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皇帝-错杀了能臣和珅

清朝-嘉庆皇帝-错杀了能臣和珅

1.和珅到底给国家攒了多少

清朝一个著名的外交家薛福成,他写的一本书叫《庸庵全集》,他这《庸庵全集》里面专门有一节,这一节的题目叫《查抄和珅家产清单》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0000两,纯金,大金元宝100个,有人说才100个,我没说完,1000两一个,100个,多少,十万两;小银元宝56600个,这也不多啊,100两一个,566万两。还没完呢,这还只是九牛一毛,接着念。银锭900万个,900万个,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铜钱,150万文。还没完呢,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皇上家有多少?他们家有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还有珍珠,您那珍珠不算,我说的珍珠是桂圆那么大的珍珠,人家记的就是桂圆大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看来还是红宝石值钱,银碗40桌,咱就算一桌10个,谁家一桌才摆10个啊,银碗40桌,珊瑚树11支,每支都一米以上高,那时不是这么记的,三尺有余,珊瑚树11支。还有,纱缎绸罗,绫罗绸缎,做衣服的料子,一共有14300匹,毛呢哔叽20000板,狐皮550张,貂皮850张,还有其他的皮又各种粗细皮56000张,铜器和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还有床,什么床,成炕的床,满炕就是一个床,一张床,什么床,金子做的,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妇女600名。查抄时曾经把和珅的家产编为109号,其中26号已估价的价值多少钱呢呢?价值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还有83号没估价。如果按我们估价的再一算,又应该有8亿多两,那也就是说和珅的家产一共有多少,一共有11亿两,11亿两是一个什么概念,还真不好说。

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7000万两,11亿,什么概念?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和珅当政多少年?25年不到,他自己家产多少?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都给他了,太能攒了,太辛苦了,这么多钱怎么攒起来了。

和珅没有辜负乾隆皇帝对他的信任,替国家敛财这么多。要不怎么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2.能臣和珅应该有死缓的机会

①和珅是一位很出色的政治家

曾经来访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在回到英国后,给予了和珅高度的评价,说和珅对人的态度很好,而且对于处理问题雷厉风行,对问题的认识也有独到的见解,并且认识很深刻,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②执行力很强

只要是乾隆交代他的事情,他无一例外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办,而且对乾隆想要做的事情,想方设法也要给做到。比如历史上有名的"议罪银"制度,就是和珅建立的。皇帝要南巡,需要花钱,但是国库的钱花不了多少。于是和珅就想出了议罪银的制度,让朝廷的官员犯了错的,交银子来减轻对自己的惩罚,而这些上交的银子全都进了乾隆皇帝私人的腰包,这样乾隆皇帝就有了钱,后来演变成很多官员都提前上交银子,为的是给自己未来犯的罪顶罪用。虽然"议罪银"制度满足了乾隆皇帝的私欲,但是对老百姓而言却不是好事。

③忠心

他对乾隆是真的忠心,虽然说官越做越大,但是他对乾隆的忠心是从来没有变过的。曾经外国使节来拜访,回去之后说和珅官做得这么大,乾隆只要一咳嗽,和珅马上就会拿来痰盂让皇帝吐痰,这个举动当时让外国使节非常吃惊。按说这么大的官,这些小事完全没必要亲力亲为,但是和珅就是和珅,伺候乾隆真的是伺候的面面俱到。还有就是和珅非常善于揣摩乾隆皇帝的心思。

嘉庆皇帝奶奶去世的时候,乾隆跪在他母亲的灵位前面不吃不喝,很多大臣都劝乾隆身体要紧,国家要紧,只有和珅一个人,一言不发,陪着乾隆跪着,乾隆跪多久,他就跪多久。这件事情让乾隆后来非常欣赏和珅。

和珅忠于大清王朝。不管和珅如何贪婪,他都不会背叛乾隆皇帝,举起反清大旗。这一点乾隆皇帝在多年朝野权衡中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大臣忠心的品格对于当权者来说极其重要。乾隆皇帝与和珅一起共事多年,十分清楚和珅为人,知道他对大清王朝始终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决不会危害爱新觉罗家族的政治统治。这是乾隆皇帝不杀和珅的根本原因。

④学习能力强

和珅小时候父母双亡,之后他与弟弟和琳进入北京当时最好的学府"咸安宫官学"学习,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和珅还自学了汉语,蒙语,藏语这三种语言,因为他本身是满族人,所以和珅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这个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乾隆离不开和珅,当年乾隆过七十大寿的时候,西藏的六世班禅给乾隆送来了祝寿函,就是和珅给翻译的,而且和珅也经常帮助乾隆处理一些有关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的事务,当时的朝廷可以说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只有和珅一个人。这是他在语言方面的才华。

嘉庆帝不如他爹,乾隆知道和珅贪了多少,但是也知道和珅的能力(高于纪晓岚、刘墉),也懂得一个政治平衡,当然乾隆也知道和珅贪多少也不会外流,最后还是我爱新觉罗家的。呵呵,乾隆高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