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縣戰國古墓,曾發現「高危」文物,專家用這招將其從墓內取出來

湖北省鄖縣曾經發現一片戰國的古墓,其中一口巨大的棺槨中,竟出土了一個呈現跪姿的人骨架,兩千年多的歲月磨難,地下陰暗潮溼環境的腐蝕,讓它幾乎不能上手,如何將其完整地運到湖北省的博物館,確實成了一個大難題。

鄖縣戰國古墓,曾發現“高危”文物,專家用這招將其從墓內取出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上世紀的七十年代,湖北省鄖縣安陽鎮黨小河村的村民們,在生產隊長的領導下,他們在五穀廟嶺開山劈石,修建水渠灌槽的時候,發現了一片戰國時代的古墓地。

湖北省博物館的專家們,接到小河村村支書的電話,急忙乘坐著吉普車,接著又換乘毛驢車,顛簸了幾個多小時,終於來到了這片戰國的墓地。

專家們在這片戰國的古墓,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還有一些骨制的狩獵器,可是這一日,湖北省博物館的專家們,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巨墓。

鄖縣戰國古墓,曾發現“高危”文物,專家用這招將其從墓內取出來

專家們掀開了棺材蓋子,然後就開始清理黃土,可是剛剛開始清理,就發現了一個異常的情況,這個棺材中,竟出現了一個跪姿的人骨。

這位戰國高官的棺木中,怎麼會出現一個跪姿殉葬的人骨?如果這個人骨是個奴隸,他不可能葬在自己主人的棺槨中,如果是個侍妾,又不可能採取跪姿的方式殉葬,很顯然,這個跪姿的白骨身上,充滿了未解的謎題。

鄖縣戰國古墓,曾發現“高危”文物,專家用這招將其從墓內取出來

鄖縣戰國古墓,曾發現“高危”文物,專家用這招將其從墓內取出來

如何能將它安全地運回湖北省博物館?當時有專家提出了兩個建議,一個是將白骨化整為零,一塊骨頭,一塊骨頭地拆開,然後到博物館再進行拼裝。

第二個方案就是修路,將吊車和汽車開到五穀廟嶺,然後來一個整棺吊運,可是這種“場面浩大”的運輸方法,至少也得花費幾百萬元人民幣,很顯然,這筆錢絕對是博物館方面負擔不起的。

鄖縣戰國古墓,曾發現“高危”文物,專家用這招將其從墓內取出來

博物館方面的領導,將兩個方案全都否決,他隨後,就向北京的文物局,打了一個求幫電話。

北京的文物局絕對是藏龍臥虎之地,很快一名專司文物保護的王專家,就坐火車來到了湖北,並很快開始了完整、無損提取跪姿白骨的工作。

湖北省博物館的領導不放心,他在接風宴上,拐彎抹角地問起了無損提取的價格,王專家伸出了一個巴掌,這位領導詫異地說道:“五千元?不會是五萬元吧?”

王專家笑道:“五百元就夠了!”

鄖縣戰國古墓,曾發現“高危”文物,專家用這招將其從墓內取出來

王專家提取白骨的東西只有四樣,最值錢的就是一個可以裝下那個白骨的松木箱子,接下來是稻草,草紙和石膏。

提取的程序是,先用兩頭開口的木箱子套在白骨的身上,然後用草紙包裹在白骨的骨骼外面,空隙中塞滿稻草,接著再往稻草的空隙中澆灌稀釋的石膏進行固化。

這個用石膏、稻草和木箱子組成的提取和固化文物的保護措施,總重量也沒有超過兩百斤,完全可以用手推車將其運到五穀廟嶺,王專家真的可以被稱為是文保方面的專家,他只用五百塊錢,便完美地解決了將這具跪姿白骨安全運到博物館的“疑難”問題!

雖然這具白骨,經過專家研究,沒有給出,為何會採用這種詭異的葬式的答案,以至於它不能公開展出,至今還被鎖在了湖南省的地下保險櫃中,但這位王專家,為文保做出的突出貢獻,確實值得褒揚,並值得讓後人永遠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