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金融圈“大地震”,北上深這類人才重金難求

金融變革正在進行,我們都在洪流之中。

一、金融圈大變革,區塊鏈開始火爆


這段時間,“區塊鏈”成為了輿論熱詞。

關於區塊鏈的信息不僅鋪天蓋地的飛來,區塊鏈概念股更是集體大漲,上演了百股漲停的現象。

與此同時,虛擬貨幣集體衝高,比特幣6小時暴漲近1000美元,一度衝破10000美元大關,24小時漲幅逾30%。

這波區塊鏈熱隨之帶來了區塊鏈人才的供不應求。

根據最新報告顯示,區塊鏈領域的招聘薪酬近兩年持續在1.6萬元/月上下波動,大幅領先於全國平均水平。

剛剛,金融圈“大地震”,北上深這類人才重金難求

從地域來看,深圳區塊鏈招聘需求大,而深圳、上海、北京招聘需求都位於第一梯隊。

剛剛,金融圈“大地震”,北上深這類人才重金難求

從招聘網站上搜索“區塊鏈產品經理”的招聘信息,能看到清一色的高薪,最低的都達到了15k,最高的甚至達到了100k。

剛剛,金融圈“大地震”,北上深這類人才重金難求

雖然區塊鏈的概念早在2008年就已經提出,可是一提到區塊鏈,大多數人還是隻能想到比特幣。

劃重點,區塊鏈≠比特幣!

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應用,區塊鏈還有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版權保護等諸多應用領域。

這裡說一個日常生活的例子。

比如說家裡有個賬本,需要你一個人來記賬。父母會把工資交給你,然後由你負責記錄到賬本上。不過,如果你貪吃,想給自己買點零食,可能就會在賬本上少記十幾塊。

而在利用了區塊鏈技術後,相當於全家總動員的方式來記賬。

你在記賬,父母也在記賬,大家都能看到總賬,而且還不能改。這樣想買菸抽的爸爸和想貪吃的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也就是說,區塊鏈這個分佈式的數字賬本記錄了所有曾經發生並經過系統一致認可的交易。每一個區塊就是一個賬本。

除此以外,區塊鏈還在版權保護、旅行消費、就醫看病等方面都有影響。

二、金融科技浪潮席捲金融圈

可能各位早就已經發現,之前離我們很遠的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等概念,在近兩年越來越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甚至出現了新詞Fintech,顧名思義就是金融(Financial)與科技(Technology)的結合。

畢馬威曾這樣定義Fintech:非傳統企業以科技為尖刀切入金融領域,用更高效率的科技手段搶佔市場,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及更好地管理風險。

可以這樣說,Fintech在金融界的各個領域都大放異彩:

支付: 支付處理、轉賬、移動支付、外匯、信用卡、預付費卡;

保險:經紀、承保、理賠、風險管理工具;

借貸/眾籌:社交借貸、抵押、企業貸款

區塊鏈:區塊鏈協議開發、數字貨幣、智能合同、區塊鏈支付&結算、資產&智能核身

交易&投資:投資管理、智能機器人投顧、交易定價&算法、交易經紀與清算

數據&分析:大數據解決方案、數據可視化、預測分析

安全基礎架構:數字身份、身份驗證、反欺詐、網絡安全、數據加密

……

金融科技應用的範圍越廣泛,所缺乏的人才就越多。

在《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就業報告》中,92%的受訪金融科技企業發現中國目前正面臨嚴重的金融科技專業人才短缺。85%的受訪僱主表示他們遇到招聘困難,45%的受訪僱主表示他們面臨的最大招聘困難是難以找到符合特定職位需求的人才。

學長還特地扒了一下頭部企業的招聘信息,發現今年開始,更多的企業把金融科技技能加入到了招聘要求當中,現在的金融業更需要複合型人才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比如中金,在今年秋招中,中金開放的七大部門的一些不同崗位,竟然都要求數據分析能力。

剛剛,金融圈“大地震”,北上深這類人才重金難求

再比如四大。

10月15日,普華永道宣佈,公司將啟動一項名為“New world. New skills”的重點項目。內部人員透露,公司層面對此項目相當重視,未來員工的工作和考評要求都可能隨之改變。

而且,普華永道前後將投入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2.9億),用於員工培訓、技術開發以及技術分享。僅在中國地區,就將覆蓋1.7萬名員工,幫助他們實現系統的數字化技能提升。

剛剛,金融圈“大地震”,北上深這類人才重金難求

可以想象,金融科技必定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三、如何立足於金融浪潮而不被淘汰?

Vodafone Institute今年年初公佈了一項全球性的研究調查結果,表示56%的員工缺乏未來所需的金融科技技能。

這次調查共有九千人參與,涵蓋範圍覆蓋9個主流國家。85%的被調查者表示,工作中需要數字化技能,但有56%的人卻表示自己並不具備相應的能力。

可以預見,金融科技必定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如果不能迎接好變革,必將面臨失業的風險。

從在職人員及求職大軍的角度來看,如果是商管或文科背景出身,即將面臨職務轉型,重新學習科技專業。而銀行在招聘新人時,也會特別著重具備科技背景的人才。

銀行櫃員、保險業務員、理財顧問等職位可能會因為需求降低而影響飯碗。這些從業人員將會面臨兩種局面:要麼是公司幫助轉型,改變工作內容;要麼則是被裁員。

如果說,有什麼是能解決這些問題,能夠一勞永逸的辦法,那只有一個,就是終身學習。

數據分析、量化分析、信用和風險管理,這些對個人早已不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在日後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必備技能。

不要覺得自己身處時代當中,就不會被時代所湮滅。因為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再見都不會說一聲。

本文來源:FRM金融風險管理師,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由高頓網校整理發佈,如需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請完整保留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