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的房價,真的沒戲了

小城市的房價,真的沒戲了


一.

2019棚改計劃,政府購買棚改將被取消這事兒,估計不少老鐵都聽說了。

對於新開工的棚改項目,不得以政府服務的名義變相舉債或實施建設工程,而是以發行地方債券方式(棚改專項債)為主進行融資。

紫霞大白話解釋下~

以前的棚改,政府可以通過成立地方融資平臺,以土地等國有資產作抵押,向金融機構(銀行、信託)借錢。。

借來的錢補貼給拆遷戶,拆完了房子,把地加價賣給開發商,坐享土地收入。

政府做背書,開發商就開始幹了,房價一路上揚,但背後其實牽扯了一大堆隱形債務。。。

一旦房子賣不動了,都會找政府兜底,尤其是在目前“房主不炒”的環境下,很容易觸發債務風險。

而現在不允許這麼幹了,只能由省政府或者計劃單列市通過發行地方債,拿到錢後來給下級撥款。。

比如你是公司部門主管,之前吃飯直接能找財務報銷,現在只能由大老闆報銷再撥款給你。

可以說這份文件直接把地方政府借錢的路子給砍斷了,借不到錢,地方政府就進行不了棚改。。

沒了棚改就沒了拆二代,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被一大桶冰水澆了個透心涼。。

二.

其實,自從棚改從貨幣化安置逐步轉為以實物安置為主後,三四線房價基本上就失去了上漲的動力。

貨幣化安置,老鐵們應該並不陌生,可以說它是推動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元兇。

這兩年,各地商品房建得非常多,在大城市的偏遠或者是地級市,商品房賣得不好,導致土地也賣不出去,惡性循環,經濟發展就緩慢了。

於是有關部門就採取了新辦法,把原來建設動遷房的資金直接發錢給拆遷戶,讓他們去把市場上的庫存商品房買走,這也是樓市去庫存的一個辦法。

實際情況走樣了。

拆遷是集中發錢,比如這個地區一共拆了500戶,每戶大概買兩套房子,那市場上就會出現1000套房子的購買需求,如果加上貸款,可能會出現1500套的需求。

拆遷戶往往有個特點,就是喜歡在老地方聚集買房。

當一個區域集中迎來上千套急吼吼買房的需求,而且全部是現金,那麼漲價就開始了。

城市房價有比價效應,當一個地區的房價開始上漲,其他地區也會跟著上漲,而拆遷大部分也是四面開花。

這就導致了一邊拆遷,一邊漲價。拆遷戶倒是沒什麼,漲了更好,增值了,但靠工資收入買房的剛需就倒了大黴。杭州就一個典型。

如今上頭看不下去,逐漸調整成了實物安置。

三.

總之,不允許政府變相舉債也好;實物安置替代貨幣化也罷,三四線的城市因為失去了新增的資金,也就失去了上漲的動力。

如果沒有潛力產業,很難吸引到年輕人,住房的真實需求也不大,房價下跌也是大概率的,比如我們東北。

所以,在目前國家各項政策齊施,房住不炒的大環境下,我不太建議大家去碰泡沫本身就很大的三四線房子。。

中國房價不是永遠只漲不跌的,在資金全線收緊的檔口,小城市房價會承受非常大的壓力。

就算是剛需,起碼再等一年吧,明年年底再看,說不定還能擇機檢漏一套。

投資的話,一不小心可能就從一夜情變成了接盤俠。

關注公眾號“紫霞的賺錢日記”,一起學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