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袁绍庶出子的逆袭

不一样的袁绍庶出子的逆袭

袁绍作为其父袁逢的庶出子,从他后来被过继给早卒的伯父袁成,就可以看出来很不受家里人待见,因为袁成早卒,官位只做到了左中郎将,说白了没有啥政治遗产。但即使是这样,袁绍凭借着自身努力,获取了在官场的宝贵人脉,也积累起不可忽视的声望!即使大家都有一个误解,认为袁术是嫡子,在袁氏家族中地位要比袁绍高很多,其实他俩差不多,半斤对八两吧。

不一样的袁绍庶出子的逆袭

真正袁氏第五代的领军人物是他们的哥哥——袁基,他不仅承袭的父亲袁逢的爵位,而且官至太仆,为九卿之一,只比三公低了一级。如果不是后来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导致董卓一目之下屠了袁氏满门!袁绍和袁术根本就很难有出头之日,袁基凭借官位和在氏族中的地为,只要一句话,他俩就要乖乖听着。而董卓进京,袁绍和袁术逃走起兵,为何袁氏一门没有人逃走,原因也值得深思,好的话是成就一门忠烈的美名,腹黑一点的就是袁绍和袁术借董卓之手“黑死”了一直压着他们的大哥!用心观察一下,在起兵讨伐董卓之初,袁绍和袁术可是一伙的,袁绍是盟主,袁术负责后勤,不是信得过的人,怎么会让他负责粮草。

不一样的袁绍庶出子的逆袭

袁术兄弟反目恰恰就在袁基死后,因为此时袁术成为了嫡长子,他应该自认为咸鱼翻身,取代袁基号令袁氏一族,可惜袁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两兄弟最后才会闹的那么僵,甚至反目成仇!但不管怎样,袁绍最终完成了庶出子的逆袭,成为乱世中的霸主之一。所以说袁绍没心机,呵呵了。应不应该管天子袁绍另外一个被诟病的地方就是没有去挟天子,给了曹操机会。其实关于应不应该挟天子这点本身就值得推敲!一千多年后的元末,朱元璋就曾面临和袁绍相似的问题,到底救不救出于水深火热的小明王呢?当时朱元璋最信任的谋士之一刘伯温就劝道:“干嘛要救,该自己请回个领导够你头痛的!”(后来朱元璋果然头痛的要命,不得不私下解决了小明王)发现了么,这句话和袁绍当初反驳谋士去救汉献帝是不是惊人的相似!你可以说袁绍无谋,但你总不能说刘伯温白痴吧?所以挟天子有好处也有坏处,当时对于袁绍来说很鸡肋,因为袁绍实力最强,只要稳扎稳打,统一北方,天下指日可待。他应该巴不得其他诸侯抢来抢去把汉献帝搞死才好呢!官渡之战大意了这点没啥好反驳的,袁绍从发动这场战争就是个错误!而且是战略错误,因此给了本来注定失败的曹操翻盘机会,至于后来的烧粮草,都是战术上的问题,这种错误就连诸葛亮也犯过!曹操后来在赤壁也犯了和袁绍一样的战略错误!所以说在整个三国时期,袁绍虽然很难说是顶尖的枭雄霸主,但至少也是中人偏上之资!

不一样的袁绍庶出子的逆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