • 有一種情況,家長必須管孩子作業,但方法你用對了嗎?

    之前我連發兩篇文章,都在提倡家長不陪孩子寫作業,培養孩子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 。我也給出了怎樣解決兒子磨蹭、拖拉問題的經驗分享。

    這兩篇文章,應該可以解決一多半孩子的作業問題。因為我相信,絕大多數孩子是有進取心的 ,絕大多數的孩子是具備學習能力的。之所以出現家長一盯孩子作業就崩潰的情況,大多還是源於家長自身心態和教育方法的問題。

    但是有一種情況,家長對於孩子學校的學習和作業,是不能做甩手掌櫃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出現牴觸、厭學的情緒,那就必須要關注孩子的學業,看看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本文就針對這種情況,給出一些建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你的方法是否用對了?

    1、 把一份並不完美的作業交給老師

    很多父母管孩子作業,都希望孩子的作業能字跡工整、解題正確。很多父母管孩子發脾氣,是因為孩子作業不夠認真、總是出錯、拖拉。而事實上,父母的情緒才是扼殺孩子學習動機的元兇。

    情緒來自哪裡?情緒並不來自於外部一件事情本身,而是來自於你對一件事情的內在看法。如果我們能換一種思考方式,換一看法,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我這裡要給出的觀點是:如果今天跟孩子已經就同一問題講了兩遍,孩子還是犯錯或者搞不懂,那我們最需要做的不是繼續灌輸、糾錯,而是要學會放下。我們不一定非要給老師交一份完美的作業。更不能因為交作業,而鬧得父母孩子都不愉快,導致孩子更加厭惡、懼怕學習。

    有一種情況,家長必須管孩子作業,但方法你用對了嗎?

    (1)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才能看到孩子的進步

    孩子的學習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所以想完全糾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當時當下,如果想改變孩子,那首先應該有接納孩子不完美的心態。

    愛是信任和放手,愛是尊重彼此是獨立的精神個體。很多時候,我們父母過於干涉孩子的作業,一遍一遍的敦促孩子,糾正孩子,潛意識裡是不敢面對孩子的錯誤和問題,對孩子寄於了太多的期望。但事實上,愛一個人不必追求他的完美,愛一個人也不需要任何回報。這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成年人之間關於愛的解讀,對孩子也同樣適用。

    哲學家弗洛姆曾說: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的成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所以,放下我們的權威意識,放下我們的操控與制約。從接納孩子的現狀開始,我們才能冷靜的思考如何去幫助孩子一點點的進步。

    有時候,那個不完美的孩子,不僅僅需要父母去接納,更需要他們自己去接納自己。當孩子學會接納自己的時候,他們才不會用逃避、叛逆去掩飾自己內心的脆弱與焦慮。而這其中,父母的引導必不可少。

    有一種情況,家長必須管孩子作業,但方法你用對了嗎?

    (2)陪娃寫作業,重在引發思考,而不是追求正確答案

    學習的本質是什麼?學習是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它是一個多維度學習的過程,而不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完成作業。

    在這個過程中,思考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讓孩子學會思考,就等於激活孩子探索知識、探索世界的心靈密碼。做作業也是一樣,如果一個孩子只是在按套路做作業,只是被動的吸收父母教的答案,那他的學習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鍛鍊。因此,父母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把關注點聚焦在引導孩子思考、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上。

    有很多父母一開始可能也會嘗試引導孩子思考,但是一遍兩遍孩子沒領悟,父母的脾氣就上來了。要不然就是放棄,直接告訴答案,要不然就是開始打罵。面對這種情況,不論是引導方法,還是對待結果的態度,我們都需要做出調整。舉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案例:

    有一段時間孩子學習英語,一遇到不會寫的詞和句子就來問我。一開始,我也很“全情投入”的給他講解。把那些英語的時態一遍遍的給他梳理。但是發現他還是總出錯,心中也不免惱火。關鍵是,孩子就此對我產生了依賴感。一有問題,哪怕是非常低級的問題,都不願意自己去思考、尋找答案,都要跑過來問我。

    後來我反思:太過投入,就沒有辦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應該適當的迴避,引導他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樣我內心會釋然一些,孩子也更獨立一些,雙方的心態才能達到平衡。所以,兒子後面再來問我一些本可以通過字典、百度解決的問題,我都不再跟他做講解。

    我認為,語文、英語學習,大多數的問題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解決。至於數理化,也可以不告訴答案,告訴孩子解題的思路即可。

    至於說對待作業結果,父母更需要心態放平和。一次兩次學不會,沒關係。只要孩子還願意嘗試、願意做練習,就一定可以慢慢掌握。如果是因為孩子態度馬虎才出的錯,那就更不用太焦慮了。或許你可以不給孩子糾任何錯,讓孩子把一份並不“完美”的作業直接交給老師。對於孩子來說,老師批改的那些大大的“紅叉”,也許比你說教一百遍都來得記憶深刻。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獨立、自強的孩子。潛意識裡將孩子當作弱者,就等於剝奪了孩子拿到第一手經驗的機會。賦予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責任,讓他學會承擔後果,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提醒:以上方法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一定是在正向、積極、不帶任何情緒化的引導孩子。

    有一種情況,家長必須管孩子作業,但方法你用對了嗎?

    2、逆向思維:懲罰孩子不做作業

    網絡上流傳著很多盯娃寫作業的段子,打罵孩子、懲罰孩子、被孩子氣到吐血,似乎都變成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想說的是:不論是打罵孩子還是懲罰孩子,本質上都只是成人在拿孩子撒氣,濫用權威,打擊孩子學習的興趣,並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讓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必須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愉悅、成就感和自信心。

    當你打罵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心門是關閉的,你說什麼都沒用,只會帶來孩子更多的不自信,更多的逆反情緒。當孩子把心思都放在與你對抗上,作業完成只會更加困難。

    惡意懲罰孩子更是要不得。孩子天生並不反感寫作業。之所以有些孩子厭學,做作業拖拉,錯誤連篇,跟孩子對學習和作業的感受性不好有很大關係。而懲罰孩子、加碼作業,是其中最常見的錯誤方法之一。

    罰孩子一個單詞寫幾十遍,越罰,孩子越寫不好,父母越生氣。很多父母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孩子不夠聰明。其實並不是這樣。一個孩子學習效率高不高,是源於他的情緒。情緒影響了他對事物的接受度。厭惡感會把他所有的記憶通道都堵死。

    有一種情況,家長必須管孩子作業,但方法你用對了嗎?

    當孩子控制不了情緒,就無法冷靜思考

    家長若想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不妨適當採用逆向思維。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杜威說:一切需要與慾望都含有缺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想讓一個人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就不要在這個方面給得太多太滿。更不能以此作為交換條件或者懲罰手段,強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適當地剝奪,讓他不被滿足,繼而珍惜。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用錯了方法。“你要是再錯,我就罰你寫10遍!”幾乎每一個盯娃寫作業的父母都曾說過這樣的話。試想,當你一遍又一遍的讓孩子寫錯題、錯字時,孩子是怎樣的心態?他會欣然接受嗎?當父母把“作業”當成一種暴力手段用來懲戒孩子的時候,孩子怎麼會對這樣的方式產生好感? 他只會對這門課產生更強烈的牴觸心理。下一次依然不記得,繼續做錯。

    以上是比較常見的情況,還有一些更慘痛的例子。隨便搜一搜網絡上的信息,近些年,因為被老師或者家長懲罰,壓力太大而自殺的孩子也屢見不鮮。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的孩子不吃這套。你罰他不寫作業,他會高興死。真的嗎?孩子真的不怕第二天被老師批評?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要追溯到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了。這樣的問題,多半是在孩子最初學習時被過度打壓,既傷害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也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們會漸漸的不在乎大人說的話,喪失理性和自愛自重之心。孩子的這種“厚臉皮”只是對自己內心脆弱的一種掩飾。

    所以,當我們在陪孩子寫作業,想發火、想懲罰孩子時,都冷靜的問一下自己:我是在教育孩子,還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孩子並不是不能被懲罰,只是父母都必須明白:積極的、有建設性的懲罰才能夠幫助孩子不再總是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誤。如果懲罰只是讓孩子為做錯事付出代價,便沒有了任何建設性的意義。

    有一種情況,家長必須管孩子作業,但方法你用對了嗎?

    3、 替孩子寫作業

    替孩子寫作業,這聽起來多麼不可思議。但是方法運用得當,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育手段。

    快考試了,學校作業明顯加碼,成堆的試卷要完成;明明已經爛熟於心的字詞,卻要被反覆抄寫;數學計算題也是一樣,大量千篇一律的練習……這樣的情況,幾乎每一個孩子都經歷。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呢?讓孩子去不折不扣的完成?

    那如果孩子在其他方面有更大的難題需要攻克,或者說考試之前,有針對性地複習對孩子更有幫助,在這樣的情況下,到底是該完成老師的作業,還是去幫助孩子解決個性化的難題呢?

    三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幾乎古今中外所有偉大的教育家都在兒童教育上提出過“差異化教學”的思想。但在實際的中小學學校教育中,很少有老師能做到差異化教學。這和中國師資缺乏、大班制教學限制個性化發展有關係。所以,不同的孩子不得不接受一模一樣的教育,不管你需要還是不需要,適合還是不適合。

    有一種情況,家長必須管孩子作業,但方法你用對了嗎?

    受制於現實情況,我們不能苛求學校的個性化教育。但是,每個孩子對於父母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為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契合孩子能力和特點的教育。

    替孩子寫作業,並不是助長孩子不正確的學習態度,而是以理性的態度彌補學校教育的缺失。替孩子寫作業,並不是盲目幫助的。我們

    只是在孩子作業壓力特別大,已經影響到睡眠或者其他學習的時候,做的一種取捨。舍:讓孩子少做一些他確實已經會了的作業。取:給孩子騰出更多的時間學習更有用的東西。

    我們經常對孩子說要珍惜時間,可花一兩個小時去寫沒有意義的作業,不也是在浪費時間嗎?總結替孩子寫作業,有以下幾點好處:

    (1) 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沒有讓孩子對作業感覺到枯燥、乏味。

    (2) 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發展興趣、特長。在孩子中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如果孩子的時間每天都被各種功課充斥,他一定不會有很多的時間去獨立思考,或者跳脫出來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疲於奔命,反而會影響學業。

    有一種情況,家長必須管孩子作業,但方法你用對了嗎?

    有的家長可能會擔心,我替孩子寫一次作業,以後他產生依賴感怎麼辦?我想說,替孩子寫作業的前提,一定是確認孩子已經會了,或者是特別機械、重複的作業,而且並不是一個常態的行為。我們要把“替孩子寫作業”引導成父母對孩子的理解,而不是對孩子的恩惠。這樣不僅孩子懂得心存感激,父母的心態也會更加平衡。

    替孩子寫作業是一種教育意識,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恰當的運用,可以幫助到孩子。但是也需要避免方法不當、弄巧成拙。

    4、 對一些暴力性作業say no

    孩子有時會遇到老師懲罰性質的暴力作業。比如說,孩子上課講話或者考試沒考好,被懲罰,增加了作業量。而有些作業量,在孩子看來是不可完成的。

    通常來講,成績不太好或者表現不太好的孩子往往會遇到這些情況。如此加碼作業,對於本就學習不太好的孩子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現實生活中,我見過許多父母,明明知道老師佈置的作業不合理,卻只是一邊抱怨老師,一邊又不停的催促孩子完成作業。對於這樣的作業,家長也可以採用替孩子寫的辦法。但是我認為,如果是非常明顯的暴力性性作業,不僅對孩子學習的進步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打擊孩子的學習動機。這樣的情況下,父母是可以建議孩子不寫這些作業的。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僅僅是替孩子寫這些作業並不解決問題。父母更需要做的是積極與老師溝通,商量更好的解決辦法。

    有一種情況,家長必須管孩子作業,但方法你用對了嗎?

    哲學家弗洛姆說:人可以使自己適應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質來適應的;人自身能適應充滿不信任和敵意的文化,但他對這種適應的反應是變得軟弱和缺乏獨創性;人自身能適應壓抑的環境,但在這種適應中,人會得神經病。

    所以,如果讓孩子去適應這種暴力性的作業,不僅無法讓孩子的學習進步,還會破壞孩子的人格完整和身心健康。

    我們要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但凡和學習有關聯的任何不痛快的事都要儘量規避,不能讓孩子產生對作業的厭惡感。哪怕孩子不做作業,要面臨被老師批評,甚至父母也無法做通老師的工作,我們依然要對暴力作業say no。作為父母,就更不能自己給孩子加碼暴力作業了。孩子學習,不是為了“不讓老師和家長批評”,也不是為了迎合權威,而是為了學到真正的知識,並且學以致用。

    在這個問題中,有一點值得強調。如果孩子真的遇到學校老師的暴力性作業,父母在建議孩子不做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和老師正面、積極的溝通。而不是無奈的看著孩子在作業中苦苦掙扎而袖手旁觀,更不是單方面讓孩子不寫作業,卻不替孩子疏通學校層面的影響。

    有一種情況,家長必須管孩子作業,但方法你用對了嗎?

    結束寄語

    父母在教育孩子中之所以屢屢採取不恰當的教育方法,讓教育變成一種破壞性的行為,有兩個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不相信孩子的本能是自愛和積極進取的,總是擔心不及時管教,孩子就會犯錯。我們總認為自己對孩子說的話都是金玉良言,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好,但往往切不中要害,掌握不住分寸。



    我是 ,倆寶媽,熱愛寫作、熱愛分享,喜歡歷史、喜歡旅行。財務金融領域混跡多年,後因孩子投身教育領域。從賣方研究寫行研報告到創建魔斯英語品牌開設30多家校區,再到跟寶爸寶媽們一起探索育兒心得,我一直在跟隨心的方向前行。感謝孩子,讓我擁有不斷成長的動力!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轉發!也歡迎交流任何有關育兒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