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文物,以及其中蘊含的文明,是超越民族國界的存在!

點擊加關注,每天都有美洲君精彩文章哦~

巴黎聖母院:文物,以及其中蘊含的文明,是超越民族國界的存在!

“巴黎聖母院著火了。”

這短短的幾個字,卻在瞬間燃燒了世界人的衝動,全世界的媒體人都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他們對這座建築著火的深切悲痛,甚至是那些不研究法國文化的人,也依然為這樣一場文明之殤而痛哭祈禱,為這場大火即將帶走的千年文明瑰寶感到惋惜又惋惜!

巴黎聖母院:文物,以及其中蘊含的文明,是超越民族國界的存在!

為什麼巴黎聖母院的一把火卻燒起了世界人民的痛心呢?作為文明的承載和歷史的見證,這座哥特式的文化遺產早已經超出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意義、學術界限甚至是國籍宗教界限。在巴黎聖母院的各個角落,在它哥特式的尖頂上,在它的彩色玻璃中,在它的斑駁的牆壁上,都留下了來自世界人民的回憶。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大約有1200萬人參觀這座大教堂,他們都與朋友和家人在那裡合影留念,使得這座建築成了世界記憶的承載!當有一天面臨著失去,傷心總是難免!

巴黎聖母院:文物,以及其中蘊含的文明,是超越民族國界的存在!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文物的損毀與消失,帶走的不僅僅是文物本身。在更深刻的意義上,它可能預示這這些老物件身上承載的千年文明要在人民的心目中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巴黎聖母院本身,以及它其中的每一件物件,都是歷史文化的象徵,可以說,巴黎聖母院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的惟妙惟肖結構,更在於它所包含的內容。

它的許多遺蹟,比如著名的荊棘之冠、比如絢麗的玫瑰之窗、再比如凝固著歷史人物瞬間的一座座雕塑,諸如此類的物品,無論宗教或信仰體系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受到尊敬,甚至對那些信仰不同的人來說,也變得意義非凡,因為這些,人們逐漸喚醒了那些曾經遠去的歷史記憶。

巴黎聖母院:文物,以及其中蘊含的文明,是超越民族國界的存在!

一座巴黎聖母院幾乎就是一部法國史,它見證了法國的滄海桑田,歷史變遷:

1239年,聖路易將荊棘王冠放置於巴黎聖母院中,對聖母院的完工寄予期望;年僅10歲的英王亨利六世榮登大典的光影依然存在;1447年,查理七世慶祝光復巴黎的歡呼聲彷彿還在耳邊迴響;聖女貞德的故事還寫在1456年的歷史書頁上;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摧殘與蹂躪也一直沒有被忘記;拿破崙的豐功偉績被記錄到了《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的油畫上;以及在二戰中頑強的存在,靜靜地守候,迎接屬於巴黎的解放等等……

巴黎聖母院不僅成為了法國最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也成為了這個國家歷史的最重要的承載!

巴黎聖母院:文物,以及其中蘊含的文明,是超越民族國界的存在!

中世紀的輝煌、二戰的硝煙、一位位君王的繁華與落寞,都因巴黎聖母院的存在而變得再次鮮活!而這些記憶從物品和空間中創造出來,以文化遺產的形式矗立在人民面前,讓人們深刻的感受到它的價值,激起人們保護它的衝動!當它有一天面臨失去的命運,心痛之感則是自然地反應!

巴黎聖母院:文物,以及其中蘊含的文明,是超越民族國界的存在!

當然,巴黎聖母院的大火在另一個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警示,文明是堅韌的,它可以承載千百年的風雨輪迴屹立不倒,卻也是脆弱不堪的,可能瞬間化為灰燼永無尋回之時!迫在眉睫的危險迫使我們必須直面遺產的脆弱性,以更好的指導我們洞察現在,把握未來!

巴黎聖母院:文物,以及其中蘊含的文明,是超越民族國界的存在!

巴黎聖母院這樣的一場大火所引起的文明重殤刺痛了世界人民關於文明最柔軟的心底,就像中國人民想起了圓明園的苦難,就像俄羅斯人民聽到了幾十年前聖彼得堡冬宮火災的餘響,巴爾米拉古城的毀滅之殤,還有那些在意外或者無奈之中被毀掉的眾多文化遺產。

縱觀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歷史火災和無數其他的例子,也許沒人會想到巴黎聖母院現在依然加入到了他們的時刻!我們的無能為力讓他們在歷史的瞬間煙消雲散,豈能不痛心!

巴黎聖母院:文物,以及其中蘊含的文明,是超越民族國界的存在!

所以,作為世人,作為這場大火的關注者,我們的心底難免會泛起一種“總是在失去以後,還想再擁有”的隱痛。同時也吶喊出一種共同的聲音:我們要盡力的去守候它們,延緩它們的消失,小心的呵護,讓其遠離災難,精神長傳!

巴黎聖母院:文物,以及其中蘊含的文明,是超越民族國界的存在!

從這些意義上來上講,那些已成為文化遺產的東西,已經超越了政治實體和虛構邊界的意義。當它處於危險之中的時候,不管你的身份是什麼,你都會感到緊張的心跳,都會惋惜一去不返的損失!

巴黎聖母院:文物,以及其中蘊含的文明,是超越民族國界的存在!

就像巴黎聖母院的大火,雖然無關乎我們的國度,無關乎我們的信仰,但是直面熊熊燃燒的火焰之時,我們依然明顯的感覺到面孔上火焰的炙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