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袁紹、袁術兩兄弟,互相競爭組建羽翼,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袁紹、袁術兩兄弟,互相競爭組建羽翼,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袁紹和袁術是東漢末年的兩個軍閥,而且都一度是當時最強大的軍閥之一。袁紹如果在“官渡之戰”中擊敗曹操,就能夠掃平北方,走扶植天子再取而代之的路子;袁術也曾經佔據揚州、豫州、徐州等郡縣,野心膨脹僭號仲家,最後也因此而失敗。如果袁紹和袁術能夠聯手,三國曆史舞臺中心的家族很有可能就是汝南袁氏。可惜兩個人並不以家族利益為先,而是注重個人的權益,各自拉攏其他軍閥組建黨羽,形成兩個競爭的軍事集團。對於這一點小編不好評價,但結局就是二袁各自被消滅,汝南袁氏這個東漢時期的頂級家族沒落下去。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袁紹、袁術的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袁紹、袁術兩兄弟,互相競爭組建羽翼,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袁紹、袁術的矛盾根源

袁紹和袁術都是出自汝南袁氏,東漢時期有兩個家族做到四世三公的程度,一個是弘農楊氏,一個是汝南袁氏。汝南袁氏從袁安到袁逢,四代人都有人做到了三公的地位,可以說擁有非常豐厚的政治資源。袁紹和袁術都是家主袁逢的兒子,不過袁術是嫡子,袁紹是私生子,後來過繼到袁逢的哥哥袁成這一支,從宗法上來說,二人成為族兄弟的關係。

古代人很注重某個人的出身,公孫瓚打算對袁紹用兵,寫了一篇檄文,文中列舉了袁紹的十條罪狀,有一條就是袁紹的母親地位卑微,袁紹卻位高權重,屬於“有苟進之志,無虛退之心。”袁術也曾經用“吾家奴”的字眼來稱呼袁紹。雖然這是二人交惡的情況下,但是從中也可以看出,袁術這個袁逢嫡子對血緣上的庶兄袁紹是非常輕視的。

袁紹、袁術兩兄弟,互相競爭組建羽翼,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袁紹和袁術都是公族子弟,仕途方面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不過平心而論,袁紹的表現是比袁術要強一些的。袁術“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然後藉助家族的力量走入仕途,而袁紹還有一段愛士養名的過程。在洛陽結交各種名士、豪俠,如張邈、何顒、許攸、吳臣(疑似)、曹操等人,締結一個能量龐大的人脈網絡,這為他後來的事業打下堅定的基礎。

之後袁紹、袁術等人協助何進消滅宦官,何進為了給保護宦官的何太后施壓,讓董卓等外鎮到洛陽城外。沒想到何進自己被宦官設計殺害,宦官攜帶漢少帝劉辯出逃,正遇到趕來了董卓。董卓控制朝政,袁紹、袁術、曹操等人不願意屈身於董卓,紛紛逃出洛陽組建義軍。袁紹選擇的地方是冀州,袁術選擇的地方是荊州,或許是因為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原因吧。

袁紹、袁術兩兄弟,互相競爭組建羽翼,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因為袁紹、袁術等人組建聯軍,董卓處死了在洛陽中的袁隗、袁基等袁氏族人。袁隗是袁成、袁逢的弟弟,袁紹、袁術的叔父;而袁基是袁逢的嫡長子,他才是袁家的下一代繼承人。袁基被殺了,袁家新一代家主的位置空出來了,理應由袁術這個嫡子繼承。可是問題來了,亂世當中刀兵的作用比宗法更強大,袁紹有人脈、有軍隊、有名望,完全可以自己當家做主。袁紹不肯服從袁術,袁術更不肯向袁紹這個庶子低頭。這個矛盾的根源就產生了。

袁紹、袁術兩兄弟,互相競爭組建羽翼,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袁紹、袁術之間矛盾的具體表現

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十幾支軍閥包括州牧、刺史、郡守還有一些像劉備這樣的小勢力組成了討伐董卓的聯軍。袁紹的名望以及汝南袁氏的政治資源發揮了作用,袁紹成為諸侯聯軍了盟主,自領車騎將軍。這個時候袁紹這個曾經的庶子已經壓過了袁術這個嫡子。就像曹操和張邈的關係一樣,當某一天一個低於自己的人突然凌駕於自己頭上,這個滋味恐怕是不好受的。

袁紹、袁術兩兄弟,互相競爭組建羽翼,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諸侯聯軍聲勢浩大,但是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和董卓的戰役處於下風,後來乾脆窩裡鬥。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術的部將孫堅成功進攻到洛陽,迫使董卓進入關中暫避鋒芒。這個時候孫堅的身份是豫州刺史,但是與袁術的關係還是非常親密,歸附於袁術,也就是說袁術可以通過孫堅來控制豫州。汝南袁氏的老家當然是在汝南郡,就是在豫州。小編個人推測,袁紹和袁術各自選擇不同,有可能也是緣於發展的側重點的不同,袁紹選擇河北,具有山川之險,也更便於整合關東各軍閥的力量;袁術選擇南陽,與老家更近一些,容易獲得家族力量的支持。

袁紹、袁術兩兄弟,互相競爭組建羽翼,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但是袁紹不願意放棄豫州,或者說不願意讓袁術這樣發展起來。於是袁紹令周昕、周昂、周喁三兄弟與孫堅爭奪豫州。最後的結果是周氏兄弟失敗,袁紹和袁術之間也撕破臉皮,開始用外交和軍事手段壓制對方。另外還有一件事,袁紹和韓馥以漢獻帝劉協幼弱、正統性不足為藉口,打算擁立在幽州的劉虞,與董卓各自樹立朝廷東西對立(就像後面的東西兩魏一樣)。而袁術認為漢室已經衰敗,袁氏是舜的後代,屬於土德,代替漢朝符合“五德終始說”的相生說;袁術字公路,名字也照應“代漢者,當塗高也”的讖語,他想自己當皇帝,自然不願意袁紹再擁立劉虞。這個分歧也是二袁交惡的原因之一,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權力的關係。

袁紹、袁術兩兄弟,互相競爭組建羽翼,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東漢末年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前面說了那麼多,都是袁紹和袁術的惡劣關係。那麼東漢末年兩大軍事集團是如何形成的呢?就是源於袁紹和袁術二人的“舍近交遠”的外交策略,也可以說是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近攻”可以獲得實打實的土地,“遠交”可以利用其他勢力牽制自己的敵人,再加上一些個人矛盾作為助力,促成袁紹、曹操、劉表和袁術、公孫瓚、陶謙兩個聯盟。

袁紹、袁術兩兄弟,互相競爭組建羽翼,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袁術拉攏劉表,和袁紹拉攏公孫瓚,都是利用了利益和矛盾兩個方面。劉表本身是荊州牧,但是人口稠密、靠近中原的南陽郡卻被袁術霸佔,劉表本人為了避開袁術“單騎入荊州”,兩個人的矛盾顯而易見;而袁紹也是利用公孫瓚的軍事威脅,逼迫韓馥將冀州牧的位置讓給自己,公孫瓚什麼好處也沒有得到。在爭奪豫州的戰役中,袁術可能是為了促進公孫瓚和袁紹的矛盾,派遣公孫瓚的從弟公孫越參戰,結果被周氏兄弟射殺。周氏兄弟是袁紹的人,公孫越的死也算在袁紹的頭上。那麼無論是袁術拉攏公孫瓚,還是袁紹拉攏劉表,都是一拍即合的事情。曹操在當時本來就是袁紹的小弟,被袁紹表為東郡太守。至於陶謙為什麼要加入袁術,這一點小編就不太清楚了。如有方家,還請指教。

袁紹、袁術兩兄弟,互相競爭組建羽翼,形成兩大軍事集團

除了這些人以外,兗州刺史劉岱也曾經加入過袁紹的勢力,不過沒過多久就死於青、徐黃巾軍的手中,曹操趁虛而入成為兗州牧,收編三十萬黃巾降卒,一百萬人口,更擴大了袁紹一方的實力。最後袁紹一方逐漸壓制袁術一方,袁術經歷“匡亭之戰”的失敗後,轉移到揚州,袁術與陶謙、公孫瓚的聯盟隨之瓦解;而袁紹與曹操的裂痕,就要等到曹操履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之後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中國歷史地圖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