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終於有3個人講清楚了:深圳未來最具爆發力的片區!

2019年4月27日下午,一場由深物業集團與深圳公眾樓市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河套風口——河套科技創新與深港城市發展”的論壇在深圳星河麗斯卡爾頓酒店宴會三廳舉行,特邀了: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深圳大學經濟學教授魏達志、深圳市都會城市研究院院長 高海燕、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粵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 張玉閣分別作了的演講,並在現場進行了互動。深圳夢特別推薦本文,以供關注河套發展的朋友參考!

深圳終於有3個人講清楚了:深圳未來最具爆發力的片區!


魏達志:

《河套——大灣區視野下深港科技合作的突破口》


經典觀點:

1、應該說深港合作,深圳這座城市在神話般的崛起中,香港居功至偉,沒有香港對深圳的投資、沒有香港對深圳的幫助和支持,深圳沒有今天,這是深圳不要忘記的歷史。

2、香港若干財團對香港所有的產業進行壟斷,這種壟斷導致香港是沒有創新精神的,香港最優秀的人才和深圳最優秀的人才相比有很大的致命差異,香港人最大的理想就是獲取全球最好大學的最高學歷然後去做一個打工皇帝,年薪也是幾千萬、一個億,深圳不是,深圳最優秀人才,什麼時候能獨創一個獨立王國,最後我來當這個國王,企業家是、科學家是、教育家是、專家學者是,深圳的任何一類群體都具有這樣的心態,我一定要超過你,你今天牛,我明天比你更牛,這就是深圳人。這樣的心態導致深圳的原創動力特別強勁。

3、我希望粵港澳大灣區能夠打造的產業鏈能夠改變當今全局產業分工的格局,需要有中國的地位,包括各方面都是這樣。

4、我總結深圳經驗的時候曾經總結一條,深圳政府為什麼比其他政府做得好,這個政府認識市場、發現市場的認知水平比其他地方高,所以政府的財政投入和市場投入能相向而行,不是逆市場而行。凡是逆市場而行的行為都會被歷史證明有問題。

5、河套的功能是什麼?其他都玩得非常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科技創新還不太會玩,所以我帶著你到這1平方公里玩一玩,然後我們再統一推廣,這樣既發揮你的優長也避開我的短項,這樣才能實現合作共贏。

(演講全文↓)

魏達志: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轉眼間我到深圳已經35週年了,所以我們要回顧深圳從創市到現在,改革開放40週年深圳建市不到40週年,我們清晰的記得深圳建市時候,香港的經濟總量是深圳的160多倍,我們是非常小、非常小的,小弟弟都算不上。2018年深圳的經濟總量超過香港,按照正常人的思維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想象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們說到河套,的確像上面的專家說的一樣,河套在深圳已經探討了二十年,直到現在我覺得才有一個像樣的定論。


深圳終於有3個人講清楚了:深圳未來最具爆發力的片區!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深圳大學經濟學教授魏達志

90年代初深圳還是老樣子,這裡經常因為春季、雨季洪水來的時候,深圳河彎彎曲曲會造成洪水的狀態,那個時候要香港和深圳共同治理深圳河,香港是沒有興趣的。1995年我擔任第二屆深圳市政協委員的時候我們參加一個活動,就是對深圳河一、二、三、四期工程規劃的考察,總指揮是清華出身的林萬泉先生,非常有水平。當年深圳河漲水,深圳口岸幾乎淹沒掉,深圳的土著居民從家裡拿舊門板就可以作為臨時過渡的交通工具,而且非常賺錢。香港人要去口岸,坐我的門板,收你100港幣不算多吧,避免關節炎。

無獨有偶,最精彩的一次是香港港英當局派出的代表團,他們在深圳正好碰上大雨,正好碰上深圳口岸漲水,他們就回不去了,尤其是港英當局穿著高跟鞋的女士,同樣要坐門板。他們覺得港深唇齒相依,於是乎深港對深圳河的開發開始形成共識。1995年我去考察的時候還存在一、二、三、四期工程,最後實現了裁彎取直,留下了現在的河套地區。這個地區留下以後一直在討論,討論到現在。

應該說深港合作,深圳這座城市在神話般的崛起中,香港居功至偉,沒有香港對深圳的投資、沒有香港對深圳的幫助和支持,深圳沒有今天,這是深圳不要忘記的歷史。為什麼深圳又能超過香港呢?深圳和香港合作的蜜月期就是深圳一窮二白打開國門,我們在招商引資,不像現在胃口高了挑這個挑那個,那個時候大量的香港三來一補企業進入深圳,來料加工、來圖加工、補償貿易進入深圳,這也是香港人在深圳挖到最大的一桶金。伴隨著三來一補在深圳和珠三角的佈局,香港還有另外一桶金,製造這麼多的三來一補商品,對深圳海關是大進大出的過程,香港的集裝箱碼頭得到迅速的發展,香港的港口貿易非常的發達。

由於香港用他的港口和深圳用我們後來成立的鹽田港和媽灣港,每一集裝箱要貴1美元左右,市場一定選擇市場最好、服務最好的地方,2003年上半年,深圳的集裝箱總量聯合國超過香港。除了這一段深港合作蜜月期之外,其他的地方香港開始掉隊了,掉隊的主要原因就是深圳在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換,而香港原封不動。這種原封不動香港人自己是感受不到的,因為他購物的便捷、餐飲的方便、生活應用現代製造業包括科技產業製造現代化的產品在香港的應用是非常普及的,他不會落後全世界任何一個城市。因為這些東西都不是他製造的,香港原原本本保持了原來的產業構成,保存了原來的所有制構成,香港若干財團對香港所有的產業進行壟斷,這種壟斷導致香港是沒有創新精神的,香港最優秀的人才和深圳最優秀的人才相比有很大的致命差異,香港人最大的理想就是獲取全球最好大學的最高學歷然後去做一個打工皇帝,年薪也是幾千萬、一個億,深圳不是,深圳最優秀人才,什麼時候能獨創一個獨立王國,最後我來當這個國王,企業家是、科學家是、教育家是、專家學者是,深圳的任何一類群體都具有這樣的心態,我一定要超過你,你今天牛,我明天比你更牛,這就是深圳人。這樣的心態導致深圳的原創動力特別強勁。

我一直關注一組數據,我為什麼說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戰略?國家戰略的視野是全球性的,我一直關注什麼數據?比如說2017年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寫進政府報告的一年。這一年美國的經濟總量是19.55萬億美元,中國的總量是13.17萬億美元,這個時候我們發現中國的總量開始佔到美國經濟總量三分之二以上,67.36%。與此同時,日本的經濟總量已經下滑到中國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下,他是4.34萬億美元,佔中國GDP的比重是32.95%。中國第一次總量跨過美國的三分之二,日本總量第一次掉到中國三分之一以下,與此同時,中國的總量還超過了全球排第五到第九位五個國家總量之和,包括英國、法國、印度、巴西、意大利,五國的總和加起來不如中國。中國的發展讓全世界瞠目結舌,與此同時,美國絕不可能坐視不理,美國不能容忍第二大強大的過程總量超過我一半,不能中國擁有自主、完整的工業體系、更不能容忍科技在某些領域能領先世界,還不能容忍金融、人民幣強大到可以和美國在全球爭取你的一杯羹,當然在軍事上更不能允許。對中國的圍堵是實實在在的,是一定要來的,2018年中國佔美國的比重下降兩個百分點,日本佔中國的比重上升的五個百分點。中國願意被人家這樣圍堵嗎?肯定不願意,美國教訓中興通訊,教訓華為的時候是在給我們民族警醒,就是不能稀裡糊塗的要總量不要質量,要規模不要結構,這樣的情況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呼之欲出,粵港澳大灣區是要佔領全球的制高點,包括我在這裡培育的全球性中心城市要能和全球頂尖的中心城市旗鼓相當。我希望粵港澳大灣區能夠打造的產業鏈能夠改變當今全局產業分工的格局,需要有中國的地位,包括各方面都是這樣。

當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應該說非常棒,但是很多的企業家看了這個規劃以後不知道怎麼做,為什麼?因為經濟、社會、生活運行的時候總是有兩隻手,一手是有形之手--政府行為,另外一隻看不見的手--市場行為。兩隻手都在為一個前景博弈的時候,市場調節也在發揮著它的作用。外向型經濟向開放型經濟轉變,由工業文明向科技文明轉變,過去的主要由政府主導到未來我不敢說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還到不了那個水平,政府和市場相向發展的時候,我總結深圳經驗的時候曾經總結一條,深圳政府為什麼比其他政府做得好,這個政府認識市場、發現市場的認知水平比其他地方高,所以政府的財政投入和市場投入能相向而行,不是逆市場而行。凡是逆市場而行的行為都會被歷史證明有問題。

當兩隻手都在起作用的時候,市場之手彌補政府之手很多的不足,我想深港在河套地區的合作,他的合作一定要找到共鳴性,找到互補性,比如說最近有微信講,清華和北大差點被踢出全球高校100強,這個我相信實際的水平,清華、北大不至於這麼差,因為評價體系在別人手裡,他能給你評價進100強已經是給你面子,香港8所政府投資的大學有一半進入全球100強。我經常在香港開會,深港合作的學者很熟悉,之間的關係也比較親密,我問他怎麼沒有看到香港頂尖級的教授?年薪幾百萬特別棒的教授出現在這裡,他跟我說那些教授不問這些問題,他們研究的問題都是全球最好的論文,發表在全球一線的雜誌,多發幾篇以後就會獲得一種榮譽。這種榮譽就是香港的教授可以獲得終身教授的榮譽,一輩子被高薪供養,這是他的奮鬥目標。香港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是束之高閣的,他是不能實現產業化和商業化轉換的,在這種不能實現轉換的過程中,其實香港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知識創新的大規模浪費,我2000年的時候編過一套書,那套叢書的名字是《中國高科技與中國未來之路》,這套叢書有三本書和30個企業的案例,深圳的企業家非常繁忙的用高昂的價格購買別人的創新知識,從而在深圳進行產業化的轉換以後變成科技的產品。深港之間的合作恰恰是深圳缺乏基礎研究、缺乏應用基礎研究,而香港缺乏創新的主體,也缺乏相應的機制,因為任何一個房地產老闆,當香港人意識到要搞科技的時候,做一個科技港,最後變成的租房和售房,沒有做成科技,因為他沒有這個主體。

我最近看到特首,她在介紹香港的優勢和強項時,依然說的是過去的優勢,沒有從比較優勢變成特色優勢,香港的優勢是什麼?高海燕說了,香港的現代服務業佔95%以上,所以高新技術產業、文化產業、創意產業的佔比非常小。香港最牛的金融業,2015年、2016年全球評價,由於香港佔中,評價由全球第三排到全球第十,深圳躍升到全球第十九。綜合開發研究院和英國倫敦的金融集團共同排序時,我們還是把深圳拉後了一點,深圳還是比較謙虛,我們不要排那麼前,我感覺是那個意思,我們主動的拉後一點。

我們要給香港的金融業、全球的金融業定位,先做一個產業定位,你的定位是現代服務業、高端服務業,千萬不要忘記你為別人服務,中央說核心引擎,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的排序,在香港、澳門是找不到創新主體,因為你服務主體。如果進行文明的定性那更糟糕,金融中心是服務三來一補的,那你就是工業文明時代的金融中心。如果你是服務於科技創新企業、戰略性企業的話,那你是科技文明時代的金融中心,產業性質的定位決定了香港要成為科創中心非常困難,因為他缺乏主體。

河套的功能是什麼?其他都玩得非常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科技創新還不太會玩,所以我帶著你到這1平方公里玩一玩,然後我們再統一推廣,這樣既發揮你的優長也避開我的短項,這樣才能實現合作共贏。

從這個概念、這個意義上來說,河套的未來前景是非常輝煌的。深圳最有條件進行核心引擎的使命和擔當是深圳這座城市,廣州還可以跟上。廣州為什麼會被深圳超過?也是由於結構上的原因,時間的關係我不展開。

廣州忙的東西和深圳忙的東西不一樣,廣州有非常多的牛人和學者。我在心裡問,廣州掉下去社會學者和人文學者沒發現什麼嗎?我不敢問,我怕得罪的人太多。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已經撐起了旗幟,我們根據各自企業的所長,發揮市場經濟選擇的權利,與《珠三角發展規劃綱要》進行互補、互動,前景一定美好,謝謝大家。

互動環節

深圳哪個片區的規劃讓您覺得最激動?

魏達志:我在深圳政協當了兩屆,人大常委當了兩屆,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讓我激動,作為政協委員也好、作為人大代表也好,特別是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讀政府工作報告不是學習,是審議。比如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拿到全國人大不是讓他學習,而是審議這個規劃怎麼樣,角度完全是不一樣的。為什麼說每次都會讓我激動?因為他都會給你描繪一個前景,全國也找不到這樣的規劃,未來十年之後中國城市的排序誰第一、誰第二、誰第三,不敢做,因為不可預測的因素太多了,動態的因素太多了。2018年我不說的,日本對中國經濟的比重提高五個百分點,中國對美國的經濟的比重下降兩個百分點,有很大的變數。香港應該利用河套的機遇,有的時候我真覺得有點遺憾,深圳太情緒化了,看到什麼都激動。香港人就是不太愛激動,我曾經在本書中一段寫香港大資本對前海停滯不前,他要等生地變得很熟的時候突然下手,這是香港。深圳人還沒弄清楚趕快佔一塊,下手的速度不一樣。我覺得面對河套的規劃,我們很多的產業可以1:10以上的拉動,比如說會展業,深圳會展業因為設計的問題放在市中心,一拉動起來車全堵了,這是設計問題。產業的拉動力量,對很多行業的拉動力量,它的幾何級數的變化作用放進去。香港把河套做得更好,其實可以不破壞整個片區綠色的環保生態。沿著深圳河可以和深圳進行一些呼應,不但可以給河套地區更完整的配套,同時也是集聚輻射非常良好的板塊,我們說一個城市的經濟總量在增長,金融總量在增長,高成長的產業資本在成長,有素質的人口在增長時,我不研究房地產,請問房地產會跌嗎?廣東粵港澳規劃出來人口進來200萬,深圳進來50萬,因為都是高成本運作,這個時候再進來,我拿很低端的但專文憑幹什麼?洗盤子又不好,高科技又不懂,現在敢來闖深圳的人一定是有料道的人,來的都是有料道的,你說房價能跌嗎?跌了趕快漲,任何的跌都是未來增長的機遇,股市的定律做房地產的人更清楚。河套能起到的幾何帶動作用在深圳河沿岸和香港對接進行有計劃的規劃。

香港的規劃比我們聰明,我曾經看過報紙的標題,一看觀念不行,深圳很多觀念,但是新錯的地方也有。有一次我看到主流媒體的標題,我們的規劃已經覆蓋了深圳的每一寸土地,這當然也好,都覆蓋了,但不一定做成。深圳這個城市的集約化發展是不錯的,雖然比不上香港,1996.85平方公里,有一半的生態保護用地,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1996年每平方公里的產值是9.7億。香港的規劃我覺得智慧,每開發一平方公里都是高強度開發,高產出、高質量,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當初我們號稱規劃已經覆蓋所有的角落時,我們看看香港怎麼在11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精細的規劃、精細的開發?這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也不能太精細,精細得沒動靜,明明看到一個板塊是增長點,還不趕快上去,你說你準備引進5萬人才,實際上和深圳呼應一下,可能幾十萬往這兒湧。我在2003年皇崗口岸24小時通關時,有一個媒體用一版採訪我,我就提出一個觀點,叫做“深港一體化拉開序幕”,到2003年深港一體化叫了半天是沒動靜的,一體化經濟學清晰的告訴我們,一體化經濟分六個層次,最低是單一商品一體化;二是自由貿易區;三是關稅同盟;四是共同市場;五是經濟共同體;六是全世界都沒有就是政治經濟文化全部一體化,發展得最高的就是歐盟,歐盟的前身是歐共體,就是歐洲全部的零關稅。我2003年的時候說深港一體化,最低檔次都沒達到,最低檔次是單一商品一體化,像過歐洲的一體化,比如說煤鋼聯營,你出煤我出鋼,我們一起賣出去錢按比例分成,深港之間沒有任何一個商品是屬於共同商量價格、質量,然後我們一起來做,沒有的。開始就是香港的商品,沙頭角被人踩空了,資本也是湧進來,一體化水平來看,2003年我叫出一句話“一體化拉開序幕”,人口可以、汽車可以、商品可以打開缺口讓你自由流通,當然現在一體化水平比較高一點,說實在話,行為還是比較拘禁,動作還是比較緩慢,離當年小平說的膽子大一點,步子大一點還是有差距。我們利用河套呼籲香港地區膽子大一點,步子大一點,利用河套1平方公里玩一下。這是高成長的產業,這是未來的產業,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站在工業文明的基地上眺望、擁抱科技文明的偉大設想,這是我們在全球建立制高點必須要有的動作,這個非常至關重要,謝謝。

提問:剛剛聽了這麼久,我覺得幾位老師更多是在宏觀層面上說河套發展的價值,我想問一下,作為深圳普通的市民,河套的發展對片區的影響有哪些?對周邊的居民具體可以有哪些利好?

魏達志:我可以回答,但是回答得不一定使你滿意,小平在中國南海邊畫了一個圈,你來不來?那個圈什麼都沒有,你來了以後,規劃將要成為世界的經濟中心,所以宏觀很重要。2003年深港拉開經濟一體化的序幕,就是因為這一條,深圳商報採訪我,說魏教授好久不見了,現在請你出山了。我說為什麼?他說先不管,先給你做一個採訪,我們預約了半個版面。報紙也很講收益,憑什麼無緣無故市長沒批示給你半個版面。原因是某房地產公司看到這篇文章,就某個樓盤進行提價,而且提價了好幾個點。就是香蜜湖的熙園,開賣以後高端定價,因為深港一體化拉開序幕所以價格要漲,漲了好幾個點。我一個點的零點幾都沒拿到,人家賣得很好。小姑娘這麼年輕,如果你一點不關注宏觀只關注眼前,可能真的會出現投資失誤。後來又出現一個情況,熙園賣樓的時候確定幾個對營造輿論有關的專家,每個人做一個鏡框,報紙框在現場放在售樓處,我不知道,都是別人告訴我的。鴻榮源準備上市,我被他們挑選為獨立董事侯選人進行培訓的時候,為什麼挑選你?你為這個企業立了功,後來金融風暴來了就沒上市。宏觀經濟永遠關係著每個人,有了政府的定位,我跟深圳很多企業家的說,政府每年的工作報告你們要注意看,特別要看政府對城市的定位,對城市的定位是什麼?我這個城市是幹什麼的?因為我幹什麼,什麼資源就會向我這裡移動,這種資源移動多的時候,這個城市的性質就變了,就變成高成長的,我是看政府內部的文件說的,在十二五期間,深圳被淘汰的企業1.7萬家,我最近看一個專家的講話更牛,一年淘汰8500家,這樣的淘汰為深圳戰略新興產業、高科技產業贏得了發展的空間,如果你都不考慮這些,你可以考慮從哪個省來的回哪個省去,你可以選擇一個四線的城市,那裡更便宜,這裡買100平米,可以買1000平米,但是你買個菜很遠很遠。越是中心城市、優質資源聚集的城市,一定是增值很快的,通過宏觀進行微觀的判斷,看看有形之手怎麼說,看看無形之手怎麼說,再看看310萬企業和個體企業法人怎麼說再進行你的判斷一定是OK。

高海燕:

《河套意義:從深港合作空間到粵港澳大灣區平臺》

經典觀點:

1、河套的開發定義的提出,有的時候看區域合作很有意思,還是深圳經濟發展的推動促進結果,深港進入勢均力敵的階段。就像關係一樣,真正的關係是勢均力敵的。

2、很多民間的創造史激活了大家的想象力,大疆2006年產生短短十年間佔據全球無人機75%的市場份額,這個事實讓香港產生了很多的總結,這個過程中也起到了很多的啟發,香港的科技創新和深圳的產業資源如果能充分的結合,是不是會帶來深港合作的解決方案?這中間推動的河套地區進一步的合作加劇。

3、我自己有一個認知,我覺得只有深圳才是香港科技創新的發展路線圖,深圳能為香港的科技創新提供很好的產業化條件。

4、深圳是為香港的科技創新提供了很好的、發達的技術轉移市場,深圳最發達的不是科技創新,深圳最發達的是技術轉移市場,我們從技術的投資、知識產權的運營,包括技術證券化和知識產權的市場、股權市場,這在中國也最發達。

5、香港的金融中心非常重要,他在另外一個體繫上重要,對科技創新的推動性,香港的科技創新也需要深圳的資金。

6、深圳充滿激盪感的創新創業文化,深圳為什麼適合做硅谷,香港科技創新和深圳的結合為什麼適合做硅谷?就是和深圳分散的創新、小團組的創新、碎片式的創新、高度的創業文化、充滿風險的創業文化、充滿激盪感的創業氛圍密切相關。

(演講全文↓)

高海燕:各位下午好!很高興是在十四、五年後再談河套,為什麼這麼講?我記得2005年參與一次河套議題的討論。大家知道2005年是深圳市很重要的城市經濟轉型階段,當時提出“效益深圳、效率深圳”。深圳渴望快速的提高自己的經濟發展質量,突破自己的資源和空間、人口的制約與限制,同時也希望高效的利用香港資源提升自己的城市發展。


深圳終於有3個人講清楚了:深圳未來最具爆發力的片區!


深圳市都會城市研究院院長 高海燕

當時不論從哪個角度講,把視野投向好久不關注的河套地區,當時提出很多的想象,把河套做成什麼?我記得當時我提出一個議題是“亞洲硅谷”,香港那邊的想法李嘉誠先生也曾經提出過方案,之後香港在河套的議題上不是特別積極,之後就看到了關於河套這個議題長達到十四、五年的長跑,2006年曾蔭權四大基礎設施講到河套,香港的決策體系和執行體系會比我們慢一點,2008年談、2018年簽約,2016年又在概念上清晰,2017年的簽約。議題的發現、概念的形成、共識的達成到最後雙方簽約,再到最後的開發行動,這個時間是很長的。

這麼長的時間,河套的開發定義的提出,有的時候看區域合作很有意思,還是深圳經濟發展的推動促進結果,深港進入勢均力敵的階段。就像關係一樣,真正的關係是勢均力敵的。深圳在相當長的時間,我們的經濟水平,香港有一個理解的過程,現在到的2018年,剛才講了深圳實體經濟多出深圳兩百多億,我覺得讓關係走得更近、更密切一些,經濟數據可以推動大家意識的產生。

香港越來越強烈的表現出對深圳的需求,逐年逐年的,雖然比較緩慢,現在呈現出加速度對深圳的需求。2008年我曾經在香港和梁振英先生有一次公開對話,有辯論的意味,2008年我在對話中提出,深港之間很快就會進入互為橋頭堡的階段,不管是國際形勢還是深圳的經濟發展、中國大陸經濟體的成長、香港和中國大陸經濟關係的進一步需求,都能看出這個方向。我們知道深港之間一直是在合作,深圳也是香港非常好的客戶市場,早期也是香港製造業的轉移地,雙方經濟的融合度也挺高,我覺得那麼強烈的深圳共識、那麼強烈的深圳價值畢竟在香港的主流社會並沒有完全形成。我覺得很多民間的創造史激活了大家的想象力,大疆2006年產生短短十年間佔據全球無人機75%的市場份額,這個事實讓香港產生了很多的總結,這個過程中也起到了很多的啟發,香港的科技創新和深圳的產業資源如果能充分的結合,是不是會帶來深港合作的解決方案?這中間推動的河套地區進一步的合作加劇。當然中間還有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推動,這是大的背景。

我在視頻中也講到河套地區這次不像前海,它是在深港合作上真正的空間連接。前海的合作上和香港最先談的,深圳的主觀願望,與香港談的還是很深入,執行沒那麼深入,包括一些簡單的舉動,香港對服務業的家底拿出來和深圳合作心裡還是有點堤防的。河套不一樣,河套是幫香港做價值鏈的延伸,香港做全球的價值鏈佈局,特別面向中國大陸做價值鏈的佈局,離不開深圳、繞不開深圳。香港的增量經濟,現代服務業是擴大自己的服務半徑和輻射半徑。二是把全球有科技創新資源變現,十年以前我們還看不明白,今天就看得太明白了,看得深圳無路可走,科技創新、技術轉移方面離開深圳不好走,起碼走得艱難。

我自己有一個認知,我覺得只有深圳才是香港科技創新的發展路線圖,深圳能為香港的科技創新提供很好的產業化條件。我這兩三年在推動另外一件事,推動深圳的創新路線圖,我和香港很多的創業組織、科技組織有很密切的交流,我幫他們推動一件事,他們實驗室的想法、博士生的想法怎麼在產業上得到驗證,在香港找不到資源,我往往是推動深圳的中小企業配合他們,這個很重要。

第二個是樣品化,做出產品要面向市場得做樣品,深圳目前是全球效率最高的,具有樣品及時生成的城市,沒有之一就是“最”。進入產業深處會發現深圳的城市密碼。

第三個是規模製造,像大疆無人機在深圳產品,當然還有很多。

深圳是為香港的科技創新提供了很好的、發達的技術轉移市場,深圳最發達的不是科技創新,深圳最發達的是技術轉移市場,我們從技術的投資、知識產權的運營,包括技術證券化和知識產權的市場、股權市場,這在中國也最發達。深圳在早期的創新發展中靠的並不是研發推動,靠的就是技術轉移市場、成果轉化市場,這個為今天香港的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很好的幫助。大家知道大的研發機構和大的公司可以對應,龐大中小企業的技術需求從哪裡來?其實並不是靠大量的研發機構和中小企業直接對應,靠的是中間轉化,這個市場深圳是最發達的。

深圳有最成熟的科技金融體系,香港儘管是全球金融中心、亞洲金融中心,金融特徵、金融的價值觀和金融形態中不具有科技創新的核心價值,因為要做創新創業、科技產業發展,不能只做資產管理,不能總是推動公司上市。不能僅僅是二級市場運營,種子期甚至蝌蚪期,到中間的快速發展期、成熟期,整個過程的金融體系是什麼之有沒有資金支持?這個在深圳可以得出最好的答案。我這兩三年參與兩三次產業投資的談判,有的是我自己參與的,我特別感受深的是香港公司。我接觸過香港很大佬級背景的基金,他接觸深圳和北京的創新企業,我記得談了六個月放棄了。就是低風險意識,我覺得香港的資金是充滿低風險意識。我們看到香港的大學創業者包括博士創業者其實往往喜歡到深圳找錢,有的時候很奇怪,香港是金融中心為什麼來深圳找錢?這些資金態度、資金形態、資金特質,這就是資金和產業結合的方式,最後產生的結果完全不一樣。香港的金融中心非常重要,他在另外一個體繫上重要,對科技創新的推動性,香港的科技創新也需要深圳的資金。

深圳充滿激盪感的創新創業文化,深圳為什麼適合做硅谷,香港科技創新和深圳的結合為什麼適合做硅谷?就是和深圳分散的創新、小團組的創新、碎片式的創新、高度的創業文化、充滿風險的創業文化、充滿激盪感的創業氛圍密切相關。科技創新沒有創新創業的文化和風險文化高度結合,根本不可能成為所謂的硅谷。大家一想,這些和香港結合起來多好?

就是因為剛才說這些,不管是從地理位置出發,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特別是戰略中規劃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主要還是看深港之間的合作,深港之間在科技創新的合作。河套地區可以進行實際的行動,如果沒有河套地區我們不知道創新的具體落實需要多長時間,可能寫在紙上,在規劃上再落實。河套加速了深港科技創新的節奏,這樣我們可以結合前面張主任講的,我們可以看得出,河套地區就是深港創新走廊的起點,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的重要節點,一切都從這裡出發,最後產生的模式是什麼?大家知道深圳在核心技術、前沿技術、源頭創新上相比香港是不足的,香港的大學在全球的排名、香港理科、科技方面論文的排名,香港的知識產權貢獻在全球的排名,香港知識產權組織裡創新度的排名在全球都是前面的,深圳是趕不上的,香港的知識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我們叫科技創新、研發集群,加上深圳和東莞之間形成工業集群和產業網絡,我覺得在全球來說是絕配,好象找不出第二種這樣的組合。下一步我們可以不斷的突破空間障礙,深圳的市場主體數310萬,深圳的企業數大概196萬,深圳上市公司數接近400家。東莞的市場主體數是110多萬,東莞的企業數是52萬,東莞上市公司接近50家,這兩個地方加起來我們看到高度密集的市場主體數。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數,為什麼是全球最高的?一個體現市場主體多,另外是小企業分工多,分工完整、產業鏈成熟、社會化程度高,創新者整合的效率高,這種產業網絡在全球絕找不出第二家。我們可以想象出深港之間構建科技產業中心,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網絡所形成的全球產業中心、全球產業創新中心的地位我覺得是不容質疑的,未來一切可期,謝謝各位!

張玉閣:

《河套的“南北西東”》

經典觀點:

1、河套南邊香港一側,按照香港2030規劃包括新界北的發展規劃,他規劃出古洞和粉嶺新市鎮,靠近上水一側。還有坪輋和打鼓嶺靠近蓮塘香園圍口岸,涉及到立法會和投資的流程需要一些時間。

2、我們可以看香港一側是什麼樣的發展前景,我們站在深圳,羅湖、福田望到香港基本上是一片山或是生態保護地,還是沒有開發的地方。未來這一塊是可以開發的。

3、按照香港2014年的軌道交通檢討,2030年他們會把東鐵、西鐵在靠近錦上路和古洞北連在一起。北環線會把元朗和新界連在一起,這條線差不多10公里。如果這樣的話在新界這一帶的人流、客流會大大增加。

4、深圳是濱海城市,確實需要濱水綠廊,深圳河的開發建設未來應該是很重要的一條線,未來的深圳河是否能夠成為法國塞納河的河畔文化?既容得下人文又留得下鄉愁。

(演講全文↓)

主持人:看了這但視頻,我們應該有了直觀的感受,尤其難得的是,今天片中的專家都來到了現場,現場的朋友們有幸親耳聆聽他們的觀點。

接下來,熱烈的掌聲歡迎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先生,他要帶來的主題是:《河套的“南北西東”》,掌聲歡迎!

張玉閣:各位嘉賓下午好!

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談一點我對河套的看法,最早的題目是《河套的東西南北》,我做PPT的時候《河套的“南北西東”》會好一些。我們河套的東西南北對河套進行定位,看河套的風口到底是處在什麼樣的位置。


深圳終於有3個人講清楚了:深圳未來最具爆發力的片區!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粵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 張玉閣

片中大家已經知道,河套地區2017年1月深圳和香港簽署《合作備忘錄》,我們講到的河套是河套《備忘錄》中的其中一塊,這個《備忘錄》解決了香港和深圳過去二十年交叉地帶很多地塊,深圳列入香港,香港的地塊加起來是90多公頃,香港在深圳這側大部分在羅湖區,加起來是十幾公頃(見PPT)。這是大河套,那邊還有一個紅色地塊B1是小河套,他們也在規劃怎麼開發使用。

通常我們認為河套地區,最早是所有權屬於深圳,管理權屬於香港,深港可以合作共同做好地塊的開發,香港的法律規定來說,既然地塊的所有權、業權不是我們,他們是沒有辦法做這樣的投資、規劃、開發,只有業權解決,業權和管理權統一屬於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才會開發起來。河套的《備忘錄》就是解決這樣的問題。

這是我們看到香港和深圳兩地2013年做的關於河套地區的規劃研究、可行性研究,裡面涉及到河套的A、B、C,河套A、B是在香港一側,河套C是在深圳一側,沙畫和視頻都有,河套C是3平方公里的地方,河套C屬於河套地區“1+3”,河套A和河套C加起來是4平方公里,河套B香港那一側目前的配套、規劃還要放長遠看。


深圳終於有3個人講清楚了:深圳未來最具爆發力的片區!


片中也看到整個河套A是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我們注意到“港”是在前面,河套C是深方科創園區,河套A+河套C=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A區價值的凸顯是在香港、鄰深圳,這一點是河套地區最具價值的地方,高院長也講到河套和前海的不同,河套不管空間有多大,功能上是深港交界之處,而且河套離深圳的中心區或是核心區是相對近的,離港島距離是遠的,這是河套最大的特點。

河套南邊香港一側,按照香港2030規劃包括新界北的發展規劃,他規劃出古洞和粉嶺新市鎮,靠近上水一側。還有坪輋和打鼓嶺靠近蓮塘香園圍口岸,涉及到立法會和投資的流程需要一些時間。我們可以看香港一側是什麼樣的發展前景,我們站在深圳,羅湖、福田望到香港基本上是一片山或是生態保護地,還是沒有開發的地方。未來這一塊是可以開發的。按照香港2014年的軌道交通檢討,2030年他們會把東鐵、西鐵在靠近錦上路和古洞北連在一起。北環線會把元朗和新界連在一起,這條線差不多10公里。如果這樣的話在新界這一帶的人流、客流會大大增加。

河套北大家比較瞭解,我不再多說,包括河套裡的兩個口岸,馬上進入福田中心區,河套已經在深圳的中心區,屬於深圳中心區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往遠看一點,河套往北一點看,廣州到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這個節點中間還有一個東莞,前兩天張五常講深圳之所以能超過東莞,硅谷超過舊金山,因為東莞有製造業,硅谷是沒有製造業,東莞在科技創新走廊裡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的功能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特殊的功能。

西邊看,一個是前海、一個是深圳灣總部基地,前海大家比較瞭解,那是一個綜合性的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包括金融、科技創新、科技服務,包括物流、現代服務業,按包括律師,都在那個地方集中,深圳灣的超級總部基地未來也是新的城市中心,而且基本上也是在深圳河沿岸。

東邊一個是羅湖深港口岸經濟帶,我們講的幾個小河套。羅湖這段的口岸經濟帶涉及到羅湖口岸、文錦渡口岸和蓮塘口岸,蓮塘口岸今年年底會開通,文錦渡口岸的整體規劃和羅湖口岸的重建都是處在研究階段,而且它也是屬於深圳河沿岸很重要的部分。

如果我們把河套的西邊到東邊看一下,深圳是濱海城市,確實需要濱水綠廊,深圳河的開發建設未來應該是很重要的一條線,未來的深圳河是否能夠成為法國塞納河的河畔文化?既容得下人文又留得下鄉愁,而且是在深港兩個經濟能量、經濟總量非常大的城市間出現很獨特的風景線,未來是充滿想象的地方。

我們再回到河套的南北西東來看,由點、線及面的發展空間,密密麻麻的就是深圳和香港因素,我們現在看到的主要是深圳一側(見PPT),如果深圳很多的公司、機構未來去香港發展,通過香港走出去、走向世界,是由點及線到面的發展是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


深圳終於有3個人講清楚了:深圳未來最具爆發力的片區!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和大家分享,謝謝大家!

來源:深圳夢綜合自深圳房地產信息網直播、深物業集團、深圳公眾樓市研究院、深圳皇城地產、深物業金領、買房之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