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不下去,胖不起來是痰溼、陰虛火旺, 中醫用這6種方法調理

今天給大家來說一下“胖人的煩惱”“瘦人的憂愁”。相信在生活中可以幫到大家。

生活中,有這樣兩種“極端”的人,一種是“喝涼水都長肉”的胖子,一種是“怎麼吃都不胖”的瘦子。究竟是為什麼呢?接下來給大傢俱體分析下原因。

從中醫角度來講,身材胖瘦與個人體質密切相關,在“瘦不下去”與“胖不起來”的外在表象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瘦不下去,胖不起來是痰溼、陰虛火旺, 中醫用這6種方法調理

“胖”有幾種類型?

《黃帝內經》將胖人分為3種:脂人、膏人、肉人。

1、脂人

多指氣虛體質,這種體質的人一般表現為:安靜時心慌氣短、懶言少語,稍微一動就氣喘如牛、虛汗淋漓,常伴有疲倦乏力、肢體困重、腹脹便溏、汗多尿少、四肢浮腫等表徵。

當人體內氣不足,氣的推動能力就弱,機體代謝就慢,好比傳送帶速度慢導致貨物堆積一樣,氣虛之人往往伴隨濁膩物質沉積。同時,血液的生成與運行,津液的輸布和排洩,都依賴於氣的推動,氣虛就會導致水溼停滯,因此氣虛之人經常下肢水腫。

2、膏人

一般是痰溼體質,

這種體質一般表現為:面部油脂分泌旺盛、常伴有身體沉重、腫眼泡、有眼袋、口中粘膩、舌苔厚膩、胸肋脹滿、月經不調、乳腺增生、「三高」、易怒等表徵。

肝主疏洩,負責調暢氣機。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生成後,依賴肝來調暢,肝鬱則脾“氣”不暢,時間長了,就會脾虛。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脾虛則運化轉輸無力,水谷精微失於輸布,就化為膏脂和水溼,滯留體內就導致肥胖。

3、肉人

多是溼熱體質,這類人一般表現:食慾旺盛,吃嘛嘛香,常伴有面部油膩、易長痘痘粉刺痤瘡、眼睛紅赤、口乾舌燥、舌質偏紅、舌苔黃膩(顏色越深,溼熱越重)、大便燥結(熱重於溼)、大便黏滯(溼重於熱)、小便短赤、怕熱多汗、急躁易怒等表徵。

胃有溼熱,中醫稱為“胃熱溼阻”,胃受熱之後,功能就會亢進,人就會飯量大增。由於進食過多,脾超負荷運作,就會“滯脾”——不能被脾氣輸布的精微物質瘀積體內,化為膏脂,導致肥胖。

瘦不下去,胖不起來是痰溼、陰虛火旺, 中醫用這6種方法調理

那麼該如何調理,達到減肥目的?

肉人:清胃、祛溼

脂人:健脾,脾屬土,肺屬金,土生金,脾為肺之母,“虛則補其母”;補腎,腎精虧虛直接導致元氣受損,就會氣虛,因此氣虛必須補腎;補氣,氣虛,理當補氣;祛溼,脾虛則無以運化水溼,因此氣虛之人幾乎都有脾溼症狀,故而應當祛溼

膏人:疏肝理氣、健脾利溼、化痰瀉濁

瘦不下去,胖不起來是痰溼、陰虛火旺, 中醫用這6種方法調理

“胖不起來”又是怎麼回事?

1、脾胃兩虛型

一般表現為,食慾不振,面色無華

胃主受納,胃虛,飯量就小;脾主運化,脾虛,營養物質就不能充分吸收。本身吃得就少,再加上營養物質不能合理利用,人自然就瘦。

2、胃強脾弱型

體徵表現,食慾亢進,常伴有口臭、大便稀溏、愛拉肚子等表徵。

胃強,說明飯量大;脾弱,說明運化功能失常。所以,胃強脾弱的結果就是:吃再多也吸收不了。營養物質不能輸布全身,時間長了,入不敷出,人就會消瘦。

3、陰虛火旺型

這類人多表現為

食慾亢進,常伴有口臭、大便稀溏、愛拉肚子等表徵。

與“陰虛”相對應的是“氣有餘”,“氣有餘便是火”,火在胃裡就會食慾亢進,同時由於體內氣太多,動力太大,人體代謝就會呈現病理性的亢進狀態,代謝過程中消耗過多能量,就會導致人消瘦。

瘦不下去,胖不起來是痰溼、陰虛火旺, 中醫用這6種方法調理

那麼究竟該用什麼調理方法?

脾胃兩虛型:應健脾養胃,必須同時調整脾胃,脾胃調和才能食慾旺盛、消化正常。

胃強脾弱型:胃強脾弱之人,一方面要清胃,清瀉胃火,將飲食調節至平衡狀態;另一方面要健脾,益氣、除溼、散熱、燥化脾溼,補中益氣。增強脾的運化功能。

陰虛火旺型:補全身之元陰、滋陰補腎、清虛熱、(滋陰降火、寧心安神,有引火歸元的效果)。

瘦不下去,胖不起來是痰溼、陰虛火旺, 中醫用這6種方法調理

全文結語

與美觀相比,胖瘦背後隱藏著的健康問題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針對胖瘦的幾種不同類型,只有區別對待,才能對症解決問題。心腎不交,肝火鬱結,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乳腺增生等五行失守,都會影響身體健康,調理首要也不在於病急亂投醫一股腦的出現什麼就改善什麼的單一調理,需追根朔源瞭解真正病因,五行同調,方可達到預期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