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裁員,只有認不清自己的員工

我一朋友跟我說他上個月最後一週,裁掉了一位員工,內心是五味雜陳的。

被裁掉的員工叫小馮,php程序員,來公司還不到半年,這段時間他的表現可謂差強人意,到了同事和領導都無法忍受的地步。

說實話,工作怎麼多年,我很少裁員,除非其表現實在太不能讓人滿意。從公司角度來看,不裁掉不合格的員工,不僅對公司發展不利,還會給團隊帶來很多負能量。

和小馮溝通的時候,他楞了半分鐘,內心好像不太相信自己會被裁掉,但最終還是點頭,接受了這個決定。


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裁員,只有認不清自己的員工


縱觀小馮小半年來表現,其實就能看出被裁的原因和端倪。

比如每次和他溝通,他只會按部就班的把需求做好,不會測試,不會檢查,更不會從技術角度給出優化建議,最後線上效果怎樣完全不管;

遇到緊急情況,他也是不緊不慢,好幾次線上出現重大bug,雖然是休息日,但是主管打了好幾次電話才接,口頭說好,然後拖到晚上才解決,第二天一看還沒有完全弄好;

有幾次開會提前溝通需求,讓他發表意見,他說ok,都瞭解了。等到去做的時候,好幾天沒有做完,領導去問什麼原因,他說需求太模糊,沒搞明白,還在和產品溝通中。

諸如此類的事情太多太多,而且主管和小馮就他的問題也溝通了多次,他依然我行我素。

到最後就算小馮接受不了被裁員的事情,但這就是現實。

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裁員,只有認不清自己的員工

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裁員,只有認不清自己的員工。

那麼,什麼樣的員工最容易被淘汰呢?

在這個時代,不要以為裁員會離你很遠,沒有一家公司能夠保證自己可以一直活下去,再巨頭的企業都有可能面臨倒閉的那天。

企業有了危機,裁員是很正常的,你自己能力不行,被淘汰更是正常的。

以下幾個問題,你最好能早知道:

1、非創效部門的員工

公司在裁員的時候,會有綜合方面的考量,比如員工的工齡、能力、業績、工作表現、對公司的忠誠度等等,但是以上這些因素都不如創效能力。

所謂的創效能力就是可以給公司帶來收益的能力,有自己的價值。就算是創效能力不高,至少還能給公司帶來一定的收益,在裁員的時候,會優先保留這個部門及員工。

而那些非創效部門的員工,面臨裁員潮來臨之時,基本上很難有留下來的理由。

2、非核心崗位員工

前段時間我朋友一個公司進行了大裁員,行政部門原本十個人,最後只剩下3個人,而技術崗位卻沒有一個人被裁。

這就是普通崗位和核心崗位員工不同的命運。作為一家科技公司,最核心的技術是由技術人員來創造的,就算經濟形勢不行,但是如果連技術都沒有了,那就根本絲毫沒有翻身的機會,等著關門大吉了。

3、老闆不喜愛的員工

在中小型企業,能進入老闆眼中,得到老闆喜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而在老闆心中沒點印象,甚至是讓老闆看著不爽的員工,更容易被優先淘汰。

小馮來公司那麼久,好幾次在上班時間玩手機遊戲,雖然理由是在等跑程序,但是老闆看到依舊很不開心。

職場沒有什麼長期穩定的工作,要有危機感,還要有持續自我增長的能力。

所謂穩定的工作都是相對的,國企還有改制下崗的時候呢。若想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你只有不斷進步,不斷增強個人的能力。

1、提升斜槓收入的能力

以前公司有個同事,公司安排他做小說運營推廣,讓他去做研究。

他自己付費加群,貼吧等等,然後潛心研究推廣方法和效果,在給公司帶來效益的同時,自己申請了幾個號,不斷吸粉再推廣,後面有一批穩定的用戶,每個月收入都有5000+,比工資還高。

別盯著死工資,那樣的風險太高,一旦失業,你的生活就會陷入危機。讓自己具備斜槓收入的能力,才能有底氣去抵抗風險。

2、工作中不斷學習

時代在進步,企業在發展,你不能一個經驗用好多年,那你只是在退步。

而且能讓你一個經驗用很多年的崗位,基本上也屬於基層崗位,可有可無,隨時能夠被替代。

就算你已經在中高層管理崗位,如果你不去學習,到了一定的年紀,同樣會面臨優勝劣汰,公司最終還是要講利益,你的價值低,要的工資還高,老闆當然會找更年輕的,更便宜的,更有潛力的人來代替你。

3、增長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

有些人在職場上,面臨自己不想做,不喜歡做的事情,就刻意逃避,不去學,不去想,得過且過。

有些技能看似對你的本職工作沒有多大的促進作用,但是你學好了,能夠給你加分不少,也能讓領導看到你成長的潛力。

比如年終總結時候,一份漂亮的ppt;數據彙報時候,清晰明瞭的excel表,等等。

要想不被裁員,就必須要有真正的本事,只要有了能力,還能認清自己,才可以讓你的飯碗端的更久更平穩。

最後,小編想說:我是一名python開發工程師,整理了一套最新的python系統學習教程,想要這些資料的可以關注私信小編“01”即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