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又怕見牙醫,怎麼辦?趕緊學習一下中醫治療牙痛的方法吧!

導讀:今天來學習如何治療惱人的“牙痛”。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一俗言說明了牙痛雖為小病,卻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痛苦。因此,明確和掌握牙痛的發病機理及辨證治療,也是除疾利民之思。

牙痛,又怕見牙醫,怎麼辦?趕緊學習一下中醫治療牙痛的方法吧!

01牙痛為多種牙齒疾病及牙周疾病常見症狀之一。

五臟六腑的功能失調,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導致發病,其中以胃、大腸、腎與其關係最為密切;外邪的侵犯,則常見於風、熱二邪。

“高巔之上,惟風可到”,“熱性炎上”,這些理論說法,均指出了風熱之邪具有炎灼上行的特性。

牙位於首而居高位,若脾胃素有積熱,功能不健,風熱之邪乘機侵犯,便可上蘊於牙齒齦肉,而致氣血滯留,脈絡瘀阻,出現疼痛。此風熱外邪所致,亦即“風火牙痛”之理。

牙痛因於內傷者,多由胃火與腎虧所致。

若胃熱素盛,又過食膏粱厚味或飲酒過度,化熱生火,循經上蒸牙齦,傷及脈絡而發病。

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若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腎陰虧虛,則虛火即會上衝灼爍牙齦,骨髓空虛,牙失營養而疼痛發作。

總之,導致牙痛發生的原因是很多的,除上述風熱、胃火、腎虧三種常見原因外,尚有風寒、溼熱、蛀蟲(齲齒)等而致者。

牙痛,又怕見牙醫,怎麼辦?趕緊學習一下中醫治療牙痛的方法吧!

02儘管成因繁雜,但總可分為實火、虛火兩型。

實火者,包括風火、胃火及溼熱等;虛火則主要指腎陰虛火旺而言。

茲將其二型的辨證要點及治療方法分述於後。

實火型發病較劇,牙痛劇烈,病無休止,或遇冷痛減,齦部紅腫明顯,或伴牙縫出血,量多色鮮,全身症狀可有頭痛,發熱,口或幹,或渴,或苦,或臭,尿赤,便秘,舌紅或絳,苔黃膩,脈弦數。

其治則應清胃瀉火,涼血止痛,方用清胃散為主。

若偏於風火牙痛者,可於方中加金銀花、連翹、荊芥、葛根、白芷輩,取其辛涼清散之性,使邪從上、從表而去。

偏胃火牙痛者,則宜加入生石膏、大黃、懷牛膝、赤芍等,以增強清瀉胃火之功。

如果牙痛伴口苦、齦腫,屬溼熱者,可加入龍膽草、黃連、苦參。

虛火型起病勢緩,牙痛隱隱,時發時止,齦肉微紅腫,伴齦肉萎縮,牙齒鬆動,晝輕夜重或午後疼加重,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治宜益腎填精,滋陰降火,方以知柏地黃丸(湯)為主。

若腎陰虛與胃火相兼而致者,可予玉女煎加減治療。

牙痛,又怕見牙醫,怎麼辦?趕緊學習一下中醫治療牙痛的方法吧!

03除此之外,牙痛也有不因於火的,如遇食寒涼或吸冷氣即作者,為寒性牙痛,治療以溫補腎陽為主。藥用菟絲子、葫蘆子、補骨脂、韭子為主,加蓽茇、細辛、白芷,水煎服。

亦可用溫風散(當歸、川芎、白芷、細辛、藁本、蓽茇、露蜂房),水煎服或煎後含漱。

至於齲齒牙痛,除行牙科修治外,尚有單方臨時止痛。

其一,先用牙膏浸入孔中,再納韭子一枚噙入蛀牙;

其二,川椒、細辛為末,納巴豆一粒加飯搗和為丸,藥棉裹置蛀孔內,皆可立止其痛。

牙痛,又怕見牙醫,怎麼辦?趕緊學習一下中醫治療牙痛的方法吧!

04牙痛的辨證,在掌握上述局部症狀外,尚須根據牙齒與臟腑經絡的關係,視牙痛上、下部位的不同,輔辨其病變發生的所屬臟腑,以明確選擇用藥。

大抵上牙痛者,病在胃;下牙痛,責大腸;偏上門齒痛,病在督脈;偏下門齒痛,病在任脈。

《外科大成》載“當門為齒,上屬督脈,下屬任脈,兩旁為牙,上屬陽明胃,下屬陽明大腸經”,實為經驗之談。

若上下牙齒皆痛,在辨證時,總與腎臟有關,治不離腎;若單純齦肉病變而引起的牙痛,則又當責於中焦脾胃,因脾主肉故也。

趙老曾治本院一同志因洩瀉之後出現牙痛者,多方治療無效。

視其牙齒堅固,且無蛀空,唯齦肉微紅腫,舌質胖淡,思其病發於久瀉之後,乃脾虛無疑。故用四君子湯加牛膝、細辛、蓽茇,2劑即收全功。

注:本文發表於《趙清理醫案醫話集》,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07年3月。本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