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張愛玲(1920.9.30—1995.9.8),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中國現代作家。

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1944年初春,張愛玲因小說《封鎖》與胡蘭成相識、相知、相戀。不久後,便與其舉行婚禮。然而,這次婚姻只維持了兩年。這段沒有結果的婚戀是張愛玲人生中一段不尋常的經歷,也是讓她飽受非議的一段經歷。

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張愛玲與胡蘭成

1956年2月,張愛玲搬到紐英倫州,遇見了美國劇作家賴雅。同年8月,張愛玲與賴雅相識半年後結婚,兩人共同生活到1967年賴雅逝世

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張愛玲與賴雅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

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故事發生在香港,上海來的白家小姐白流蘇,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偶然認識了多金瀟灑的單身漢範柳原,便拿自己當做賭注,遠赴香港,博取範柳原的愛情,要爭取一個合法的婚姻地位。兩個情場高手鬥法的場地在淺水灣飯店,原本白流蘇似是服輸了,但在範柳原即將離開香港時,日軍開始轟炸淺水灣,範柳原折回保護白流蘇。狂轟濫炸,生死交關,牽絆了範柳原,流蘇欣喜中不無悲哀,夠了,如此患難,足以做十年夫妻。

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小說的結局看似圓滿,實則浸透著蒼涼。正如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所言:“任憑張愛玲靈敏的頭腦和對於感覺快感的愛好,她小說裡意象的豐富,在中國現代小說家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小說的悲涼氣氛正是源於胡琴、月、蚊香、鏡、空房等這些頗具悲劇意蘊的意象。

《傾城之戀》是一部比較集中表現張愛玲愛情觀的作品。書中的白流蘇是舊式大戶人家的女子,出嫁應該是門當戶對,以經濟為基礎的婚姻,但婚後受盡夫家的毒打和欺凌,奮而離婚,可見舊式婚姻是無愛情可言,它只是女性對男性經濟的依附。流蘇只得回到孃家,但在資財被勢力窮酸的兄嫂哄盡之後,失去了經濟的保障,無一寸立足之地。這時候範柳原的出現,給了她一次下賭注的機會……在張愛玲眼裡,愛情就是女性求得經濟保障的一種手段,一種女性對男性經濟依附的關係,在世俗的婚戀中是沒有愛情可言。

張愛玲其他經典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