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上杭太拔鎮姓氏源流之郭姓、梁姓、黃姓、蕭姓、龔姓、曾姓

郭姓

郭氏出自姬姓,是黃帝嫡傳後裔,周武王伐紂後,封文王弟虢叔虞西虢(陝西寶雞市東)。後平王又封虢叔裔孫序公於陽曲,號曰郭公,今華夏郭氏都稱西虢叔為郭氏鼻祖。至四十世裔孫孟儒為馮翊太守,以山西太原為家,以太原為郡望。

直至唐代七十世裔孫四州刺史敬之,世居華縣。敬之共生十ー子,其次子名日子儀,因平定安史之亂立下奇功,封為汾陽郡王,子孫數代顯宦,自子儀以下又十四世傳至上杭開基始祖十六承事郎福安。

郭福安,諱海晏,官至十六承事郎(十六為序,承事郎官名),先祖因軍功鎮閩,福安庇祖上功德,其又有采礦與治煉的學識,官至鹽鐵司承事郎,於宋真宗末年被朝廷派,攜家眷從京城開封經皖、贛來閩汀州府鍾寮場(今才溪榮石村),受命全權整治該處金銅礦的開發和治煉。因常年奔走於紫金山,且常登上山頂,遠眺汀江之水“三摺回瀾”之處,風光獨好,是塊風水寶地。

當時宋朝中央集權措施嚴厲,朝內爭鬥傾軋,仕途風雲難測。況且秉性剛烈的十六承事郎又不願奴顏婢膝取悅上司,即義無反顧的攜家眷脫離官場,披荊斬棘於郭坊,搭建茅屋,繁衍後代,這就是開基上杭的福安公。

上杭郭氏一世祖福安生兩子:長子小四宣義,為康太婆所出,系榕園始祖;次子小九儒士為周太婆所出,系麥園世祖。

太拔大坑村郭氏為榕園系。

梁姓

梁氏族譜:“梁姓之出者,本伯益之後。秦仲有功於平王,封其少子康於夏陽,為梁伯。其後,子孫散處四方,以國為氏。”

梁氏自得姓以來至今近三千年,子孫繁衍,世系間或(鱣)有些不同,而尋根究底,返本窮源,總處於梁鱣之子孫,後代有偉人,或以事功見,或以理學傳,或以節義者,或以文章顯,至於綴巍科登,臺閣擁印,旄膺封疆,重任為刺史州牧,以至忠臣孝子、節婦、義夫、實鱗接趾連。上祖歷傳至三十郎,妣鄒氏太娘世居浙杭州府錢塘琉璃八角井,生三子:長忠、次思、三念。於南宋理宗寶佑二年(1254),梁忠因貿易於福建汀州府上杭東門(舊時稱郭坊村)。後在此巧遇聯姻後定居郭坊並稱為富戶。梁忠生子國才,任龍巖教諭,娶傅氏。生四子:長均惠,次均寶,三均德,四均慶。

梁三世祖均惠,字可乆,娶林氏、陳氏(共生六子:長壽長、次壽興、三壽發、四壽旺、五壽康、六壽寧)。子孫繁衍於太拔張芬及官莊、白砂等地。

黃姓

黃姓為黃帝直系後裔,自南陸“受封於黃,以國為氏”至今,已有4600餘年,

繁行160餘代,成為中國的第八大姓。

黃帝第十一代孫樊人、惠連(即南陸)二兄弟隨夏禹治水有功,樊人被封為昆吾(河南滑縣)屬二等侯爵,惠連被封為黃國(今河南潢川縣)屬四等子爵,以國為氏,潢川成了黃姓之發祥地。歷經夏、商、週三朝1400多年後,經戰亂多年,南陸子孫為逃避戰禍而出現第一次大遷徙,逐步形成江陵黃氏和江夏黃氏等分支。上杭黃氏以江夏為郡望。

118世黃鍚是上祖下江南以來已從邵武平泗村遷和平鄉鶴藪,妣吳氏生五子峭山、義山、德山、海山、岱山。而峭山之十子黃化、十六子黃福、二十子黃井三派裔孫先後於南宋、元、明遷來上杭。120世黃化於公元951年奉父之命從邵武遷汀州寧化石壁村開基為閩、粵、贛客家黃氏始祖,黃化生三子:道、迪、逵。

居住太拔鎮範圍的黃氏後裔是黃道分支:黃道名潛盛,號萬四郎,進士,元配杜氏生三子:淮、漢,有敬。黃淮曾孫,志德名谷山,住上杭瓦子街,黃淮另一曾孫黃浩生二子:均德、進德。

均德玄孫景榮生璠、嶼、瑺。132世黃嶼生五子:天福、天祿、天壽、天喜天民。133世天祿號念一郎從寧化石壁遷上杭勝運裡石牌前(今稔田鎮石牌村),妣江、李氏生百一秀、百一郎。百一秀生千一郎、千二郎,其中千一郎住南陽等地。135世千二郎生十子即萬一至萬十郎,136世萬二郎生五子:長子福隆、次子福安、三子福慶、四子福海、五子福洪,其中三子福慶留在石牌前,生三子:榮泰、榮達、榮紀。

榮達生四子:子長、子榮、子光、子陵。子榮生三子:瑞、聰、潤。瑞之第三子福宗遷豐稔,生六子:念一郎遷太拔大坑;念二郎遷太拔張芬。潤生十一郎、十郎,十一郎從石牌前遷太拔大地牆下,再遷沙塘窠。

十二郎從石牌前遷太拔湖洋塘生元三郎一一念八郎一一千一、千二郎

千一郎裔孫又遷外地,千二郎在明憲宗時期遷賴家斜(今黃家村),生二子,念三郎十九郎;十九郎裔孫又遷太拔鮮水坑。

蕭姓

蕭(肖)氏出自子姓,是個古老的姓氏。周代宋國微子之後,樂叔大心有功,封於蕭(在今安徽蕭縣西北),為宋的附庸小國,子孫以國名為氏。西漢開國名相蕭何即其後。

上杭蕭氏和大部分客家蕭氏屬河南郡。

上杭蕭姓主要分佈於廬豐棉村,太拔礤下(今彩霞)。據礤下族譜記載:萬三郎居上杭,其世系:萬三郎一一七封一一三九郎一一千四郎、千五郎一一百八郎(移居綿村)、百六郎一一十一郎(原居藍家渡,今藍溪鎮)共生八子。

十一郎之長子仲一郎移居太拔雙坑排頭。三子仲三郎移居太拔礤下(彩霞):田增村三井坑的蕭姓始祖是從安黴遷來。

龔姓

龔姓原出周朝姬姓,屬周文王十四子叔繡之後。其後裔際遠受封於滕國(今山東騰州市),周時稱滕州為共邱,因地名賜姓,易共為龔。武陵為郡望。

際遠後裔龔遂生二子:奇英、奇傑。奇英於漢元帝時為武陵守令(河南常德市)後辭官定居武陵,生一子:勝。勝生二子:龔蒼、龔苔。龔蒼避兵禍去楚而徙福建汀州上杭瓦子街,其弟仍留居武陵。

龔蒼裔孫茂良、茂光、茂才三兄弟,其中茂良因故遷廣東英德(今英德市)茂光是進士,有二子,長子龔郯後五代孫百什一郎(1356-1427)居藍溪黃潭竹裡,妣伍氏,生九子:佰一郎到佰九郎。

百什一郎第十代裔遷徙至溪口當豐,清道光年間(1821-1850),其一支又從當豐遷至太拔橋頭坑定居,現在又從橋頭坑遷至崇廈十四駁橋樑面上定基。

曾姓

上古治水的夏禹帝,姒姓,傳至他的曾孫少康,帝業中興,封次子曲烈於鄫(山東蒼山縣),曲烈便成了鄫氏始祖。曲烈子孫在鄫相襲了二千年,直到春秋時期魯襄公六年(前567),鄫被莒所滅,太子鄫巫逃到魯國,做魯國仕卿,他把姓“鄫”去“邑”便為曾,從此就有了曾姓。

曾巫生二子,長天、次夫。夫生阜,阜生點,點為孔門高弟子。點生參。師從孔子,得儒真傳,世人稱曾子,後世尊為宗聖。

曾參,教育家,以孝行著稱,嚴於律己。注重內省修養,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此即“三省吾身”的由來。提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主張,《史記》說他能通孝道,作《考經》後世稱他為“宗聖”。

曾氏郡望堂號不少:有魯國郡、東魯郡、武城郡,還有魯郡、廬陵郡、天水郡、魯陽郡等。堂號有:魯國堂、武城堂、廬陵堂、三省堂、敬和堂、忠恕堂、衍慶堂等。

曾氏有三次南遷:第一次在西漢末年,第二次在北宋末年,第三次是在南宋理宗寶慶年間。曾參45世魯國郡裔孫曾十三郎從山東曲阜遷來上杭紫金山,第二、第三次遷徙均是直接遷上杭境內的。

曾氏入汀入杭支系,往返次數繁多,北宋徽宗大觀年間(1107-1110)中原漢人紛紛南遷,寧化石壁一帯帶真到了人滿為患之地步。宗聖4代裔孫曾恩一五個兒子一一江、淮、河、漢、海先後從寧化郎馬墩下橄欖樹村遷入上杭縣,均尊稱恩公為入杭一世祖。

恩一長子曾江又名三八郎(曾參45代)遷上杭茶地陳坑村開基。其子三一郎生四子,長子居陳坑,二子居太拔蘭田村。恩一次子曾淮遷上杭藍溪鎮礤頭開基。

恩一三子曾河又名三十郎(曾參45代)從寧化遷上杭廬豐扶陽(湖洋)開基,河生二子蕃,三十三郎:四傳四六郎,生五子:仁、義、禮、智、信,曾義3代孫原貴遷太拔礤下(彩霞),原貴一子允宗又遷筀竹(雙康貴竹窠)允宗一子志亨又遷太拔鄉巒崬背(梓東村的鑾暕背)開基。

第四篇上杭太拔鎮姓氏源流之郭姓、梁姓、黃姓、蕭姓、龔姓、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