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最應該從家長教育開始|身為家長,你該為孩子做什麼?

當前,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年,這40年來中國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國教育也歷經多次改革,不斷破舊立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1977年,恢復高考

1978年,恢復高考後第一次高考

1983年,英語正式列入高考科目,距今已有30多年

……

教育改革,最應該從家長教育開始|身為家長,你該為孩子做什麼?

我們一起見證了40年中國教育事業的鉅變與發展。在未來,國家將帶領我們齊心朝著教育大國的方向奔去。而在對下一代的培養教育問題上,有這麼一群人從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就是——家長

教育改革,首先應該從家長教育開始

人民日報提出:中國教育改革,應該從家長教育開始。的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但從目前中國現狀來看,家長在這一方面做得遠遠不夠。目前的情況是,孩子一旦在學校出現問題,家長就指責老師沒有教育好學生、學校沒有監管到位。

“我交了錢,學校就該負責把孩子教好。”

一昧地指責學校、老師,而從不反思自身做得如何。有這種心態的家長大概忘了自己作為一個家長肩負的責任。

孩子朝夕相處的人是家長,傾吐內心煩惱的對象是家長,遇到困難挫折第一時間尋求幫助的人還是家長,家長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家庭教育的潛移默化對孩子身心發展影響深遠。

教育改革,最應該從家長教育開始|身為家長,你該為孩子做什麼?

讓人遺憾的是,當前中國家庭教育現狀是家長們普遍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教育,孩子成績不好,不從深層原因剖析孩子學不好的原因,而是花錢請補習老師、上培訓班。

中國家長很捨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錢,不惜砸鍋賣鐵也要把孩子送去好的私立學校,部分條件好的家庭甚至在孩子年齡尚小的時候,就斥巨資送他們出國留學。對於心理還未發展成熟的孩子來說,沒有親人陪伴,獨自在異國學習生活,容易引發孤獨症不利於其身心健康發展

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學有所成的心態可以理解,但是僅靠“花錢”買來的教育,是絕對不行的。家長應當身體力行,成為家庭中孩子的表率,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優質家庭教育中成長。

教育改革,最應該從家長教育開始|身為家長,你該為孩子做什麼?

當前中國教育改革,首先最應該從家長入手,轉變家長教育觀念,讓家長意識自己的責任,發揮家長在孩子成長中引路人的作用。只有先改變家長教育觀念,中國教育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在這裡,也給予廣大家長一點小建議:

1. 摒棄“教育孩子是老師和學校的責任”的錯誤觀念

教育貫穿人的一生。在孩子上學階段,老師和學校充當孩子的“傳道受業解惑者”,但對孩子一生髮展來說最重要的孩子幼齡階段家庭教育埋下的“種子”。家長不能把忙當藉口,對孩子教育不管不顧。

2.教育不僅僅是學習的教育

對於孩子教育,不是單指學習上的教育,不是按時去學校、按時完成作業式教育,而是指孩子的“全人教育”,對於孩子德、智、體、美全方位的教育培養,激發學習潛能,使其掌握學習方法、解決問題能力,更要培養其明辨是非及邏輯思維能力。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會“思考”的人,而不是一個會學習的人。

3. 成績並不代表一切

在傳統升學壓力下,“唯分數論”成為衡量孩子學習效果的標準。家長不能以考試分數去評判孩子的好壞,成績不能代表一切,一個人的優秀與否,不能僅靠成績的好壞去判斷。身為家長,孩子最親密的人,要善於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找到人生意義,走向理想人生。

教育改革,最應該從家長教育開始|身為家長,你該為孩子做什麼?

給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未來,孩子才能夠走得更遠

40年改革之路,40年時代鉅變,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中國教育事業更蓬勃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