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委屈的謀士,袁紹連拒他七個奇策,曹操:得他便可平天下

三國最委屈的謀士,袁紹連拒他七個奇策,曹操:得他便可平天下

三國時的官渡之戰,可以說一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這次戰爭中曹操雖只有7萬兵,卻戰勝了是他10倍的袁紹,可以說是為日後的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這個戰爭的勝利,不僅與曹操個人有關,更加重要的是他的將士,以及謀士的計謀。在這次戰爭之前,郭嘉就為鼓舞士兵提出了"十勝十敗論",但是我們都知道空有信心是不行的,畢竟戰爭的勝利還需要一些計謀和硬件,所以除了郭嘉,還有劉曄,荀攸、許攸三人獻計,從而取得了勝利。

三國最委屈的謀士,袁紹連拒他七個奇策,曹操:得他便可平天下

袁紹在白馬動搖了曹操軍心,多虧劉曄的霹靂車之計,使得曹操戰略了先機。同時在黎陽時由於荀攸的妙計使得曹操擒殺了顏良,而後來在兩軍相持之時,因為許攸棄袁投曹,為他帶來妙計,從而使得曹操不戰而勝。與曹操的任人唯賢相比,袁紹顯然是低了一個層次,他雖然也有許多謀士,但是他剛愎自用,而且又不會用人,才導致了他的失敗。

三國最委屈的謀士,袁紹連拒他七個奇策,曹操:得他便可平天下

袁紹有五大謀士,雖然有一個人背叛他了,可是他也沒有能用好剩下的四位,如果他用好了田豐、沮授,或許他會在官渡之戰中戰勝曹操,並完成一統。然而袁紹卻不用沮授,沮授曾為袁紹獻過七個奇謀,卻無一被採納。他曾勸說過袁紹去迎漢獻帝,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卻被誤解,反而曹操這樣做了。之後在袁紹給自己兒子封賞領地時,沮授曾提出反對意見,並對此說明不利之處,誰料袁紹不聽,造成了他死後,幾個兒子全部被曹操殺死。

三國最委屈的謀士,袁紹連拒他七個奇策,曹操:得他便可平天下

在官渡之戰發生之前,沮授曾經建議袁紹慢慢攻打,但是袁紹不聽,反而聽取小人建議,而且把沮授的權力分散。沮授曾經就說過袁紹這個人不會在官渡之戰勝利之後給任何獎賞,同時,如果輸了他們自身難保,之後在袁曹相持之時,沮授對於袁紹只任顏良提出質疑,但袁紹不聽,造成顏良被殺,之後在袁紹將渡河之時,他又給出建議,但袁紹仍然不聽,沮授再也受不了了,便不見袁紹,導致袁紹憎恨他,並將他的權力給了其他人,並且造成失誤,文丑被殺。

三國最委屈的謀士,袁紹連拒他七個奇策,曹操:得他便可平天下

之後在曹操回到官渡時,沮授又給袁紹提出建議,認為打持久戰剩的機會大,袁紹不聽,造成失敗,之後他又幾次進言,都沒有被採納,到最後袁紹戰敗逃走,沮授不幸被俘,在見曹操時,他仍然堅守不投降,曹操早就認識沮授,見沮授此舉,不禁感嘆,如果他早就有了沮授這一謀臣,天下早就是囊中之物了,沮授不得不說是三國最不得志的謀士了,連獻幾個計謀都被否絕,而且還受小人陷害,曹操在感嘆他的奇才的同時,也嘆息了不能為他所用的傷心,有人才的人才能得天下,從那時就一直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