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這首歌是林俊杰對於東漢末年的時局的真切描述。

前言:東漢王朝隨著黃巾起義的爆發而最終滅亡,由此拉開了一個亂世的序幕,各路豪傑紛紛崛起,天下九州瞬間又狼煙四起。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袁紹,他出身於汝南袁氏,此乃東漢四世三公名門之家,在那個非常重視門楣的時代,家族的盛衰可以決定了家族人的起點也是不同的,因此袁紹如此高貴的身份,再加上重視教育,因此其在未及弱冠就做了一方父母官,後又入朝為官。但是在東漢末年的混亂時代,宦官專政,導致國家渾亂不堪,於是袁紹從小心懷大志:為救國救民而以誅殺“十常侍”為己任,成為當時之賢臣。

可惜事與願違,大將軍何進一招不慎葬送了整個大漢王朝——外藩董卓入京,其挾天子而號令天下,袁紹、曹操之流為天下計而紛紛逃離,從此東漢勢危,群雄並起。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袁紹從零起步,最終成為天下最大的諸侯,如果歷史不出意外的話,他將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可惜事與願違,最終官渡慘敗於曹操,雖然袁紹官渡之戰慘敗,但是袁紹坐擁四州之地,可以說是根基猶在,曹操還不敢與之匹敵。最可怕的是:袁紹身為一代諸侯,卻不知廢長立幼取亂之道的道理,按照中國的傳統的宗法制:長子是定規,若廢長立幼,非但長子心有不服,其他繼承人也會認為有可乘之機而蠢蠢欲動。


於是袁紹政權也沒有逃脫歷史的重演,袁紹死後,諸子相爭,最終導致袁紹諸子被曹操各個擊破,從此一代袁紹也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只不過這一次他是以悲劇的形象而為後人所熟知,可悲可嘆矣!

起步高

董卓進京之後,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企圖仿效霍光行皇帝的廢立之舉,引起了年少的袁紹的異常不滿,終因董卓專權的行為,導致袁、董二人劍拔弩張,但是袁紹懾於董卓的強大勢力,為了長久計,最終棄官而走。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袁紹逃出了洛陽後,董卓為了解決後患,計劃派人殺之,但是據《三國志》中記載曾有人勸董卓說:“紹不達大體,恐懼故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購之急,勢必為變。袁氏樹恩四世,門世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於是董卓採納了諫言,明白在此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與其得罪袁紹,還不如施恩於袁紹,於是任命其為勃海太守。此時逃離出京的袁紹就如同魚躍龍門一般一發不可收拾,在更加廣闊的天地大展拳腳,開始了其的傳奇一生。

揚名天下

董卓擅自行廢立之事、矯詔、殘害忠良等悖逆之事,使得民怨沸騰,也引起了關東諸侯們的諸多不滿,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勤王保駕運動即將到來,隨著一份討伐董卓的檄文佈告天下,天下諸侯雲集響應起兵討董,最終組建了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大軍,董卓聞袁紹已反,大為不滿,甚至是誅殺了袁氏一門宗族和在京的勢力,尤其是叔父袁槐的慘死,使得袁紹怒火中燒,從此袁紹再也無後顧之憂,一心投入了到了討董的義舉中去。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根據《後漢書》的記載“是時豪傑既多附紹,且感其家禍,人思為報,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為名。”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袁紹一門為國為民所做出的犧牲,使天下諸多心懷天下的仁人志士紛紛效力於袁紹,袁紹由此勢力大增,此時的袁氏彷彿成了天下起兵勤王的大旗,猶如秦末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一樣如摧骨拉朽之勢難以抵擋。

最終山東諸侯在袁紹的帶領下,給董卓勢力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迫使其不得不焚燒東都洛陽而西走長安,董卓勢力的敗退,使得山東諸多諸侯勢力大增,尤其是袁紹不僅壯大了自己的勢力,使袁氏成了救世之主,從此汝南袁氏在袁紹的帶領下揚名天下。

智奪冀州

山東眾多諸侯在攻入了被董卓燒成了廢墟的舊都洛陽之後,各諸侯就開始相互採集爭奪,最終攻下洛陽後就此作罷,各回各的地盤了,但是此時董卓勢力還未垮臺遭,只是西遷長安。諸侯的崛起預示著:一場山東諸侯之間的爭奪地盤的亂世即將到來。

冀州是當時的天下的中心,物產豐饒;人口眾多;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北拒幽州,西連幷州,東接青州,與兗州、司隸隔黃河而相望,可謂四戰之地,據之可攻伐天下,號令諸侯。可惜當時的冀州牧韓馥才疏志短,袁紹不滿足於渤海一郡守之地,圖謀冀州良久,後在謀士的建議下,一則與公孫瓚密約圖謀冀州,二則派遣謀士說服韓馥識局勢謙讓冀州於袁紹來躲避災禍。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於是公孫瓚大兵壓境,韓馥在數戰不利之後,於是韓馥採納了謀士的建議:“夫袁氏,將軍之舊,且同盟也,當今為將軍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氏。”於是袁紹不費一兵一卒而智奪冀州(冀州是當時的第一大州),吞併了韓馥的勢力之後,從此袁紹的勢力今時不同往日。

最強諸侯

袁紹獨佔冀州,違背了之前與公孫瓚的密約,導致公孫瓚的強烈不滿,後兩軍交惡,最終在界橋之戰打敗公孫瓚。公孫瓚可以說是袁紹一生的勁敵,擊敗公孫瓚也是袁紹一生最得意的事情,在當時的河北地區,只有公孫瓚的勢力最為強盛,可以與袁紹相媲美,雙方經過數次交鋒,公孫瓚皆敗,公孫瓚最終兵敗自焚易京城,從此幽州大部分地區落入了袁紹之手。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袁紹鎮壓黑山軍,鞏固了冀州的政權。黑山軍聲勢浩大,在冀州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們根據《後漢書》的記載:“賊帥常山人張燕,乃與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山谷寇賊更相交通,眾至百萬,號曰黑山賊。”黑山軍在張燕的帶領下,多次對袁紹的發動襲擊,袁紹為了維護自己的地盤的穩定,袁紹不得不起兵鎮壓,黑山軍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於是黑山軍退回了太行山脈之中,由此袁紹保證了冀州的短暫的安定。

此時河北地區的東郡不服從袁紹的領導,袁紹起兵圍之,一年後東郡失手,從此河北地區袁紹再無敵手,幷州的諸多地區相繼歸順袁紹,於是幷州大部皆入袁紹之手。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袁紹派遣其長子袁譚入青州後,就開始著手收服青州的各個地區,袁譚的進軍青州是非常成功的,我們可以從《九州春秋》可以知道:“遂北排田楷,東攻孔融, 曜兵海隅,是時百姓無主,欣戴之矣。”歷史上青州地區曾產生了大規模的黃巾起義,雖然後來青州黃巾起義被鎮壓了,但是仍有許多的黃巾餘孽,導致青州很多地區無官的局面,政治局勢十分混亂,人民苦不堪言,於是對於袁譚的到來,青州百姓皆順服,於是袁譚收服青州十分順利,從此青州也入袁紹手中。

經過八年的爭奪戰,袁紹佔據冀州、青州、幷州和幽州大部分地區,聲勢浩大,儼然成為了當時最大的諸侯,天下莫敢與之爭鋒。

袁紹敗亡,但實力猶存

公元199年,統一北方之後的袁紹意氣風發,為了實現自己統一天下的抱負,袁紹決定起兵南下攻打曹操,但是屬下謀士分為兩派。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以田豐和沮授為首的一派建議:袁軍無論在戰略物資還是地盤大小等各種資源都比曹軍強大,但是我軍經過了長期的戰爭,士兵厭戰,此時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我們只需要派遣小股軍隊滋擾曹軍,打亂曹操的發展,達到最終拖垮曹軍的目的,徐圖進軍,以逸待勞,採取持久戰,而且曹操軍勢力地處中原,各方勢力虎視眈眈,袁軍只需要養精蓄銳,待中原事變,可大兵壓境,以逸待勞。

還有速戰派,是以郭圖、審配為首,他們認為:此時的袁軍統一河北,兵鋒正盛,士氣高昂,而曹軍勢力遠遠不如袁軍,趁曹軍人人自危的情況下,可一鼓作氣迅速擊敗曹軍,來達到一戰定乾坤的目的,解決中原的戰事。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因此袁紹雖有南下的意圖,而屬下的謀士意見不一,使袁紹猶豫不決。於是曹操有了喘息的時間和準備,開始謀劃如何對抗強大的袁紹,而此時的袁曹兩軍對壘並未開始,恰逢割據河內的眭固意圖與袁紹軍圖謀曹軍,曹操為了解決後顧之憂,率先攻滅了眭固,因此袁曹兩軍之中劍拔弩張。

袁紹則積極準備南下,而曹操分兵於官渡,準備對抗袁軍。此時劉備趁袁紹和曹操兩軍對峙之際,在徐州起兵策應袁紹,曹操為解決後患,領兵攻打劉備。此時田豐建議:曹操起兵攻打劉備,許都必然空虛,袁紹可起兵直插許都,一定可以一戰而勝的,但是袁紹卻藉口孩子生病了,無心作戰為由,對於田豐的建議採取了置之不理,最終錯失了良機。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於是歷史的天平偏向了曹操,曹操擊敗劉備,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歷史上的袁軍和曹軍為主角的官渡之戰開始了。後許攸因個人恩怨投降於曹操,向曹操進言:袁紹的戰線過長,輜重糧草都存放在一個叫烏巢的地方,曹軍可率精兵燒燬袁軍的輜重要地——烏巢,烏巢被毀,則袁軍必亂。最終果然應驗,士氣大落的袁紹大軍被曹軍擊潰,袁紹率殘軍倉皇逃回了河北。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袁紹沒有掌握軍事上的主動權,一再錯失良機,而曹操善於把握機會,明白軍機稍縱即逝的道理,最終贏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此時的袁紹雖然經歷了官渡之戰的慘敗,但是手握四州之地,實力尚存,因此贏得了官渡之戰的曹操並沒有北上攻打袁紹,而是採取了休養生息的徐圖後進的策略。

袁紹經歷了官渡之戰的慘敗之後,開始採取了養精蓄銳的政策,鎮壓了各地的叛亂,穩固了自己在河北的政權。袁、曹兩軍罷戰。

埋下禍患

其一:錯失迎君。興平二年,漢獻帝趁西涼軍閥相互爭鬥,最終逃回舊都洛陽,此時的袁紹陣營中的沮授建議袁紹將漢獻帝這面大旗搶到手,沮授認為:袁紹為漢室之臣,迎接落難的漢帝,可以贏得法理上的正義性,可以大舉正義之師,號令天下諸侯。但是《三國志》也有所記載迎接漢獻帝是郭圖的建議:“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紹不從

。”儘管袁紹陣營中許多人建議袁紹去迎接漢獻帝,來號令天下,但是袁紹都沒有采納,那麼袁紹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我們在《三國志》中找到了隻言片語:“天子之立非紹意。”袁紹認為漢獻帝是董卓所立,因此漢獻帝並不具備合法性,但是這個說法太過於牽強,不足以證明袁紹的真實的意思,於是我們可以從當時的形勢來看,漢室衰微,天下共十三州,袁紹獨佔了其中最為富庶的四州,可以說袁紹有了稱霸天下的實力,甚至有稱帝的想法,因此他覺得迎接漢帝可有可無,迎回漢獻帝是弊大於利的,因此沒必要多此一舉,於是他放棄了屬下迎接漢帝的建議,最終致使曹操迎接到漢獻帝,從此天下諸侯皆受制於曹操。

其二最為致命:廢長立幼。

袁紹有三個兒子,長子袁譚,次子袁熙,三子袁尚。他認為袁尚長得最像自己,因此偏愛於袁尚,有意立袁尚為嗣,於是任命長子袁譚為青州刺史,次子袁熙為幽州刺史,而把自己最喜愛的袁尚留在身邊。袁紹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屬下沮授的擔憂,諫之:“且年均以賢,德均則下,古之制也。願上惟先代成敗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義。”袁紹則說自己的想法只是想鍛鍊自己兒子的能力,此時就已埋下禍患。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後來經歷了官渡之戰的慘敗後,袁紹不久就憂鬱而死,但死前並未立下遺囑,未立嗣君更是埋下了隱患,於是審配等矯袁紹遺命,奉袁尚為嗣,袁譚勢力大為不滿,於是袁紹陣營一分為二,一派是長子袁譚即位,另一派則是以袁紹偏愛的袁尚即嗣位,因此雙方勢力為了爭權奪利而相互攻伐,造成了袁軍實力的極大削弱,趁袁譚和袁尚相互爭鬥之際,曹操坐山觀虎鬥,各個擊破,相繼消滅了袁紹的諸位兒子,最終徹底了統一了河北地區。

袁紹以個人的好惡和偏私,導致自己的屬下分為多個派別和陣營,陣營之間相互內耗,最終導致了袁紹內部勢力的極大消耗。廢長立幼是取亂之道,袁紹擅行廢長立幼,是不被周圍人的所認同的,因為這是違背倫理綱常的行為,最終導致了袁紹死後,袁軍一分為二,相互爭鬥,最終袁氏基業盡喪,落入曹操手中。

袁紹:怎樣的一手好牌被打爛?兵敗官渡不可怕,廢長立幼才致命


總結:在我國在周朝就明確了嫡長子繼承製此後這個制度就成為了後來歷朝歷代應該遵守的制度,尤其是對於政治集團內部來說,政治局勢錯綜複雜,一招不慎,滿盤皆輸,聰明一世的袁紹卻不知道這個道理,引起了袁紹勢力內部勢力的極大消耗,導致了袁氏的敗亡,袁紹最終淪為歷史上的悲劇人物。古有扶蘇之教訓,而袁紹不聽而亡,又有袁氏敗亡之教訓,劉表聞之亦不聽,又有荊州劉氏之敗亡……歷史悲劇的重演,是違背了綱常倫理,更是是違背了人們奉之為箴言的傳統,無數後人無不嘆息道:廢長立幼,取亂之道矣!

參考文獻:《後漢書》、《三國志》、《九州春秋》。

本文著作權為本作者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