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為什麼總是匹配雙離合變速箱?

國產車為什麼總是匹配雙離合變速箱?是的沒錯!近幾年國產車確實普遍熱衷於搭載雙離合變速箱,並且無論外界怎麼吐槽它們仍對比樂此不疲。歸根結底有三方面主要原因:一是雙離合成本低,二是雙離合技術、原理簡單,三是自行研發雙離合不受制於人。因為從技術上講變速箱並不弱於發動機尤其是在AT領域。

比如我們都承認愛信的6AT確實很不錯,但是對於國產車企來說除了那幾個大的國企可以基本不受限制的以較低成本採購愛信變速箱,其它車企都會受到嚴格的訂購限制。也就是說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的,就算以略高於市場價賣也會受到數量限制。在些方面哈弗、吉利和比亞迪都吃過虧,汽車產能上去了但是變速箱供應被限制導致車型不能及時搭載或者升級,而且很多情況都是在關鍵時候受制於人。這也是國產車企為什麼極力研發自己變速箱的最大原因,比如奇瑞有CVT、吉利有DSI技術、長城和比亞迪都有自己的雙離合,因為只有這樣自己的產能才不會受制於人,也不用實時看別人臉色。

國產車為什麼總是匹配雙離合變速箱?

而國產車企不約而同的搞雙離合而不是AT原因就是以上三點:

雙離合成本低

雙離合由於你有液力變矩器和行星齒輪這套複雜的傳遞機構導致其成本大減。液力變矩器和行星齒輪原理很簡單但是想要做到愛信哪怕是現代派沃特的水平都有很大的難度,不僅要投入更多的研發經費,而且可能錯過車型的有利競爭期,幾年後到底能弄出個什麼樣誰都不清楚。對於沒有豐富技術儲備的國產車企來說這個風險和投資成本略大,很可能得到的收穫並不如人意。而雙離合就不同了,由於結構和原理都很簡單,並且能夠從手動變速箱上借鑑經驗,研發投入和成本都要低很多並且量產的概率更大,所以大家都瞄準了雙離合。

雙離合技術、原理簡單

能玩了手動變速箱的車企基本都能在雙離合上取得成就,它的結構就類似是兩個手動變速箱而換擋邏輯也比較簡單,對於變速箱TCU的編寫來說考慮到的情況就少。至於說雙離合的穩定性來說就連大眾的DSG目前還有瑕疵,國產車也就有了藉口,但至少自己能造自己的變速箱了,雖然可能有不足但是隨著經驗的積累也會進一步完善。所以,選擇雙離合也有迫不得已的一方面原因,而綜合成本和可量產的優勢選擇雙離合不是最好的選擇吧但算是目前對國產車發展最有利的選擇。

國產車為什麼總是匹配雙離合變速箱?

不再受制於人

雙離合它不像愛信、ZF等有很多技術壁壘和專利限制,而格特拉克、博格華納這兩個雙離合變速箱巨頭並不像愛信和ZF那麼保守,只要給錢我就供貨並且提供技術支持。就像國產車企早在幾年前就聯合博格華納成立了專門生產和研發雙離合變速箱的合資企業以供國產車型的搭載。就國產車來說這是到手的優勢為何不好好利用,所以成本也降低了、量產不受限制並且對自己車企的發展有很大優勢。而國產車雙離合技術目前大家基本都處於同一起跑線,誰也不說誰,而量產車型搭載雙離合就算有問題槽點大家都一樣,所以這個局面局勢消費者認也得認不認也得認。

國產車為什麼總是匹配雙離合變速箱?

其實說白了國產車企採用雙離合並不全是什麼高大上的為了“自主崛起”,有迫不得已的成分但更多的原因還是為企業利益著想。試想一下國產高端車為什麼大多數採用AT變速箱,或者採用AT變速箱車型的往往是別人的變速箱,原因很簡單國產車對變速箱的匹配也會考慮到宣傳、口碑、市場反饋等因素,所謂“看車下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