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教育的起跑線問題”是一個困擾了中國社會許多年的理論難題與實踐難題。有的說,中國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有的說,中國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有的說,中國的孩子被搞死在起跑線上。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每一種說法都有自己的立場與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就拿我們身邊的孩子打籃球來說吧,除了日常課程外,週末和假期的時間基本被各種補習班佔領,而且大部分都是家長給強制安排的,目的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其實正是有了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恰恰“讓中國的孩子全部輸在起跑線上”,對孩子快樂童年無休止的掠奪,帶來的結果只是忙壞了家長,累壞了孩子。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以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僅僅侷限於學習好,只要有一個好成績,可以做任何事情。學習的提高來自學習時間的延長,學習時間越長孩子成績越好,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準確的。因為學習時間的延長,孩子的戶外運動時間變短,用運用時間來換取學習成績的提高值得嗎?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很多家長都是隻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看重孩子的體育鍛煉,這是不科學的教育方法。經研究表明,越是熱愛體育,擁有體育特長的人越出色。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當然,隨著籃球的普及,孩子們對於籃球的興趣越來越濃,許多家長也意識到這點,越來越支持。但如果不堅持練習,花費這麼多的時間與精力,孩子的籃球技能也不會有進步。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是否堅持學習籃球,家長的心態與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選擇,家長首先要擺正心態,讓孩子學習籃球是對孩子的培養與塑造,不要拿孩子跟其他任何人的孩子對比,因為這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但要讓孩子不斷跟他自己比,要促使孩子不斷進步。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在擺正心態的同時,家長還要表現出堅定的態度。如果家長從一開始就抱著“學不下去就算了”的想法,並把這種不堅定的態度通過某種方式透露給尚不能進行成熟思考的孩子,就已經給半途而廢埋下了隱患。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因為學習籃球對孩子學習和行為的好處,所以應該增加鍛鍊的時間才對,讓孩子用最自然的方式來提升他的體能與學習效果。這是一項投資而不是消費,訓練一年,孩子身體更健康了,健康價值多少?訓練兩年孩子變得勇敢了,自信價值多少?訓練三年,孩子學會了堅持,毅力價值多少?所以,獲得的每一個品質都是無價的。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想讓孩子因為學習籃球而變得越來越優秀,家長的陪伴監督很重要,沒有堅持不了的孩子,只有堅持不了的家長。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籃球運動需要全神貫注,而且比枯燥的跑步機有趣得多,孩子當然更願意持續練下去。這時候的籃球不只是鍛鍊身體那麼簡單了,它

更是幫助孩子完成蛻變的武器,自信、堅強、獨立、勇敢,這都是孩子走向未來社會必不可少的精神財富。這種蛻變,除了教練的引導,更需要的是家長的配合和鼓勵。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體育的核心便是育人,籃球教育也是體育教育的縮影,而體育教育是整體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學校、家庭的教育同樣承擔著對孩子個性塑造的重任,這些密不可分的關係相互促進,才是真正的起跑線。


孩子學籃球不是消費而是投資,家長是否在心裡紮根了堅持的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