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新區掛牌,將對杭州樓市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

錢塘新區(下沙+大江東合體),想要再現當年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浪潮,基本上沒有可能性,畢竟工業大開發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馬雲不會帶著幾萬人去大江東吧,銀行保險們也沒動力捨棄錢江新城,去江東蓋個大樓。

很多年以後,大江東會建成什麼樣呢?下沙會建成什麼樣,是清楚明白的,四個字:騰籠換鳥。

未來科技城往事

我們錯過了什麼

錢塘新區掛牌,將對杭州樓市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

數據來自各區歷年發展公報

很多身在杭州的人,都因錯過未來科技城的紅利而懊悔不已。這幾年,在未來科技城的帶領下,餘杭GDP一口氣超越了蕭山。

2011年,杭州未來科技城被列為全國四個基地之一,同年年底,淘寶城一期開工。當時,官方的定位是這樣的:

這個淘寶城不僅是淘寶小二們的新家,更是我們廣大淘友的家。

我們會把淘寶城建設成網絡購物中心的典範,就像美國的好萊塢是全世界造夢者的聖地一樣,杭州的淘寶城將成為全球購物聖地。未來,我們還將在全世界建設更多的淘寶城。它就在你的身邊。

那個時候,移動支付尚在襁褓之中,BAT仍然三分天下。杭州人對這個繞城外的地方,尚並不以為然。彼時的杭州樓市已經籠罩在陰霾之中,所謂熊市無利好,淘寶城當時只是一些塔吊工地而已。

2013年,阿里萬人大遷徙,阿里集團旗下的天貓、淘寶網、阿里雲、聚划算等公司的1.2萬名員工,正式搬入未來科技城。

2009年,阿里也搬過一次家,那次是從城西搬到了濱江。

阿里的兩次搬家,都對杭州樓市的格局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杭州繞城西,曾經只是一個不毛之地,有一些農田溼地,環境比較原生態。阿里的到來,租金的變化立竿見影,房價只是泛起一點點漣漪而已。

2011-2015年,未來科技城的推地高峰,正好趕上了杭州樓市最低谷的幾年,大部分寶地都被“賤賣”了。比如淘寶城周邊的低密度項目、5號線沿線的大量地鐵盤,樓面價鮮有超過1萬的。本土的綠城和濱江,也沒拿過核心區的地。本土房地產大佬尚且看走眼了,更何況是普通群眾。

面對錢塘新區

我們該吸取教訓嗎

錢塘新區掛牌,將對杭州樓市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

大江東面臨很大的交通難題:

現在兩岸只有一座江東大橋,一條隧道在建,2條過江地鐵在挖(一條通機場,嚴格講是蕭山地界),這是遠遠不夠的,過江通道需要繼續加密。

但是即使加密了,也依然解決不了核心問題:【整個江東的核心區域直面的是海寧,而不是下沙】。整個江東大道以北(半座大江東),和下沙連接的媒介,似乎只有一座江東大橋。假如北面加強開發,不只是一座橋會癱瘓,整條德勝高架也會力不從心。所以,理論上,最適合打造核心區域的,應該是和下沙隔江相望的河莊。

縱觀整個“錢塘新區”,和主城聯繫的只有一條1號線,顯然會不堪重負。只要錢塘新區是認真的,那麼下一期地體規劃,下沙境內必然會至少增加一條線(可能是8號線西延),這給投資下沙的房子,提供了一個思路。

產業難題

近幾年來,杭州的工業一直不是很給力,下沙和大江東的增長都比較緩慢。福特算是大江東引進的較大的項目了,很不湊巧的是福特在國內節節敗退。新區組合後,下沙必然開始轉移工廠至江東,能提供一定的支撐,下沙則全力擁抱高端產學研,看上去是雙贏的。

隨著工業的搬遷,下沙的獲利是立竿見影的:超級大學城、超長江景線、優質土地釋放等等,遠期不輸未來科技城。大江東將更多停留在概念上,成為一個合格的工業園,就算是不小的成功了。

錢塘新區掛牌,將對杭州樓市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

相信錢塘新區

積極擁抱下沙

如果說,錢塘新區是認真的。有幾點是明確的:1、下沙的人居環境將獲得極大改善;2、下沙10年內可能有第二條地鐵落地;3、城東的高架會越來越堵。

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下沙,以及整個城東一帶。而大江東,最終,可能只是出地、出錢,支援了下沙的產業轉型。(大江東這幾年還在花錢搞建設階段)

當然,看好歸看好,開發的節奏和時機瞬息萬變,投資要保持謹慎。

(本文為個人觀點,非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