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慘遭遇,淺析中西文化的異同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小說家小仲馬的處女作,其背景是法國的七月王朝時期,把握國家命脈、掌握大量資產的上流貴族,每天過著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而平民百姓卻不得不受到資本家的無情剝削,儘管終日勞碌,卻不得溫飽。

就在這種極端的生活背景下,誕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巴黎名妓瑪格麗特與青年阿爾芒的愛情夭折,更像是一個投訴無門的底層人員,對那個時代的無情控訴。此書一出,直接轟動了法國文壇,人們感同身受,更加同情瑪格麗特的悲慘遭遇。

而與《茶花女》遭遇不盡相同的,還有古代小說集《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作者馮夢龍生活在明朝末期,多年與底層小人物接觸,讓他對底層勞動人民產生了憐憫與同情。在他塑造的杜十娘形象中,與《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結局雖然一樣,卻又有著不同的選擇。從馮夢龍的《杜十娘》中,我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在封建禮教下的女子為愛抗爭,不顧一切的頑強精神,這在當時女弱男強的時代背景下,是極為罕見的存在。今天,我們就從《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慘遭遇,淺析中西文化的異同。

從《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慘遭遇,淺析中西文化的異同

一、瑪格麗特與杜十娘人物地位有何異同?

瑪格麗特,是個出生在鄉村田野的美麗少女。她代表的是法國七月王朝時期,最底層的小人物。為了維持生計,亦是為自己尋找一份生機。她來到了美麗繁華的都市,巴黎。上流社會的燈紅酒綠與瑪格麗特自身的貧困潦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面對生活的無情欺壓,她像是被命運指引一般,開始了她的賣笑生涯。瑪格麗特雖然流落風塵,眼睛裡卻始終透露著對愛情的渴望,那份純潔讓她在上流社會中深受好評,還有一位年邁的公爵,願意給她一筆錢供她生活。《茶花女》中說過:“瑪格麗特雖過著縱慾的生活,但她的面容卻呈現出處女般純真的神態,甚至帶著一些稚氣”十年如一日的交際應酬,讓她看透了人間冷暖,與上流社會的虛偽面孔。

她和別的交際花不一樣,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屬於這裡,遲早有一天要離開,所以她從來沒放棄過希望。她努力攢錢,只希望能夠有一天,能夠遇到真愛,帶她離開這個淤泥一般的地方。她聰明且放肆,她說過:“我們這種人,一天換不到情人們的歡笑,一天討不住他們的虛榮,他們就拋棄了我們。”在當時物慾橫流的上流社會,瑪格麗特並沒有迷失在這種,奢侈的享受中,反而是在努力積蓄力量,衝破牢籠,尋覓生機。

從《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慘遭遇,淺析中西文化的異同

杜十孃的境遇,和瑪格麗特如出一轍,與之不同的是,瑪格麗特曾經有機會選擇,而杜十娘是真的被迫。杜十娘原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兒,因其父親被誣陷下獄,全家沒了經濟依靠。就這樣,杜十娘像是商品、又像浮萍一般被賣入了青樓。杜十娘受到原生家庭的薰陶,加上青樓老鴇的種種調教,雖然淪落風塵,卻與其他青樓女子不同,她是花魁,她有一份抗爭的權力。即便這份權力,也是依託青樓老鴇。雖然身在青樓,她和瑪格麗特一樣,有著對愛情純美的期盼。她始終在等候,那個對的人,不希望大富大貴,只想要粗茶淡飯,琴瑟和鳴。

當面對富商孫富的示愛,她傲慢地說:“孫先生初次見面就談行情,真不失商人本性,你可知世上還有銀錢買不到的東西?”杜十娘雖然是妓女,卻大有賣藝不賣身的架子。依託老鴇贈與的保護傘,底下的粉客都以能見到杜十娘一面為榮。杜十孃的身價頗高,想要與她一度春宵的公子哥並不少,但能她同意的卻是鳳毛麟角。老鴇與杜十娘雖然是僱主與奴役的身份,卻也不得不形成一種共生。

因此杜十娘和瑪格麗特雖然同為妓女,人物地位卻大有不同。按瑪格麗特所說,她一旦離開那種交際場所,便沒辦法維持生存。而杜十娘雖然同為底層小人物,卻依靠自己的智慧,在那種背景下位置爭取了一方天地與自由。從這點來看,杜十娘是比瑪格麗特幸運的。

從《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慘遭遇,淺析中西文化的異同

二、瑪格麗特與杜十娘所處的時代背景有何異同?

瑪格利特所處的時代,是法國七月王朝快速發展的時候。而顯然,國王路易·菲利普並沒有意識到,當大門完全向上流貴族與資本家,敞開的後果是怎樣的。在小仲馬《茶花女》的寫作背景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法國還沒有出現經濟危機。因此舉國上下的生活基調,正如書中開篇描繪那樣,上流貴族與資本家每日享受,不勞而獲,底層貧困百姓終日勞碌,去難以生存。這種畸形的生活形態,就註定一些人的悲劇,而瑪格麗特,就是小仲馬筆下,那些貧困大眾的化身。其實,瑪格麗特也是小仲馬自己,因為他的身世坎坷,從小就在這種背景下成長,讓他的文字更富有共鳴,因此書完結後,才會引起那麼大的轟動。我們從瑪格麗特的悲慘遭遇,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法國,階級分明,呈現兩極分化嚴重的情形。而瑪格麗特作為一個妓女,她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若非是後來的阿爾芒出現,也許等待她的結局,大抵會隨著年華老去,而被上流社會一腳踹開。窮人一生辛勞卻不得尊重,資本家紙醉金迷卻大發橫財。小仲馬刻畫的《茶花女》,就是以這種背景為全書基調,奠定了悲涼的底色。反應的是所有底層小人物的無奈。

從《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慘遭遇,淺析中西文化的異同

而杜十娘所在的時代背景,是明朝的末期。明朝末期,由於魏忠賢的總領朝政,朝廷的腐敗早就越陷越深,百姓在這場權力的博弈下,反而越發苦不堪言。當時的文學家馮夢龍見狀,便以小說為寄託。將對封建統治的抗爭,化身為一個個豐滿的人物形象。而其中最著名的女性角色,就是杜十娘。明朝時期的女性地位同前朝一樣,在女弱男強的大時代背景影響下,如同杜十娘自己所說:

“蹉跎半生,不過一商品爾。”值得一提的是,杜十娘死後,周遭人都咬牙切齒,痛揍了李甲與孫富一頓。這裡並非是路人的善意與好心,而是得益於思想家朱熹崇尚儒家學說,明朝對於儒家學說的傳播,也是到達了一定的高度。儒家的核心思想便是人人平等,因此見到這個女子被如此欺辱,才會激起路人的憤恨。同樣是女性地位底下,但是《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除了當時的阿爾芒,誰又願意為她說句話呢?

從《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慘遭遇,淺析中西文化的異同

三、瑪格麗特與杜十孃的結局有何異同?

瑪格麗特與杜十孃的一生,是愛帶給了她們生的希望,卻又無一例外地,將她們推入深淵。瑪格麗特散盡多年的積蓄,希望和阿爾芒廝守終生。她毅然決然放棄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甘願回到鄉村,和阿爾芒度過平淡的一生。清粥小菜,亦是幸福。但是七月王朝的籠罩下,哪裡會有那麼平坦順遂的愛情呢?面對阿爾芒的老父親,瑪格麗特像個高貴的婦人,她大方地說出她的過去,絲毫不覺得有任何羞恥。反而是阿爾芒的態度,讓她產生了一絲寒意。也許從頭到尾,阿爾芒始終是介意她的身份。阿爾芒的父親,以家族臉面與他兒子的光明前程,對瑪格麗特施壓。瑪格麗特最終放棄了到手的愛情,又變成了孤家寡人,帶著一身病痛與阿爾芒的誤解,回到了那個冰冷的城市,巴黎。除了愛情的轉瞬即逝令她傷心,葬身在這個讓她唾棄的城市,更是讓她無可奈何。等到阿爾芒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看到了瑪格麗特的遺言寫道:“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終愛我的證據外,我似乎覺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會顯得越加崇高。”我想,這是瑪格麗特對世俗的封建眼光,最後的反擊。

從《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慘遭遇,淺析中西文化的異同

杜十娘同樣是受到了男人的“欺騙”,最後抱著百寶箱跳河,香消玉殞。與瑪格麗特的結局,卻有著實質性的不同。杜十娘雖然心灰意冷,但是她是自由的。除了她自己,沒人可以阻攔她尋求真愛。她在青樓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物,只要不中意,沒有一個男子能入她的眼睛。即便是最後所託非人,給不了她想要的幸福。她也是那樣地大方,沒有過多解釋,以一死來作為對離甲與孫富的報復。她代表的是封建統治下的貧苦女子,而李甲與孫富代表的,就是封建的統治者。杜十娘雖死,卻贏得了人們的讚頌與敬佩。瑪格麗特在這場愛情中,卻是徹徹底底的失敗了,她輸在怯懦,輸在猶豫。她表面的灑脫掩蓋不了內心被俗世的束縛。所以她死得很憋屈。她死後,上流社會的燈紅酒綠仍在繼續,除了墓前阿爾芒送的一束鮮花,哪有人會記得有這樣一個女子,真真切切地存在過呢?

從《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慘遭遇,淺析中西文化的異同

總結:

《杜十娘》和《茶花女》雖然不在一個時代,卻有著相似的悲慘經歷。杜十娘與瑪格麗特,是在封建統治下的兩種不同的反抗。杜十娘是向死而生,而瑪格麗特卻是悄然散場。通過閱讀這兩本著作,我們會發現,其實中西文化最大的共同點,不在於藉助個人形象,來引起共鳴。而是以“物件”作為意象,作為小說精神寄託的載體。比如杜十孃的百寶箱,裡面到底多值錢,從未有人知道,恐怕連杜十娘本人都不知道。但卻是試探真心的試金石。

從百寶箱出場,到最後跳河尋覓無蹤。我們是能感受到杜十孃的那種絕望。就像《桃花扇》裡說地那樣:“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就是這種轉瞬即逝,才會讓讀者悵然若失,進行深度思考。而《茶花女》亦是如此,那白茶花,也同樣是純潔的瑪格麗特的化身。出場的時候和瑪格麗特一樣高傲、純潔,最後也像她所追求的愛情一般,衰落。拋開書籍本身,更高層次的思考,中西文化的異同也許才是最大的收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