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蘭:推出支持實體經濟轉型短期信貸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1月公佈的《2014年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4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6.46萬億元,比上年減少8598億元。

這一數字與全國政協委員、時代集團總裁王小蘭的實際感受一致:“當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已經到了比較困難的程度,部分企業感到銀行對實體經濟的資金供給出現了加速緊縮的徵兆,經濟下行導致企業融資能力在下降。”

王小蘭認為,當前實體經濟發展困難的直接感覺就是市場沒有需求,但這只是表象,真正的問題是資金的不足。

“經濟下行對部分企業來說,已經形成了倒逼的機制。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探討如何轉型,如何從當初不計成本、盲目擴張的道路轉為靠創新驅動,這些都是需求,但是沒有支撐轉型的金融信貸政策。”王小蘭表示,資本市場的不發達導致大部分企業只能靠銀行這樣一個渠道,因此,企業轉型的融資渠道非常單一。

在她看來,儘管國家政策正在通過改革、資本市場、普惠金融等多渠道方式解決問題,但是目前改革的速度還沒有那麼快,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應該推出如何支撐企業轉型的短期或是過渡期的方案。

“不過把板子光打在銀行身上也是非常不公平的,造成中小企業資金問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不成熟的市場環境帶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當前企業間的三角債問題非常突出,特別是大企業佔壓中小企業貨款的問題非常突出,導致中小企業正常經營受到了很大影響,影響了宏觀流動性。

這一問題在工信部發布的《2014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上半年報告》中得以體現:企業成本和資金壓力仍未緩解。從2012年初開始,應收賬款資金佔用增加,拖欠問題加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月末應收賬款增幅持續高於主營業務收入增幅,到今年6月末,應收賬款達到10萬億元,同比增加1.1萬億元,增幅達12.7%,高出上半年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幅4.1個百分點。地方和企業普遍反映,應收賬款增加對生產經營造成的壓力甚至比融資難、融資貴更大。

王小蘭所在的社會組織聯合會曾經就這個問題做過調研。“在7000多份問卷當中,普遍認為大型央企拖欠貨款的問題非常突出,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型央企的應付賬款都是拖欠比它小的中小企業的貨款。”王小蘭表示。

對此,王小蘭建議:一要解決當前的經濟下行背景下,銀行如何推出適合企業轉型的信貸政策,二要研究解決大型央企對中小企業貨款拖欠問題。

“希望銀監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推出支持實體經濟轉型的短期的信貸政策,將政府融資平臺用於公共建設而佔用的融資規模轉為財政支出,釋放出銀行的信貸資源,用於實體經濟轉型調結構。”王小蘭說,針對大企業佔壓中小企業貨款問題,建議國資委牽頭,鼓勵大型央企主動降低應付賬款,適時推出“大企業支付法”,用政府那隻手幫助解決店大欺客的問題。

事實上,王小蘭已經連續三年在全國兩會期間提交提案,建議發行清欠票據,給供應鏈最下端的企業輸血,同時鼓勵地方政府設立風險緩衝資金池,協調銀行、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資金問題,避免企業的三角債蔓延和銀行對企業的擠兌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