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是經濟特區嗎?為什麼感覺發展有點落後?

樞密大夫


在四個第一批特區,三個在廣東一個在福建。廈門和汕頭應該是基礎最好的,特別是汕頭,其僑胞的數量十分龐大。前期的發展汕頭表現也相當不錯,目前的沉淪個人覺得無外乎外部政策和自身劣勢。

1、外部環境:和深圳、珠海、廈門相比,汕頭處於不東不西的位置,在實體產業的承接轉移期間明顯落後於深圳,比廈門也有差距,其實珠海也是這個原因,畢竟澳門除了博彩之外也沒啥實體產業可以承接,但珠海的優勢在於她的位置處於珠三角地區,整體產業協同發展的效應要高於汕頭。廈門的製造業雖然也不多,但作為福建唯一的特區,其資源相對汕頭更集中。

2、內部環境:珠海、深圳完全是新建的城市,相對廈門和汕頭而言還是有後發優勢,其包容性更強。而在這四個城市裡相對自身文化性最明顯,潮汕地區有經商的傳統,且特別抱團,在初期階段這種抱團發展很容易出成績,但也是因為這種家族式的抱團會影響後期新鮮血液的注入,從而阻礙經濟發展。所以很多潮汕籍的大老闆開始往深圳這些地區發展,資金外流和產業外流也導致了汕頭經濟發展的緩慢。

隨著粵東地區的城市行政區劃調整,汕頭的行政優勢越發被削弱,在越來越規範的社會環境下,汕頭想異軍突起難度會更大


聶喆906


改革開放設立的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我們回過頭去看,深圳發展最快、最好,汕頭髮展最慢。為什麼呢?


第一,人才戰略缺乏。一個地方要發展關鍵在人才。深圳聚集了全國幾百萬人才,來自五湖四海。發展經驗表明,一個移民城市有人才、有知識、有經驗、有市場,這些都是移民帶來的。深圳現在高科技發展都是人才戰略的結果。反觀汕頭排外情緒大,人才引進少,本地人除了抱團會做生意,科技素質相對低,幹部的視野決定了他的發展高度,發展方向。

第二,地理位置優越缺乏。深圳靠香港,珠海靠澳門,廈門對臺灣,汕頭對誰呢?設立特區時,對應的是外僑。的確李嘉誠也回來辦了實業、辦了汕頭大學。但是粵東地區的地理位置與其他三個特區比,沒有任何優勢。

第三,產業發展定位缺乏。深圳定位高科技、廈門定位石化業等,汕頭定位發展什麼產業!?長期以來產業發展搖擺,只重經商,且在特區旗號的庇護下,大搞走私等旁門左道的發展。走私的猖獗、市場環境的敗壞,尤其是近年惡性發展的走私與逃騙稅大案,以及最近爆出的近千億洗黑錢大案,更使得汕頭產業發展模糊混亂。



第四,廣東支持政策缺乏。汕頭經濟特區不特,沒有存在感,被全國人民遺忘,既有自身不創新、不突破的問題,也有省裡支持政政策不確定的問題。到底汕頭髮展什麼?在廣東的定位是什麼,在全國的定位是什麼?始終不清晰,錯過了一次又一次機會。


我以為汕頭的發展再從經濟特區考量已毫無意義,如何與珠三角地區合作發展,如何爭取成為廣東省發展新高地才是重點。必須來一場思想大解放、思路大辯論,進一步明確目標和發展路徑,才可真正崛起。


周思夢想


汕頭是我國最初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與深圳,珠海,廈門齊名。而且,汕頭也有自身獨特的發展優勢,並不比後三者差太多。



其實,深珠廈更多的是地理上的區位優勢。深圳的優勢是毗鄰香港,珠海的優勢是毗鄰澳門,廈門的優勢是毗鄰臺灣。所以,深珠廈都具備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極大的便於對外招商引資。而在這方面,汕頭顯然是不如它們三者的。



但汕頭之所以也會成為四大特區之一,自然也是有其獨特的優勢存在的,那就是潮汕人具有優良的經商傳統。

潮汕人素有“東方猶太人”之美譽,十分善於經商,湧現出眾多優秀的實業家和商人,諸如李嘉誠、劉鑾雄、馬化騰等。而這也是汕頭得以成為特區的重要原因,因為汕頭是擁有很好的經商土壤的。



然而,改革開放四十年過去了,汕頭今天的發展確實與它那經濟特區的身份不相配。和深珠廈三城相比,汕頭的經濟體量和人均產值都差距甚遠。

深圳就不用說了,去年GDP總量2.4萬億,是廣東經濟領頭羊,接連超越廣州和香港,成為大灣區第一城。廈門也有4791億的經濟總量,就是人口不到200萬的珠海,去年的經濟總量也達到2914億。而擁有560萬常住人口的汕頭,去年也就2512億。

其實,導致汕頭經濟發展滯後的原因有很多。內因:是潮汕地區較為封閉,缺乏對外的包容性,不像廣深那樣能夠海納四方,匯聚五湖。而這也是為何很多潮汕商人能夠在外地經商致富,卻鮮有在潮汕本地崛起的重要原因。而這也成了制約汕頭經濟發展的一個要因。



外因:則是由於廣東經濟發展的極其不平衡造成的。其實,如果除去珠三角的城市,汕頭放在整個粵北、粵東和粵西範圍內,經濟發展水平已經算很不錯了,排在湛江和茂名兩個具備重工業的城市之後,是粵東經濟的主力。

要知道,廣東經濟前六位的城市都在珠三角。其中光是廣深佛莞四城,就獨佔全省大部分的GDP……



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汕頭的經濟在非珠地區並不算差。但總的來說,作為經濟特區的汕頭,未來還是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當然,我們都很期待汕頭經濟的騰飛,這樣不僅能帶動粵東地區的發展,也能推動廣東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大灣區建設增添動力!

汕頭,加油吧!


這些歷史要讀


自從2018年特朗普當選總統以後,也包括英國脫歐,全球化就開始不待見了。理由多的很,包括國家安全問題,等等。總之,出口貿易已經到達了頂峰,中國的外向型經濟很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也就這個樣了,如果不減少的話(中國的基建出口還是會增長的)。現在如果還想繼續搞外貿型增長投資建碼頭,那就是供給側的問題嘍,再盲目投資就是犯罪了。不光是汕頭,其他的中國口岸城市也是同樣。經濟的下一波高潮將是科技經濟,內需經濟。中國市場那麼大,沒必要悲觀。老百姓的錢還是有很多,就看你怎麼把它賺出來。


用戶8329066382159


汕頭和深圳、珠海、廈門是改革開放之初最早設立的一批經濟特區。當初設立汕頭經濟特區主要是為了眾多華僑回鄉投資建設,因為潮汕地區是國內著名的僑商,在東南亞地區的潮汕籍華橋眾多,且在經濟界具有較大影響力!改革開放之初,中央的決策就是吸引外資來華投資辦企業,以求較快的促進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深圳、珠海、廈門經濟特區的設立更多的是因為地理上的區位優勢,其中深圳毗鄰香港,珠海毗鄰澳門,而廈門則毗鄰臺灣。



說到經濟特區,大多數人第一個想起的會是深圳,因為這是我國發展最為成功的經濟特區,已經躋身全國一線城市行列。而汕頭的發展與它經濟特區的地位似乎不相匹配。2018年深圳GDP高達24222億元,廈門為4791億元,常住人口不到200萬的珠海,其GDP也達到了2914億元,而常住人口560多萬的汕頭,其2018年的GDP只有2512億元。

當然了,我們也不能期望每個經濟特區都能夠像深圳經濟特區那樣發展得那麼成功,當初我們設立經濟特區,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深圳能夠發展得那麼好,必然有它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而汕頭髮展成這樣也有它的原因,比如在地理上的區位優勢,汕頭顯然是不如其它三者,還有潮汕地區的封閉性,缺乏對外包容性等都是重要原因之一。


錦繡中源


汕頭不是經常在媒體上說汕頭地理位置優越嗎?而且吹噓汕頭是粵東地區的交通樞紐中心嗎?汕頭人自己沒有民航機場還說揭陽市中心區的榕城區內的揭陽潮汕國際機場是他們汕頭市的機場。汕頭人要坐飛機還需跨境進入揭陽市中心區的榕城區的地都鎮,砲臺鎮,登崗鎮。揭陽市境內的中心區榕城區這三個鎮路程距離汕頭市還有幾十公里。汕頭人說揭陽機場是他們汕頭的。這樣一個汕頭特區會長進發展象樣才怪。


用戶9169790809


汕頭很落後嗎?我個人不覺得~我認為汕頭是一個很務實的城市,實業很多,而且分佈很均勻,兩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有近七百萬人口,貿易也相對發達,我很經常聽到做跨境電商的事~而去這兩年汕頭的環境好了很多~沒再見過黑煙筒,城中村的整潔比深圳廣州的好太多了,沒什麼好嫌棄的~


seeya再見了青春


一九九五有個不怕死的來了汕頭:1228


用戶3425188075192


官場的風氣不行,沒有做到幫扶企業健康成長!就是各種檢查,各種規定,各種不行,沒有給企業帶了安全感,就連李嘉誠,馬化騰,都不願意來的地方,比如我是一個小企業,你應該全程幫扶做大做強,沒必要整天求大企業來投資,自己的官風不好,求也沒有企業來吧!


無所318781


紅頭船精神走出去就好,李嘉誠,馬化騰,黃光裕等。

膠已人精神,過渡依賴潮藉鄉親,排外,嚴重排外的地方,潮汕以外都被認為是外省。

市政府站在潮起的地方,錯失改革發展的機遇。亞青會爭辦成功了,高興嗎?百姓在看,為什麼要爭辦?百姓不知道,那是市委市政府的事。選址就可看出又一錯,市民等著瞧。

人民廣場是中心?錯,是林百欣廣場為中心?錯,是東海岸新城為中心?錯,也許是澄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