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統魯哈尼對英法德提出的保留伊核協議方案不滿,歐洲國家是否已經無計可施?

衝擊時評

特朗普阻止歐洲放水的態度堅決

2015年,伊朗核協議達成之後,由於美國國內對伊核協議本身存在巨大分歧,大多數美國企業還沒有開始進入伊朗市場。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的企業抓住機會,大肆在伊朗市場擴張,並在伊朗能源領域收穫了巨大的利益。現在英法德等歐洲國家之所以全力協調,力圖保住伊核協議成果,其實也是為了保住歐洲國家在伊朗的這些經濟利益

特朗普不顧全球各國的普遍反對,一意孤行,堅持退出伊核協議,目的就是要通過徹底的經濟制裁措施,全面圍堵伊朗,削弱伊朗的財政經濟實力,迫使伊朗在中東地區作出全面收縮,甚至希望引發伊朗內亂、趁機顛覆伊朗政權。如果僅僅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而歐洲國家還能夠繼續與伊朗做生意,特朗普大費周章的退出行動就會淪為笑談

特朗普顯然不會這麼傻,如果在11月4日前,美國沒能與伊朗達成重返伊核協議的任何共識,美國肯定會依據國內法律授予的“長臂管轄權”,對所有不顧美國禁令繼續與伊朗開展經濟合作的其他國家企業實行制裁,

將其他國家都捆綁到美國的制裁戰車之上

歐洲國家規避美國“長臂管轄”的辦法有限

特朗普手中的底牌已經非常清楚,但是即便如此,由於美國在國際經濟和金融領域的霸權地位,歐洲國家還是沒有太多的辦法阻止美國

在金融結算領域,由於美國金融市場龐大,同時又操縱著金融市場的信用評定,如果歐洲商業銀行違反美國禁令,會立即失去在美國市場發債的許可,同時現有的債券和股票的價值也會大幅下跌。歐洲的商業銀行不可能為了賺錢替伊朗進行貿易結算的蠅頭小利,承受如此巨大的損失。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英法德等國家準備協調歐洲政府間金融機構——歐洲投資銀行承接今後伊朗的貿易結算服務。沒有經營壓力的歐洲投資銀行,也害怕遭受美國的調查和制裁,婉拒了這一提議

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即便英法德等國能夠協調金融機構願意負責與伊朗的貿易結算服務,但是歐洲的那些跨國企業也同樣擔心被美國製裁。事實上,5月初特朗普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之後,歐洲國家的相關企業早已對接下來的談判失去了信心,已經開始大範圍從伊朗撤資。

歐洲國家全面對抗美國方面的決心不足

歐洲國家對自己與美國的實力差距有著清醒的認識。特朗普欺負人已經欺負到家了,但是歐洲國家除了高喊口號,發出聲音上的威懾之外,並沒有與美國硬碰硬的決心和勇氣

從6月1日起,美國對從歐洲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對於這種赤裸裸的貿易保護主義,歐洲國家也只能息事寧人,按照美國徵收關稅商品額的50%進行報復,這種立場甚至不如加拿大和東亞國家堅定。近期特朗普得寸進尺,繼續在汽車貿易問題上向歐洲國家施壓,經過幾個月的博弈後,又是歐洲國家率先提出雙方互免汽車關稅的提議。

事實上,如果歐盟能夠意志堅決的支持伊朗,還是有辦法對抗美國長臂管轄權的,那就是美國製裁一家歐洲企業,歐洲也對等制裁一家美國企業,只有這種魚死網破的精神,才有可能讓特朗普低頭。伊朗一直呼籲歐洲國家採取更加堅定有力的行動支持伊核協議,也就是希望歐洲國家能夠這樣表態、這樣做。但是歐洲國家對於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問題都無法強硬到底,他們在伊朗問題上的態度就可想而知了


衝擊時評

歐洲國家面對伊朗的不滿,也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有計可施或無針可施,任何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何況一個國家。歐洲諸國面對美國和伊朗的現實選擇時,都會以長遠的國家利益作為衡量的標尺,即失去伊朗這個能源市場和失去美國這個戰略盟友對自己國家的長遠利益會帶來什麼影響。可以這樣說,失去伊朗,歐洲國家肯定會失去一定的經濟利益,但失去美國,不僅輸掉一定的經濟利益,還必將在政治,軍事,國家安全等方面產生一些難以承受的負面效應。歐盟與美國在經貿上的合作肯定超越與伊朗的合作,沒有美國,北約即使不會解體,但在與俄羅斯的對峙中,絕無勝算。所以,就算歐洲諸國有計可施。在全面權衡利弊後,就完全可以預測伊核風波未來的走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