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清朝唯一的包衣皇后,22岁生下大清天子,死后还与皇帝合葬

包衣是清朝一种独特的人身领属制度,通俗来讲,他们是满洲八旗(旗人)的奴才,不过,包衣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地位最高的当属内务府三旗包衣,他们很多都会得到皇帝的器重与信任,而这些包衣女子也会得到皇帝的宠爱,有些甚至会成为大清皇后,今天笔者将的便是清朝唯一的包衣皇后:孝淑睿皇后。

她是清朝唯一的包衣皇后,22岁生下大清天子,死后还与皇帝合葬

孝淑睿皇后来自于一个古老的满洲家族喜塔腊氏,这个家族在后金时期非常显赫,比如说努尔哈赤的生母显祖宣皇后便是来自喜塔腊氏。清朝入关后,喜塔腊氏大部分族人都留在了关外,一小部分则随龙入关,这些人因人数较少而被编入了内务府三旗包衣佐领,主要分布于正白旗包衣佐领。

清朝乾隆初期,内务府正白旗喜塔腊氏出了一位大人物,他就是大学士来保,来保备受乾隆器重,而且,乾隆还将内务府的这部分喜塔腊氏抬入了上三旗之一满洲正白旗。

乾隆三十九年,乾隆下令举行八旗选秀,这次选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儿子挑选福晋,最终,来保的一位侄孙女被幸运选中。随后,乾隆便将来保的这个侄孙女喜塔腊氏嫁给了十五阿哥永琰为嫡福晋,喜塔腊氏便是后来的孝淑睿皇后。

她是清朝唯一的包衣皇后,22岁生下大清天子,死后还与皇帝合葬

值得一提的是,永琰在乾隆三十八年已经被秘立为皇储,也就是说,乾隆是按照大清皇后的标准将喜塔腊氏选中的。这一点估计当时的喜塔腊氏也没能想到。不过,由于乾隆在位时间比较长,喜塔腊氏还需要做很长时间的皇子嫡福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虽然喜塔腊氏是包衣出身,但永琰对她却十分宠爱,婚后喜塔腊氏连续生育三个子女,尤其是乾隆四十七年,22岁的喜塔腊氏生下自己唯一的儿子皇次子绵宁,由此,绵宁便成了永琰(嘉庆帝)唯一的嫡子了。

她是清朝唯一的包衣皇后,22岁生下大清天子,死后还与皇帝合葬

不过,乾隆五十年左右,喜塔腊氏曾有过一次小产,这次小产之后,她的身体状况是一天不如一天,因此,后来乾隆又先后给永琰指了两位侧福晋,她们便是后来的恕妃(追封)与孝和睿皇后。

嘉庆继后后,喜塔腊氏顺理成章地被册立为大清皇后,然而,没想到一年之后便去世了。由于当时太上皇乾隆仍然健在,所以嘉庆就没敢大张旗鼓地为这位原配大办丧事,喜塔腊氏的丧礼被大大杀减。

她是清朝唯一的包衣皇后,22岁生下大清天子,死后还与皇帝合葬

不过,幸运的是,喜塔腊氏所生的皇次子绵宁却深受乾隆和嘉庆两代皇帝的喜爱,嘉庆亲政不久便将其立为皇储。嘉庆二十五年,嘉庆暴崩于热河行宫,皇次子绵宁登上了大清皇位,是为道光帝。由此,喜塔腊氏便成为清朝唯一生下天子的包衣皇后了,谥号为孝淑睿皇后,后来与嘉庆帝合葬于昌陵地宫。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大清会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