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找死?張近東與張瑞敏憑什麼總自找苦吃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國家發展過程中,有一個群體至關重要——企業家。他們以不斷創新的企業家精神,驅動國家變得更富有,社會變得更美好。

在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群體中,有兩個人特別有趣:張近東和張瑞敏。他們一個在南一個在北;一個創立了中國民營企業服務業NO.1,一個創建了全球白電第一品牌海爾;縱觀他們的發展歷程,自找苦吃,主動轉型,帶領企業不斷創新的做法如出一轍。

不走尋常路,敢做逆週期佈局

企業家的創新之路總是孤獨的。

在張近東28年的創業生涯中,對於自己想做的事,他有時表現得近乎偏執,讓周圍的人難以理解。

2011年,是蘇寧歷史上業績最好的一年。這一年,張近東也以358億人民幣的身家位居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7位,當年,馬雲、馬化騰與劉強東等互聯網新貴尚未進入前十位。​

轉型=找死?張近東與張瑞敏憑什麼總自找苦吃

​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蘇寧處於連鎖發展的巔峰時,張近東敏銳地捕捉互聯網的發展機遇,果斷投入資金,上線了蘇寧易購網站,堅定投入到互聯網轉型中去。

而當電商作為新經濟模式如火如荼時,張近東卻提出,“未來的零售企業,不獨在線下,也不只在線上,而一定是要線上線下完美融合的O2O模式”。張近東基於對用戶、對服務的深刻理解,判斷傳統純電商平臺存在著商品性能展示不充分、商戶信息不對稱,不能滿足消費者立體式購物體驗的需求,無法全面地服務商戶、培育品牌等弊端,提出要走一條從+互聯網到互聯網+的“雙線融合”的蘇寧模式。

2017年年底,張近東更是提出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2018年,蘇寧全力推進“智慧零售大開發”,加快互聯網門店佈局,僅上半年累計開店就達到2000家。截至目前,蘇寧通過大開發戰略已經建立了“兩大、一小、多專”的店面類型組合,超過6000家門店,實現了從城市到縣鎮市場、從CBD城市核心區到城市周邊小區的全面覆蓋。

創新已經成為張近東骨子裡的習慣。張近東說,創新是要大膽的去做逆週期佈局,在企業發展進入巔峰的時候,我們恰恰應該要有危機感,開始啟動新一輪的佈局。

無獨有偶,在海爾創業34年的時間內,海爾家電產品銷量曾多年連續第一。2012年底,在發展鼎盛時期,張瑞敏提出進入網絡化戰略階段。“哪怕犧牲了今天,我也要創造明天。”張瑞敏說,“海爾的終極目標,一定是要變成一個物聯網式的企業。”

在張瑞敏的堅持下,海爾對整個企業的產品設計和製造體系進行了改造,搭建智能製造雲平臺。截至去年年底,海爾已建成9個互聯網工廠,近68%的產品從工廠直接到用戶家。在這一點上,海爾已經甩開了不少同行。

創新的變與不變:抓住行業本質,以變應變

而對於張近東來說,光是戰略和模式創新還遠遠不夠,他希望能夠建立一種創新的機制,讓創新成為每一位員工的使命,讓蘇寧成為一個創新的組織。

2014年“蘇寧之夏”,張近東宣佈,個人出資1000萬設立“互聯網創新基金”,意在激發員工大膽創新,允許“先開槍,後瞄準”。

2014年轟動業界的“免費貼膜”活動最初是由兩名基層員工提出的建議,乍看這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整個活動卻使得蘇寧門店當週的總體銷售額環比增長了120%。張近東對這一營銷創意進行了獎勵,並推廣到全國,免費貼膜已經成為蘇寧門店的標配產品。​

轉型=找死?張近東與張瑞敏憑什麼總自找苦吃

​而在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下,蘇寧新發布了無人車“臥龍一號”。“臥龍一號”解決了小區複雜場景的配送需要,還能實現惡劣天氣以及夜晚的24小時配送,做到全天候服務。

除此之外,僅去年,蘇寧就批量化湧現了諸多智慧創新項目,零售雲、無人店、會員一賬通、樂拼購、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蘇寧特賣、蘇寧極物、香港本地購等一系列智慧零售項目集中爆發。可以說,進入到智慧零售時代,創新的種子在蘇寧不僅落地生根,更是在批量生長。

不過,在張近東看來,零售行業都有它不變的內核,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務客戶。所有的創新都是為了提升服務。他希望將新技術為己所用,用新技術來升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創造機遇。

轉型=找死?張近東與張瑞敏憑什麼總自找苦吃

​在互聯網時代,張瑞敏的管理思維也再次突破傳統管理的桎梏,提出人單合一的模式。通過人單合一模式,海爾變成創業平臺,每個人都擁有創業機會,從成就企業家個人,到成就一群企業家。

從33年前有名的砸毀76臺冰箱事件開啟創業之路,到現在的打破組織,在張瑞敏看來,其實都只有一個原則:用戶至上。

張瑞敏說,“如果有一天用戶為海爾頒獎,我希望他們在頒獎詞只說一句話,那就是:海爾,我離不開你!”在這一點上,張瑞敏與張近東的堅守殊途同歸。

對張近東和張瑞敏來說,創新已經成為流淌在他們血管中的血液。時勢在變,但他們的創新管理思想卻越發經過沉澱。正如張近東所言,以不變應變、以變應變、以變應不變。這是蘇寧經歷兩次創新變革領悟的真諦。變是永恆的,不變是相對的,企業自身的變與不變,最終取決於對行業本質和企業能力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