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唯物都是“物本主義”,中國文化是“心本主義”

“唯心—唯物”二分法是當前中國所盛行的分析方法,認為任何思想、觀點都可裝進這個框子,要麼是唯心的,要麼是唯物的。同時,還認為,唯物主義要比唯心主義好。

其實,這一分析範式是現代西歐人,基於西歐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所提出,並不適合用來分析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既不是既非唯心主義的,也不是唯物主義的,而是“心性主義”的、或“心本主義”的。以中國文化的視角看,無論“唯物”的,還是“唯心”的,都是“物”,而非“心”。西方並不存在中國意義上的“心”的概念。

因此,將中國的儒家思想裝入“唯心—唯物”的框子中,是錯誤的。儒家思想是超越“唯心—唯物”範式的認知能力的,中國文化是超越西式學術的認知能力的。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屬於西方近代哲學的本體論範疇,是對哲學本體進行二分,因此,要明白“唯心”、“唯物”的實質內涵,應該要弄清楚西方近代哲學中的“本體”和“本體論”是個什麼東西。

唯心、唯物都是“物本主義”,中國文化是“心本主義”

其實,西方哲學中的“本體”與宗教中的“神”並無本質區別。也可以說,“神”也是一種本體,是神學本體。西方的所謂的“哲學”與神學之間並無明確的界限。無論是神學,還是哲學,都預設世界自身不可以獨立存在,在世界之外存在著一個凌駕於世界之上的絕對權威,這個絕對權威就是世界的“本體”。是這個本體創造了世界,並支持著世界的存在。

哲學本體與神學本體的區別僅僅在於形式上。作為神,神學本體是有人格屬性的,既有人的理性,也有人的喜怒哀樂之情感。而哲學本體則是去人格化的,依據去人格化程度的不同,哲學本體也被分成了不同的類別。“唯心”和“唯物”的分類就是這麼來的。

唯心的哲學本體,就是去人格化程度不徹底,依然保留人格成分的本體,譬如理性、絕對精神、意志等。神當然也屬於唯心的本體。唯物的哲學本體則是徹底消除人格因素的本體,從而本體設定在純粹的外物上,即“客觀”的物上。這些被選定物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多種。有以水為本體的,有以火為本體的,有以原子為本體的,有以四種元素的組合為本體的“地水風火”,也有以五種元素為本體的“地水風火空”。

在西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下,本體從神學本體向哲學本體的轉化是一種進步,因為其中虛構虛假因素減少了,迷信程度降低了。但是,放在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下,一切本體論都是有問題的,無論是神學本體,還是哲學本體,無論是唯心本體,還是唯物本體,都存在虛構成分,都存在迷信成分。在中國文化看來,世界是獨立和自然存在的。世界的存在無需創造者和支撐者。“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世界就是世界,世界之外,再無任何超越世界的世界,再無任何超越性的本體。

唯心、唯物都是“物本主義”,中國文化是“心本主義”

中國不僅認為世界是自然存在的,而且認為人也是自然存在的。無論世界,還是人,都有其自然本然的屬性,當世界和人都處於其自然本性之中,這種狀態就叫“正”。萬事萬物都是有其自然本性,都是有其“正”,人也有其“正”,也有其自然屬性。

人與其他任何事物有著本質不同,因為人擁有思考認知能力。中國文化就是將人的思考認知能力當成人的本質。認為人的思考認知能力是由一個器官所發出,就是“心”。“心”並非實有的生理器官,而是一種邏輯推導的結果。既然人具備思考認知能力,那麼這種思考認知功能應該有一個發出主體,並命名為“心”。

人心也有其“正”態,有自然屬性。“心”的自然屬性,就是“性”,是人在判斷和選擇時的基本原則。

一旦認識到思考認知功能的獨立存在,並以此構造了心的概念,心就成為一個獨立的主體,人也因此成為一個獨立的主體。人的主體性,就在於心的主體性,心的主體性就在於思考認知的獨立和自由。人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保持和發揮自己的自然屬性。人的自然屬性就是心的自然屬性,就是“性”。

因此《中庸》說:“率性之謂道”、“誠者天之道”。“率性”就是遵循自己的本性,“誠”和“率性”基本同意,是遵循和堅持自己真實的內心。而《周易》的核心概念則是“貞”,即“守正”,堅守人心之正。“貞”“誠”、“率性”三者的內涵是一致的,都是尊重和發揮心的主體性。

因為心的功能是思考認知,因此“誠”、“率性”、“貞”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思考的過程,不斷地進行判斷和選擇的過程。而思考的過程則是一個“心物”互動過程,心是思考的主體,而物則是思考的對象,而思考的結果則構成新的物。

因此,中國文化是在思考的心物互動的場景中,來看待心和物的。作為思考的主體,心是一定需要思考對象的。同時,物是作為心的思考認知對象而存在,物也是通過心的思考認知而呈現,是思考認知的結果。所以,物是不可以脫離心而孤立存在,一定包含著心的賦予。

在中國的傳統中,都是將物解讀成“事”,事就是物,現代漢語也因此出現“事物”一詞。事就是做事,做事一定要與物發生關係。因此“事”中是包含著人的,是一種人物互動。將“物”解讀成“事”,意味著中國傳統觀念中的“物”都是人物互動背景下的“物”,而非可以脫離人而孤立存在之物。

儘管心物關係是一種一體化的互動關係,但是,只有心具備主體性地位,是思考認知功能的執行者,而物則是被思考認知者,是思考認知的對象。當然,也是思考認知的結果。

西方的各類所謂的本體,其實都是心的思考認知結果,也都是物。西方之所以這些作為心所思考結果的物當做本體,其根源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心的存在,沒有意識到思考認知主體的存在。本體論實際上是一種嚴重依附依賴心理的產物,本體是所虛構的世界和人的支撐者和依賴。因此,本體實際上就是一種柺棍。西方認為人自身不可以獨立,世界自身也不可以獨立,必須藉助一個柺棍才可以獨立。

唯心、唯物都是“物本主義”,中國文化是“心本主義”

中國文化認為人是獨立的,世界也是獨立的,因此無需柺棍。人的主體性就體現在心上,而對人而言,世界的存在也是人心思考認知的結果。因此,就中國文化而言,如果非要本體話,也只有“心”是本體,任何物都沒有資格當本體。

所以,中國文化是“心本主義”,是心本文化,而西方文化則是“物本主義”的,是“物本文化”。

所有的本體都是虛構的,認為世界存在本體都是一種信仰,也是迷信。但是,就現代的中國而言,說唯心的本體是虛構的迷信的,是很容易接受的,但是數說唯物的本體也是虛構的、迷信的,大家一定很難接受,因為我們所受的教育告訴我們,唯物的是實在的、科學的。

由於沒有意識到心的存在,沒有認識到思考認知主體的存在,因此,西方就學法“心物”互動的概念和思維,他們總是錯誤地認為在世界,世界是世界之本體,是與人沒有關係的,與心沒有關係,是絕對孤立的存在。在唯物主義的意識形態中,科學真理就是本體,而客觀世界則是科學真理的載體。科學真理和客觀世界,都是包含則虛構的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