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縮水

2019年首個工作日,第一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下發,總計下發量8984萬噸,較2018年首批同比大跌34%。2018年9月26日,商務部發布文件稱2019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總量為20200萬噸,而今日下發的8984萬噸僅佔44.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8年首批原油進口允許量佔全年總進口量的比例高達91.9%。

表1 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

單位:萬噸


2019年第一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縮水


從上表可以看出,2019年非國營貿易進口企業中新增廣饒科力達、萬通石化集團兩家山東獨立煉廠。2017年5月5日起,發改委停止接收有關原油加工企業使用進口原油的申報材料,但對已提交申請企業的審批按要求繼續進行,截至2018年底,後續審批已接近全部完成。

2019年第一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大幅縮水,多數企業較2018年第一批進口允許量均有下跌。我國各種配額量的下發衡量,首要指標多為前一階段配額的使用效率,進口允許量亦不例外,隆眾資訊瞭解到,本批次進口允許量縮水較多的幾家企業,均是在2018年配額使用率略顯欠佳。其次,國內成品油供需矛盾加劇,以2018年市場表現來看,超供現象更為明顯,而隨著恆力煉化2018年12月底投料試車、浙江舟山石化計劃2019年投產,2019年的成品油市場供需矛盾將更加嚴峻,民營煉廠可能主動降低加工負荷應對市場,而國家層面或考慮通過降低允許量緩解國內供需矛盾,同時也減輕企業執行配額進口量的負擔。

第一批原油進口允許量對部分煉廠而言尚有不足,相對全年計劃而言,首批44.5%的比例也明顯偏低,因此第二批或有較大補量。2019年是民營煉廠加速優勝劣汰的一年,越來越多企業已擺脫原油桎梏的情況下,佈局市場和優化成本或成為今後企業的主攻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