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宮》文物南遷,是故宮人的全力以赴,更是一場舉國合力

在一月四日晚間《上新了故宮》迎來了新的一年,在本期節目中邀請到著名影視演員陳建斌,韓丹彤,他們也曾是清宮大劇《甄嬛傳》中的“雍正”和《如懿傳》中的“儀貴人”的扮演者,因此他對故宮也會有不同的感情。他們將與“故宮兄弟”鄧倫、週一圍一起尋找最“重”的一件文物,究竟這件文物是什麼?又曾經歷過怎樣的傳奇歷史?

《上新了故宮》文物南遷,是故宮人的全力以赴,更是一場舉國合力

1933年為了守護好中國文化的根脈,故宮博物院進行可一次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文物遷徙——文物南遷。從1933年-1945年曆史十五年,13427箱上百萬件文物,行程上萬裡穿越大半個中國,沒有一件丟失,也幾乎沒有毀壞,這在旁人看來是個奇蹟,其實,不過是在那個時代故宮人把文物看的比自己的命還重,那時故宮人的整個生命,都是為了文物的完整。

《上新了故宮》文物南遷,是故宮人的全力以赴,更是一場舉國合力

在這種運輸條件下,運輸書籍字畫以及青銅瓷器尚且艱難,而最讓大家驚訝的是,共計十座且每件重達一噸的“岐陽石鼓”也在文物南遷之列。在人力物力如此匱乏的抗戰年代,這些故宮人如何攻克種種難題讓“重量級”文物在二十五年間輾轉各地又回到故宮?“岐陽石鼓”是否就是“故宮文物歷險記”中“最重”的文物?而所謂的“重”究竟代表了什麼?

《上新了故宮》文物南遷,是故宮人的全力以赴,更是一場舉國合力

陳建斌既然演過“雍正皇帝”,那麼他對故宮可能會有一些瞭解。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上新了故宮》發佈的預告視頻裡,陳建斌一踏進大殿就秒變“好奇大叔”,問東問西問個不停,說起陳建斌,大家最先想起的估計就是電視劇《甄嬛傳》中的雍正皇帝了,雖然陳建斌扮演的這個角色並不受大家喜歡,不過陳建斌老師的演技還是征服了不少觀眾的!看到陳建斌老師,估計有不少網友會覺得,請來了這位“雍正皇帝”,難道是要講雍正皇帝的故事嗎?這和節目的排序不符啊。其實,陳建斌老師還演過一部很有名的清末商戰劇《喬家大院》,而這回節目組請來陳建斌,也是為了探秘當年戰亂時期文物遷徙的故事。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對新一期的節目更感興趣了呢?

《上新了故宮》文物南遷,是故宮人的全力以赴,更是一場舉國合力

這段珍貴的歷史會給鄧倫、週一圍的文創元素收集帶來哪些全新靈感?敬請期待北京衛視本週五(1月4日)21:05《上新了·故宮》。讓我們跟著“故宮兄弟”鄧倫、週一圍以及文創特邀嘉賓陳建斌、韓丹彤一起探索文物南遷時最“重”的一件古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