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深刻改變著傳統產業

AI被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擎,核心算法的突破、計算能力的迅速提高、海量互聯網數據的支撐,都將使人工智能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迎來質的飛躍

近年來,中國在AI人才投入、科技產出、專業申請、風險投資以及產品應用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

與此同時,AI也在逐漸進入中國的各行各業。交通、教育、醫療、安防、新零售等各個垂直領域都是AI的廣闊舞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些行業將會不但因AI而改變,甚至可能因AI而顛覆。

比如智能交通將大大提升人們的通行效率,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將改變整個汽車產業,個性化的教育將顯著提升教學成果,精準的醫藥試驗可以快速降低新藥的成本、縮短髮現週期。

“人工智能+"在深刻改變著傳統產業

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的關係如何?怎樣推進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深入融合?

如果說人工智能是供給側,傳統行業則是需求側,它們不是誰顛覆誰的關係。

推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落地,要處理好'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匹配問題,還要打通兩者之間的壁壘,讓雙方加深理解,明白傳統行業在哪些方面需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又能對產業發展起什麼作用。

專家認為,為了實現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良性互動,需要社會整體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因此,有必要推進智能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

比如,無人駕駛需要車與路、車與人以及交通基礎設施之間的互聯互通,要實現這一點,穩定快速的通信網絡就很重要,而5G技術和5G網絡正好能滿足車、路、人等協同的要求。

因此,無人駕駛汽車要上路,絕不是有了好算法就行,它還需要新一代通信技術基礎設施的配合,以及相關標準、協議的兼容暢通。

“人工智能+”在深刻改變著傳統產業

以數據為例,人工智能時代,數據是基石,但標註好的數據更重要、更有價值。對大多數行業參與者來說,它們難以負擔也沒有能力做好海量數據的標註工作,因此需要引導行業專家共同參與,整合各行業的力量,服務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AI+的發展並不是並沒有互聯網+有基礎,也只能從傳統行業切入。

應該正視的是,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尚未形成有影響力的生態圈和產業鏈,這就需要行業參與者積極佈局,發揮好各自的優勢,搭建起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管理部門也應發揮好引導作用,幫助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難題。此外,人工智能產業的有效推進還離不開行業標準管理、政策法規等外部環境。

受訪專家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應該意識到"信息"與"智能"已經成為新的生產要素,與勞動、資本、土地等其他財富創造要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擁抱人工智能產業,還要在產業之外下功夫。

未來很美好,但還是需要全社會和國家的支持,需要每一個AI工作者共同努力,未來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小N相信:AI帶給人類的,將是一次歷史性的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