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新手跑路了,傳武為何要苦練“形”?

習武新手跑路了,傳武為何要苦練“形”?

練習拳術套路,都要經過一個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循序漸進過程。“練形”是最為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很多習武新人受不了這個磨礪,於是半道溜掉了。

所謂練“形”,就是對拳術套路的每招每式,外型姿勢動作的正確練習。這一階段的練習關鍵是要把拳術套路中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及眼法等基本要領弄清楚,按照逐式要求的方向、角度、位置,手足運動路線等進行練習。

習武新手跑路了,傳武為何要苦練“形”?

拳種的特性不同,演練的要領也必然不同。這種練法術語叫做明勁功夫。練“形”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身形端正

古人言,人的頭在上像天,頭正全身之氣可通矣。身法端正從“頭”作起,頭需正直,面容平常,眼要平視,呼吸順暢。練習拳術動作時,要保持身體中正,形正氣順,勢正招圓,做到姿勢準確無誤,絕不可低頭哈腰。頭為人身最重要部位,是為全身總機關,若頭一低,則不只練拳時有害和難看,遇敵交手時尤其易吃虧。

所以拳諺中有“低頭哈腰,傳授不高”“拔跟擰鑽,不如不練”之說。今見有許多人練拳時習慣於低頭看地或弓背貓腰,這種姿勢有礙身體重心的降低和步法穩固,在對抗技擊時不能全面觀察敵情,也不利於長擊遠打。

習武新手跑路了,傳武為何要苦練“形”?

功夫不深,腳底拔跟。拔跟擰鑽是指練拳時,腳跟離開地面或轉動,還有腳外側離地,不能落實踏牢等毛病,此病在拳中視為大忌。形成拔跟擰鑽的主要原因是,腳踝腕部柔韌性差,筋肉僵硬緊張,關節彎曲度不夠。練拳時拔跟,使腿部力量不能集中於腳跟,無法體現蹬勁兒的效果。從對抗技擊角度來說,根在腳,發於腿,後腿蹬地無力,下肢不穩,上肢各種技法就會勁兒不實,頭重腳輕根本不穩固,身體空虛、渙散,導致擊打效力差。

二、步法穩健

以其能載一身之重量,靜如山嶽,有磐石之堅穩。學武功者,因腿部無功,以致如木之無根,身若受風搖,自有應手而移、隨動而倒的現象。練習拳術動作要做到步型準確,身體重心下落,以便下盤穩固。

習武新手跑路了,傳武為何要苦練“形”?

三、放鬆舒展

練習拳術動作時,當求全身上下自然放鬆,切忌用拙力,避免身體各個部位發僵,造成不必要的緊張,尤其要注意鬆開肩、胯、腰、膝。松肩可使氣下沉,避免力受阻於肩。松腰可使氣下行,重心下移,兩足增力,下盤穩固;還可以轉動自如,使動作敏捷。

習武新手跑路了,傳武為何要苦練“形”?

除此之外還要明三節,拳論中說:“上三節不明,手多強硬;下三節不明,足多而跌;中三節不明,全身落空。”指的就是“明三節”的重要意義。就人身而論,則手肘為梢節,腰腹為中節,足腿為根節。若人身整體論三節機制為手法、身法、步法(包含腿法)。拳術攻防之道的訓練及應用,在此強調三法合一而用的法則。就是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三節一氣貫串的動變法則,習拳者要明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