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軍隊在戰鬥力爆表前也曾弱小 五萬人曾受“胯下之辱”

強烈的榮譽感來自尚武精神,羅馬人這種強烈的榮辱感保證了其士氣的旺盛,激發了其戰鬥潛力。表現這種強烈的榮譽感的現舉一例:薩謨尼安人在他們的將軍蓬提阿斯領導之下,把羅馬人包圍在一個山峽之中,5萬羅馬人在那裡受到飢餓的痛苦,他們請求投降,最後蓬提阿斯把防寨打開一部分,把兩支長矛插入地中,把另外一支長矛橫在頂上,使羅馬人出來的時候,一個一個地從下面走過〔有些類似韓信受跨下之辱〕。這個災難的消息傳到羅馬的時候,羅馬人痛哭悲傷,如臨公共的喪禮。

羅馬軍隊在戰鬥力爆表前也曾弱小 五萬人曾受“胯下之辱”

婦女們對那些用這種不名譽的方法挽救了生命的人,好像對死者一樣服喪。元老們取消了他們紫帶袍。整個一年之內宴會、婚姻及其他一切類似的事情都被禁止,直到這個災難得到彌補時為止,而受辱回來的士兵和將官更是感到“無顏見江東父老”。

由於羅馬人如此看重榮譽,因此,勝利的統帥如在一次戰役中殲滅敵人5000人以上,而且有開疆拓土的功勳,就可以舉行凱旋〔這雖然激勵了將領們奮勇作戰,但是也產生也一些禍害,在征服西班牙戰爭中,就曾有兩位將領為了凱旋而挑動爭端,激起西班牙人的反抗,在本次戰爭中,也是因為喀西約想取得一個凱旋而引起的〕。

在羅馬軍隊中,從軍團到連隊都有自己的軍旗,是其榮譽的象徵,如在戰鬥中被敵人奪取,則認為是奇恥大辱,因此在戰爭的危急時刻,有些將軍故意將軍旗拋向敵人的陣地,以激勵士兵奮勇作戰。不僅如此,由於這種強烈的榮譽感,一些羅馬統帥甚至將自己至於危險之中,以扭轉戰局,如西庇阿,蘇拉,愷撒等。

羅馬軍隊在戰鬥力爆表前也曾弱小 五萬人曾受“胯下之辱”

再次,則是羅馬人的攻城武器,雖然這些武器對於有些民族是不存在優勢的,但是對於有些民族則存在明顯的優勢,愷撒在高盧時,當他進攻某一個城鎮時,由於城高壕寬,儘管守城者不多,但是難以攻破,愷撒便建造盾車和木塔,向城牆推進,高盧人看到這些巨大的器械,大為吃驚,於是向愷撒投降。愷撒圍攻阿杜亞都鍥人的要塞時,使用盾車和木塔向城牆推進,守城者看到如此高大的機械竟能迅速的移動,以為神靈在幫助羅馬人,於是要求講和。

最後一點,是嚴格的獎賞制度。不行重賞,則難求勇夫;不行重罰,則不能明軍法。只有賞罰分明,才能馭兵如子,羅馬人以軍紀嚴明著稱,這是一個羅馬人的一個很大優勢,保證其軍隊的有效作戰,而行重賞則能促進其士兵奮勇作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蘇拉圍困阿基拉斯時軍團將校巴西拉斯的行為就是最好的證明。

羅馬軍隊在戰鬥力爆表前也曾弱小 五萬人曾受“胯下之辱”

附錄:羅馬人不同時期的編制情況。

第一階段

在公元前6世紀,只有納稅和服兵役而無政治權利和分享公有地的平民,要求改變現狀,於是出現了改革,也就產生了大家熟悉的五個等級的劃分,每個等級出一定數量的百人團。此時每軍團約有4200重裝步兵和一定數量的輕裝步兵,軍團採用方陣,縱深八列,最前列為裝備良好的精銳戰士,兩側配有騎兵,前面為輕裝步兵的散兵線。為了準確表示 進攻,退卻與集結的命令,軍團中的號兵使用各種形式的號角,發出不同的信號。

第二階段

隨著戰事的頻繁,羅馬軍團的種種弊病也暴露出來,因此在公元前4世紀初出現了以羅馬,統帥卡米路斯命名的軍事改革。他首次實施軍餉制,改進和統一武器裝備。根據年齡與經驗的不同,把重裝步兵排成三列,每列十個連隊,每連隊兩個百人團,前兩列連隊各由120人組成,最後一列連隊由60人組成。

羅馬軍隊在戰鬥力爆表前也曾弱小 五萬人曾受“胯下之辱”

一列為最年輕的戰士,二列為主力兵,三列為後備兵,除重裝兵外,每百人團還配置有20名輕裝兵,整個軍團配有300名騎兵,因此一軍團擁有重裝兵1200+1200+600=3000,輕裝兵20*(20+20+20)=1200,騎兵300,總共4500人,除軍團外,還有同盟者提供的輔助部隊,每一個軍團配有輔助部隊步兵5000,騎兵900,步兵分成10個大隊,在作戰時,他們配備了軍團兩翼,每翼5個步兵大隊。

軍隊的最高指揮掌握在執政官手中,軍團的指揮官起初是六名保民官,有些是人民選舉的,有些是執政官任命的,他們實行輪值制,後來為愷撒取消,任命副將為軍團首長,其下有百夫長,從優秀士兵中選任,個連隊的第一個百夫長兼任整個連隊的隊長。同盟軍統帥權屬於羅馬將領,其他軍官則由同盟者自己補充。

第三階段

隨著奴隸制的發展,大量的小農破產,無產者的數量大增,而以財產為提前的公民兵則不斷減少,為了解決兵員問題,馬略採用了募兵與徵兵相結合的手段,他固定了軍餉制,士兵的軍餉的數額大致相當於一個農民家庭維持最低生活標準的兩倍,同時還可通過戰利品獲得收入。隨著戰爭的頻繁,士兵的服役期慢慢變長,在第一次布匿戰爭時,平均的服役時間為7年,馬略將其增加到16年,完成了從公民兵到職業兵的轉變。

羅馬軍隊在戰鬥力爆表前也曾弱小 五萬人曾受“胯下之辱”

馬略為使軍隊更加機動靈活的作戰,創建了聯隊,人數為600人,分為三個連隊,每連隊200人,分為兩個百人團,每軍團十個聯隊,共6000重裝兵,此外還有一定數量的輕裝部隊與騎兵。其在作戰上仍採用三列式,不過已消除了年齡,武器與軍事素質的差別。除此外,軍團中還有工兵,工匠與技師等後勤兵員。由於軍隊成分的改變,軍團的紀律發生了很大變化,小西庇阿曾說他手下的士兵更想一群強盜與逃亡者,馬略在改革時著重強調軍紀,使軍紀明顯改善,不過即使如此,羅馬軍團已不再是以前那紀律嚴明的軍隊了,在本次戰爭中就有多處這方面的表現。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轉發分享給您的好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