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難背後的另類路徑 看蘭州老建築如何“突圍”

城市發展過程中總有些事物會被遺忘……

一位在蘭州生活了六年的朋友告訴我:蘭州沒有為租房者準備房子。當時聽他說完,臉上盡是質疑,怎麼可能會沒有,外面那麼多招租廣告呢,走在大馬路邊吹的風裡都帶著招租廣告呢。

他說:蘭州看似有很多房子,但租房者能租到真正滿意的不多。懷疑沒用,這是事實,房租、交通、安全性、便利、環境等能同時滿足其中兩個的就已經不錯了,連你自己買的房子都會出現一大堆問題,更別說租的房子能讓你滿意到哪種程度。現在細細想來,也不是沒有道理可言。

租房難背後的另類路徑 看蘭州老建築如何“突圍”

記得朋友圈裡曾有人吐糟自己租房時遇到的房東要價高。房間被打造成專門的單身公寓,像極了賓館一層層、一間間的佈局,不過是房東多花了點“心思”,整個房間裝修成簡約風格,一間20㎡不到的房間放有一張大床、木衣櫃、桌子、椅子等,同時隔出了單獨的衛生間還帶有浴室,這樣看起來真的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啊,就是這樣一間房子房東要了850元,比租房市場價平均高出300元左右,因為裡面設施齊全,拎包入住,多方便啊。

像有些經濟發達的城市有著較為完善的租房體系,為外來打拼的人打造各種各樣的舒適小屋,專門用於出租的公寓就多的數不過來,更別說其他小區的房子。但是這種情況在蘭州卻幾乎很少見,找專為一兩個人打造的公寓卻很困難。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來蘭州的外地人租住本地人的自建民房,這種房子價格便宜,但是其他條件卻遠遠不達標。而現在,除了自建民房,小區也成了租房者的另一種選擇。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建設聲此起彼伏,在一片沸沸揚揚中蘭州各大板塊開始了空間的爭奪戰。高樓大廈瞬時而起,道路將每一棟建築連接起來,形成一幅蘭州區域新地圖,且地圖面積不斷擴大。

新建設凸起之時,老建築經歷多年的風吹雨打早已變得搖搖欲墜,城市發展之外的這些老建築早已被社會甩出了幾條街,再也追趕不上,它們看似屬於城市但卻成了社會發展淘汰的產物。

租房難背後的另類路徑 看蘭州老建築如何“突圍”

蘭州的老建築多建於上世紀末及以前,且多數都是隨便搭建的簡易房屋,經後期在原基礎上改造成為土砌或者紅磚房,但是由於這些房子距今年限長、房屋質量差、建築密度大、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健全等原因,慢慢的被歸到了要進行改造的範圍,要進行改造的這些老建築有些屬於城中村,有些則為棚戶區。

這些被城市發展淘汰下來的老建築,在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時,成了矗立在蘭州城市中及周邊的多處“刺眼”的老建築,然而就在這些老建築裡,依舊還住著大量的外來特殊群體。

這些老建築是眾多外來特殊群體選擇居住的主要住所,廉價的房租更值得青睞,但是其他問題也不斷產生,甚至有一些房子破舊程度已不忍直視,生活在裡面的人每天都是提心吊膽。時間一長,人們開始掐著指頭吐槽老建築的各種利弊。

租房難背後的另類路徑 看蘭州老建築如何“突圍”

上下水不通、無電力、居住環境差、無道路、無綠化、無公共活動場地、採光通風差等各種問題是住在老建築中人們吐糟不盡的點,但即便這樣,還是有很多選擇在老建築中居住,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老建築區雖然設施什麼都不好,但在價格上還是划得來,況且這邊還有“人情味”。

那麼,是什麼樣的人會選擇在這樣的地方選擇租房呢?

破、舊、髒、亂、差等各類問題橫生,依舊還會是租房者選擇的地方。有一位朋友就住在這些老建築中,雖然他們已經買了房,但距離拿房還有兩年時間。剛付完房子的首付和新車的全款,剩下來就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除去這些,以後拿房後裝修還是一大筆開銷,還有每個月兩三千的月供,所以現在他們能少花錢就少花錢。

每年畢業留在蘭州的大學生不在少數,對於剛踏入社會的他們而言,便宜的房子能為他們省下一筆錢來去做別的事。

外來務工者在將掙錢放在首位時,“能省則省”的原則讓他們選擇租住在較為便宜的地方。

就目前蘭州租房市場來看,除了小區幾室幾廳的房子可以出租外,棚戶區和城中村成為租房者的選擇之一。蘭州租房的單一化體制引來的是市場多樣化走向,各類房屋成為租房者的選擇,房子選擇租房者,租房者同樣也選擇房子,兩者間的關係好似存在著微妙但不可言的關係。

租房難背後的另類路徑 看蘭州老建築如何“突圍”

放眼整個蘭州租房市場,打著“兩室兩廳”或“三室兩廳”甚至更多合租房屋的廣告不在少數,但幾乎很少有關於“一室一廳”。就在這個隨處就能找到100多平房子的城市,房租卻顯得那麼不如意,半年付、一年付等條件將租房的條件又抬高了一層臺階。

在任何一個地方,租房剛需遇上高房價,不起眼且便宜的老建築成了租房者的首選。

每一處老建築都有著相似的場景,一條長長的市場,裡面有菜攤、水果攤、燒烤攤、飯店等形形色色的攤子和商店填滿了整條街道,就連在深夜,這些地方也是一片熱鬧。

租房難背後的另類路徑 看蘭州老建築如何“突圍”

初次到這些地方,充滿好奇和驚訝的心之外,心裡還有一絲忐忑,七上八下的那種忐忑,就差小碎步跑起來,老建築所在的區域早已留給了人們深深的刻板印象。

常人都說:勿“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可是當踏進去的那一刻這種想法早已被拋之腦後。

融入一個地方可能需要時間,而這種融入卻不知道會用多長時間才能淡化。其實,老建築所在的區域更像一座“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所有的人都這麼糾結的過著日子,生活在“圍城”裡的人,選擇將自己用一層厚厚的鎧甲保護起來,看上去堅韌無比,實則一碰就碎。或許,也只有這些地方是他們完全能卸掉偽裝的地方,沒有阿諛奉承,沒有勾心鬥角,也沒有任何攀比。老建築是一座城市裡少數可以容納他們的一個地方,久而久之,他們習慣了這種生活。

租房難背後的另類路徑 看蘭州老建築如何“突圍”

電影《功夫》劇照

有人說:老建築是一座城市的傷疤,是揭的開卻好不了的那種,那種痛是生活在這片區域的人們難言的隱。可是,誰能說,拆掉了這些建築,生活在裡面的人該何去何從?

近年來,針對老建築(城中村和棚戶區)的各種政策不斷出臺,這就使得整個城市都籠罩在改造的氣息下,這種氣息之下還有生活在這片區域的人們的嘆息聲,嘆息聲中,他們為房子的事發了愁,搬離了一直以來租住的房子,在哪裡還能找到這樣的房子呢,尋求一錐之地更顯得那麼難得。

如今,便宜依舊是大多數租房者選擇的標準,不過多考慮其他問題是他們對於租房最基本的尊重。可是,蘭州這座城市對他們還有多少的可容性?

租房難背後的另類路徑 看蘭州老建築如何“突圍”

有人說:老建築很影響整座城市的面貌和形象。

話雖這樣說,蘭州作為全國二線城市,各方面都要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老建築作為社會遺留下來的產物,在時代更迭的時候,被遠遠甩出新世紀發展的門檻。

囿於各種形式,將發展的潛動力掩於表面,而棚戶區改造是蘭州城市一直攻堅克難的問題。南磚瓦窯、紅山根、伏龍坪等這些或近或遠的老建築,就矗立在那兒。

“出棚進樓”是多少居住者的心願,誰不是迫於無奈才選擇了這樣的生活。

一間小小的房間是一家人的溫暖港灣,是“城漂”也好,是“蝸居”也罷,一間小房間承載著多少家庭的夢。

租房難背後的另類路徑 看蘭州老建築如何“突圍”

在甘肅省人民政府網站上了解到,蘭州自啟動棚戶區改造工作至2019年2月累計實施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200個,改造戶數15.64萬戶。基本建成各類棚戶區改造項目98個、入住戶數7.86萬戶、入住群眾27萬餘人。進入2018年以來,根據蘭州市新三年棚改計劃,2019-2020年還剩餘約7.4萬戶居民的棚戶區待改造。無論是“棚戶區”還是“城中村”的改造,在大數據之下來看其改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城市發展向前之時,建築的面貌總是以極快的速度發生著改變,但是城市中有些建築更新過程長、推進速度慢依舊是需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住在這些區域的人一直在等待和張望著改造的“跫音”。

蘭州城市化進程中,產業結構調整大幅度調整,城市各方面資源合理利用,在新建築建起時,更新速度緩慢的老建築也需緊跟規劃的快節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