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曹操、劉備的那些熱血往事:橫刀掛印 刺殺權宦 鞭打督郵

袁紹、曹操、劉備的那些熱血往事:橫刀掛印  刺殺權宦  鞭打督郵

董卓

  人年輕時血氣方剛,太拿自己當回事兒,遇事容易衝動,往往憑一時血勇,做出錯誤的決斷,搞出自己不能承擔後果的事情來。

就連三國時代那些叱吒風雲的梟雄之輩,如袁紹、曹操、劉備,亦概莫能外。

  袁本初:橫刀長揖出,將軍蓋代雄

  漢朝出了個非常牛的家族,袁氏家族。袁安在漢宣帝時為司徒,其子袁敞為司空,孫袁湯為太尉,曾孫袁逢為司空,袁隗為太傅,四輩人有五個高居“三公”之位,即所謂的“四世三公”。

  袁紹就出生在這個家族,他的老爹就是上文提到的司空袁逢,雖然是過繼的,但卻甚得老爹、伯父的喜愛,年少為郎,不到二十歲就混到了縣團級——濮陽縣長。

  卻說十常侍作亂,大將軍何進謀誅宦官,便矯詔命西涼刺史董卓帶兵進京。因謀事不密,何進為宦官所誅,宮中大亂,少帝與陳留王乘亂逃走,為董卓所救。

  董卓以陳留王機敏為由,欲行廢立之事,其實是藉此立威,以誅除異已。

  不巧得很,袁紹就是跟董卓意見不同的異已。

袁紹、曹操、劉備的那些熱血往事:橫刀掛印  刺殺權宦  鞭打督郵

袁紹

  當時董卓向袁紹諮詢廢立之事,袁紹佯許之,答道:“這是大事,當回去跟我叔叔太傅袁隗商議。”董卓又道:“劉氏種不足復遺。”意思是姓劉的已經不足以再擔皇位,語中已露篡位之意,立陳留王云云,不過是一時之計。

  袁紹沒有理會董卓,橫刀長揖出,懸節東門,而奔冀州。

  廢立之事,非人臣可為,可見當時的袁紹還是很純潔的。何況董卓又露篡位之心,袁紹如何忍得!他的種種行為,擺明了是不合作,甚至是反對,態度相當強硬。

  當時董卓勢大,袁紹如此強硬反對,雖是出於一片忠君愛國之心,卻也不免有熱血衝動之嫌,幾乎給袁家惹下大禍。

  曹孟德:刺殺張讓,才武絕人

  《三國演義》裡曾記載曹操刺殺董卓一事,流傳甚廣,以至於很多人信以為真。但正史告訴我們,這是不存在的,以曹操的智慧,是不可能去刺殺禁衛重重的董卓的,因為那樣做根本就是在找死,逃生的概率為負數。

  但曹操還真幹過這麼熱血的事,不過刺殺的對象不是董卓,而是“十常侍”之首,權宦張讓。

  張讓在桓靈二帝時,歷任小黃門、中常侍等職,後封侯,以橫徵暴斂、驕縱貪婪著稱,靈帝極為寵信,常稱“張常侍是我父”。

  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幹了很多禍國殃民的壞事,很多人都對他恨之入骨。

袁紹、曹操、劉備的那些熱血往事:橫刀掛印  刺殺權宦  鞭打督郵

曹操

  曹操曾經悄悄潛入張讓臥室,欲殺之為天下除害,不幸被張讓察覺。眼見不能行事,曹操只得突圍。他揮舞手戟,張讓的衛士不能靠近分毫,然後衝到牆邊,逾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

  這故事雖然也不是出自正史《三國志》,而是出自孫盛的《異同雜語》,但卻被給《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引用。裴松之態度嚴謹,可見此事的可信度非常高。

  當時宦官專權,與官僚集團產生了利益衝突,曹操作為官僚集團的政治新星,為了出人頭第,為了快刀斬亂麻地為國除害,幹出這樣的事,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極為可能的。

  好在張讓的宦官集團很快就倒了,沒給曹操帶來什麼麻煩,反而為他爭得了相當的政治資本。

  劉備:行賄被拒 鞭打督郵

  又是《三國演義》惹的禍,在該書中,督郵因向時任聞喜縣尉的劉備索賄不成,而鞭打劉備屬吏,縣中父老前去求情,被拒之門外。張三爺氣衝牛斗,將督郵捆在樹上,暴打了一頓。

  這個故事是真實存在的,不過主角卻不是張飛,而是咱們的劉備劉皇叔。

袁紹、曹操、劉備的那些熱血往事:橫刀掛印  刺殺權宦  鞭打督郵

劉備

  劉備因討黃巾有功,得授安喜縣尉。時隔不久,朝廷詔令各州郡,淘汰縣級以軍功為長吏之人,劉備也在淘汰之列。負責此項工作的督郵來到聞喜縣,劉備前去求見,督郵稱病不見。備大怒,直入縛督郵。將出界,縛之著樹,自解印綬系督郵頸,杖百餘。又欲殺之,督郵求哀,乃釋去之。

  這段記載見於正史《三國志》,真實可靠。

  劉備之所以這麼幹,並不是跟督郵有什麼個人恩怨,書中也沒記載督郵有索賄的情節,反而劉備倒是有行賄被拒、惱羞成怒的嫌疑。

  從這個角度看,督郵反倒成了拒絕賄賂,照章辦事的好官了。

  其實,劉備這麼做,一時因為當時年輕,熱血易衝動,另一方面則完全是出於對朝廷的不滿,是一種發洩。

  這事怪不得劉備,是朝廷作事太不講究了:打黃巾時讓老子衝鋒陷陣賣命,現在太平了,就玩起卸磨殺驢這套來,還能不能一起快樂地玩耍了?

  少年熱血多衝動,人不衝動枉少年。看來不但咱們平常人如此,就連那些雄據一方的梟雄也一樣。

  關注按鈕在右上方,隨手點點,我心暖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