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滯銷不斷,中間收購商有自己的觀點,你怎麼看?

在這個寒意刺骨的季節中,果蔬的滯銷也一直都在加劇中,果農們的寒冬已經到來。近段時間大量上市的蔬菜,似乎不約而同的面臨著滯銷的局面,從南到北無一例外。白菜9分錢一斤沒人要、萵筍7分錢一斤賣不掉、花菜2毛錢一斤無人收購,此外蘿蔔、芹菜、辣椒、油麥菜等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滯銷。

農產品滯銷不斷,中間收購商有自己的觀點,你怎麼看?

至於滯銷的原因,我們總會習慣性的認為,種植的面積逐年上漲,市場的需求有限;不然就是因為天氣的原因,質地出現下降,中間商故意壟斷市場等等。農民應對銷售的能力比較弱小,流通的手段比較差,短時間內不能處理這些農作物,以至於只能爛在農田裡。

農產品滯銷不斷,中間收購商有自己的觀點,你怎麼看?

一箇中間收購商說到這個問題,對滯銷的看法卻有著自己的理解。對於滯銷,並沒有太多的同情心。同樣是農民群體中的一員,更能理解他們的心情。只是有一些果農,果實明明沒有滯銷,卻利用起了網絡營銷造勢,這樣就能夠快速的賣上更高的價錢。近年來的“滯銷大爺”就已經說明了原因,通過消費者的同情心獲得更多的收益,為什麼要同情?

農產品滯銷不斷,中間收購商有自己的觀點,你怎麼看?

在收購的這麼多年裡,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果農。有一些地區的種植面積提升,但當地的果農卻絲毫不受滯銷的影響,價格上也一直都比較合理,主要的原因就是誠信!

農產品滯銷不斷,中間收購商有自己的觀點,你怎麼看?

如果遇到了滯銷,那中間商都會率先趕到這裡,因為他們做生意上比較大方,沒有那麼多的講究,所以中間商總會率先來到這裡。就算是受天氣的影響質量下降,那也不會讓中間商有什麼猶豫,價格上降低一些,果農們也願意。

農產品滯銷不斷,中間收購商有自己的觀點,你怎麼看?

但還有一些地方,當地的收購風氣十分惡劣,整個地區的人聯合戲耍中間商,這樣的地方,就算產量太高也不會有人過去,不然的話虧得可就太多了。

農產品滯銷不斷,中間收購商有自己的觀點,你怎麼看?

簽訂了預售合同,後期行情變差,那原本50萬斤的水果立馬就會變成了200萬斤,因為這些果農會將親友家裡的水果拿到這裡。如果不按照合同收購,不好意思定金沒收。但是如果後期行情變好,預購價格不高?不好意思,什麼是合同,直接作廢!打官司?不好意思,我是法盲!這樣的事情經歷的太多了,最後的結果還是果農們贏了!

農產品滯銷不斷,中間收購商有自己的觀點,你怎麼看?

為什麼不同地區上市的果蔬,其他地方沒有出現滯銷,但偏偏就一個地區的賣不動呢?這就已經說明了原因。

農產品滯銷不斷,中間收購商有自己的觀點,你怎麼看?

聽了太多的滯銷聲音,是否這些滯銷的背後真的只是人為的博得同情?每次購買那些滯銷的產品,卻發現口感要比其他的果蔬口味差上很多,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此類感受。

農產品滯銷不斷,中間收購商有自己的觀點,你怎麼看?

我們國家的農業和其他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有許多東西還在不斷完善中。對於中間收購商提到的問題,你是怎麼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