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国庆节”,福利可不止一点点

说起国庆节,大家最期待的就是七天长假和高速公路免费了,也许你对这些福利已经很满足,但是跟清朝国庆节比起来,这只能算是“洒洒水”啦。

“国庆节回家么?”,“国庆放假去哪儿玩?”这也许是近期出现频率最高的问候语了。对于国庆节,大家最欢喜的就是放假七天和高速公路免费了,当然,天安门前阅兵也是值得期待的,只不过那得五年,甚至十年才能一见,而在不得见的年月里,我们也只能关注于“切身”的小福利了,但是在古代的“国庆节”,老百姓们能享受到的福利可比现在的我们多多了。

清朝“国庆节”,福利可不止一点点

国庆节,狭义的解释是国家成立的纪念日,在古代并没有这样的节日,但是如果以广义的概念来看,“国庆”就是国家的喜庆大事,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时代,国家是属于皇帝的,反过来,皇帝就代表着国家,皇帝的事就是国家大事,皇帝的好日子就要普天同庆,比如登基,比如大婚,比如诞辰,但,登基只能登一次,结婚也只能结一次,只有生日是可以“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的,而且皇帝庆生常常跟国家事务结合在一起,从这方面来说,它更接近现在的“国庆节”。

第一个大肆庆祝自己生日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此之前,帝王过生日都秉持着“自己的生日就是父母的难日”的理念,最多请大师来讲讲佛经,吃吃素,不准杀生,以此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念,而并没有庆祝之举,而唐玄宗自从开创出“开元盛世”之后,觉得自己功德无限,优越感倍增,加上国力强盛,物质基础有保障,便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全国性的节日,命名为“千秋节”,取千秋万代之意,下令全国放假三天,为自己庆贺。

清朝“国庆节”,福利可不止一点点

所以从开元十七年开始,每逢唐玄宗过生日,就会在宫中的花萼楼宴请百官,王公贵族和群臣献上生日礼物——“千秋镜”、“承露囊”,皇帝也会大加赏赐,而在盛宴上,还有“百戏”助兴,通宵达旦——

“其日未明, 金吾引驾骑, 北衙四军陈仗, 列旗帜, 被金甲、短后绣袍。太常卿引雅乐, 每部数十人, 间以胡夷之技。内闲厩使引戏马, 五坊使引象、犀, 入场拜舞。宫人数百衣锦绣衣, 出帷中, 击雷鼓, 奏小破阵乐, 岁以为常。”

清朝“国庆节”,福利可不止一点点

宫里的歌舞表演规模盛大,宫外百姓也是倾城出动,“万方同乐”,民间村社竞相举办寿酒宴乐,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自他之后,历代皇帝也沿袭了这一做法,但唐朝的“千秋节”虽然是一个全国性的欢庆节日,却更像是帝王个人的生日party,多是自我享乐的酒宴歌舞,直到发展到清朝时,皇帝的生日才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意味,并且有了固定的节日名称——“万寿节”,它才更像是今天的国庆节。

民间

既然是举国欢庆,那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张灯结彩自不必说,现在的国庆节,各家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都会挂上灯笼或者横幅,写上“欢度国庆”四个大字,有的还会举办联欢会热闹一番,总而言之,到处都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氛围。

这一点古代也是如此。比如康熙六十大寿时,各省进京为皇帝祝寿的老人,都聚集在西直门外的祝寿棚中,在皇帝、皇后的銮车经过时欢呼庆贺,而帝后也会赏赐给他们寿桃等物品。而乾隆时期,各省的地方官员和耆老会在本城内的万寿宫龙亭前或是市镇广场上欢呼庆祝,想来与今天的场景并无二致。

清朝“国庆节”,福利可不止一点点

中央(官方)

而官方,或者说中央的庆贺,现在的国庆节更多的是注重仪式感,比如当天早上分外隆重的升旗仪式,还有五周年或者十周年时的阅兵,而给老百姓的“实惠”就是七天长假,以及后来的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为小伙伴们出去玩耍提供了便利,这要是跟清朝的国庆节惠民福利比起来那可就low爆了。

惠民政策一:对全国的庙宇和道路进行普查维修。康熙六十大寿之前,曾颁发诏令,命各地方官对当地有损毁的庙宇和历代帝王陵寝进行修葺,乾隆过八十大寿时,除了下令要对庙宇进行修葺外,还要求对各省道路、桥梁普查维修,既是恩赏,也是为庆祝活动做好准备。

清朝“国庆节”,福利可不止一点点

惠民政策二:蠲免赋税。

康熙、乾隆都在万寿盛典期间颁布过蠲免政策:各省先免三分之一,三年内轮完。乾隆还对受灾地区优先实行免赋税政策。不仅如此,心思细密的他考虑到受雇于富户的佃户难以享受到免税政策,便下令由地方官出面,鼓励富户酌量减少佃户租金,以减轻贫农们的负担。

惠民政策三:大赦天下。清代万寿节期间,规定“一月内不理刑名”,除了平常案件照常办理外,重大案件的审理延期一个月,同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罪犯酌情实施减刑、免罪。乾隆时期曾对服刑超过十年且安分守法的流放犯人都予以释放,其他的予以减刑,惠及两千六百多人。

惠民政策四:增加恩科。对于想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广大士人来说,万寿节时加开的科举考试无疑又多给了自己一个晋升官场的机会。自康熙六十大寿时召开第一个万寿恩科开始,后世逐渐成为定制——文科和武科乡试每十年加开一次,各省主考官由皇帝亲自派遣,乡试之后的会试根据省份的大小和人口数量确定进士人数。慈禧过寿时的恩科还增加了会试的名额,让更多的士人有机会步入仕途。

清朝“国庆节”,福利可不止一点点

惠民政策五:赏赐耆老。耆老,就是德行高尚,受人尊敬的老者。“万寿节”既然是为过寿而举办的庆典,那自然要对长寿之人大加奖励了。康熙六十大寿盛典时曾举办过千叟宴,邀请全国数千位65岁以上的老人参加,且不分高低贵贱,同堂共饮。当时的参加人数有记录可查的就有近7000人,堪称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平均年龄最大的一次盛宴了。除了集中宴请,在各地方还给百岁以上的老人建坊、颁发匾额,对六十五岁以上的赏银、赏物、免除杂役。

外交

清朝的万寿节会邀请外藩属国前来参加,以盛世繁华之景坚定其臣服之心。就彰显国威而言,这倒是与如今的阅兵仪式有着异曲同工之效。比如乾隆八旬盛典时,蒙古、朝鲜、缅甸、南掌国、安南国等皆来庆贺,安南国国王在“瞻仰王会之矞皇,宫阙之壮丽”之后,感慨“生平所未见”,从而坚定了臣服清廷之意。

清朝“国庆节”,福利可不止一点点

虽然最初是为天子庆生,但加强皇权、彰显国威、惠及人民一样不落,清朝的国庆节可以说是过得非常有意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