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降幅超過1%

WEMONEY訊 11月7日上午,2019中國金融創新發展論壇暨第三屆亞太經濟文化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開幕。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亮在開幕式致辭中就創新引領金融發展,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業的合作創新提出了多項務實建議。她表示,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在金融技術的創新方面作出了很好的示範,如香港已經啟動了“虛擬銀行”的准入和監管。

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降幅超過1%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超過277萬億元,較2012年末翻一番還多。2019年前三個季度,銀行業用於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增加了13.9萬億元,同比多增1.1萬億元。銀行機構在保證重點領域資金需求的基礎上,2019年前三季度基礎設施行業貸款、製造業貸款分別增加2.2萬億元和7705億元,國內21家主要銀行上半年綠色信貸餘額10.6萬億元,佔其各項貸款比重9.6%,經濟“量增”與“質優”共同發展。

張亮指出,截至2019年8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0.9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6.9%,綜合融資成本降幅超過1%。與此同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2047.5萬戶,較年初增長18.8%,超過貸款餘額增速近2個百分點,普惠金融獲得面擴張更為明顯。截至9月末普惠貸款餘額較2019年初增長47.9%。

張亮認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創新發展、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結合金融業實踐,金融產品創新,是金融創新的永恆主題。當前,為了緩解信息不對稱,降低融資成本,金融機構與稅務、海關等政府部門聯動開發了“續貸”“銀稅互動”“銀保聯動”等,極大提高了服務小微客戶的範圍和效率。依託互聯網技術的各類電子銀行渠道,打破時空限制,提升金融服務效率,也有通過“馬背銀行”“拎包銀行”“夜市銀行”與助農取款服務點,延伸服務地域、時間,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此外,還積極探索開發投貸聯動、知識產權質押、農村“兩權”抵押等融資模式,突破傳統信貸約束,更好地滿足科技創新、“三農”融資服務需求。

她說,金融技術創新是金融創新的時代新題。金融科技的ABCDI(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五大驅動要素研究如火如荼,從金融機構科技發展來看,研發投入顯著加大。以招商銀行為例,2017年將上年稅前利潤的1%作為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2018年調整為上年營收的1%,2019年進一步提高到每年金融科技預算不低於上年營收的3.5%,並將其寫入了公司章程。

在談及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時,張亮認為,金融創新要在監管允許的範圍內有序進行,不能突破監管規則和法律法規的限制,也要尊重公序良俗。同時也要加大對創新的支持,在一定範圍和程度上允許試錯,如現在較為常見的“監管沙箱”。

她表示,金融業是經營風險的行業,具有高槓杆、高風險、高關注的特點,必須接受嚴格監管。金融創新的“新”,是守正出新的“新”。金融機構要平衡好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的關係,堅持審慎的態度,以防範風險為前提。(WEMONEY 林小林/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