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按照聖經記載和傳說,基督受難以後,他十二門徒中的西門勇敢地站出來成為牽頭人,這個西門就是後人所稱的聖彼得。彼得穿上僧袍走四方,一邊走一邊傳道,這就來到了羅馬。羅馬當時的領導是帝國皇帝尼祿,尼祿非常反對彼得躲在一個地窖裡對羅馬人傳道、讓他們放棄羅馬諸神皈依耶穌基督。尼祿就把彼得抓起來讓他殉教。相傳彼得是被倒著釘在十字架上殉難的,這是公元64年發生的事情,地點是在尼祿競技場外的一座埃及方尖碑下。這座方尖碑是荒誕的卡里古拉皇帝在公元40年運回羅馬的,現在還在,叫做梵蒂高尼方尖碑。彼得死後就被葬在方尖碑附近,然後在地上放了一塊紅色的石頭表示彼得葬在此處。古羅馬帝國壓制基督教的時期,很多基督徒在尼祿競技場殉難,他們臨死前都申請葬在彼得旁邊,這裡就成了殉難基督徒墓地。幾年後,這裡蓋起一座神廟。1950年,考古發掘這座神廟殘骸的時候,挖出來一個繡金邊骨螺紫色法衣包袱,裡面有骨殖。隨後,當時的教皇庇護十二世宣告發現了聖彼得的墓。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發佈《米蘭敕令》,324年發佈《尼西亞信經》,把基督教立為國教。在《尼西亞信經》之前的公元318年,君士坦丁大帝下了一道旨意給當時的羅馬教皇西爾韋斯特一世,把尼祿競技場旁邊的小神廟賜給教皇,包括那片基督徒墓地,讓他在那裡蓋一座教堂作為他的座堂,這就是老的聖彼得大教堂,可以叫做“敕建彼得寺”。敕建彼得寺是一座典型的巴西利卡,一座主廳加兩邊的側廳,祭壇後面有一個小拱頂。因為這座小神廟是彼得下葬的地方,彼得又是基督十二門徒之首,算作基督教第一任教宗。而且彼得生前極力推動建立基督教堂作為基督的聖殿,所以這座教堂就以聖彼得的名字命名了。這座“敕建彼得寺”是大門朝東的,現在西方的教堂基本都是大門朝西的。而且蓋這座敕建彼得寺的時候,有意把彼得墓的那塊紅石頭作為祭壇的位置,也就是說彼得的墓在這座教堂下。敕建彼得寺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而且敢於和以弗所的阿爾忒彌斯神廟拼一把,不過還是稍小於後者。結果阿爾忒彌斯神廟位列世界第七大奇蹟,敕建彼得寺沒能擠進七大奇蹟的隊列。

進入中世紀後,羅馬教廷的勢力逐漸加大,開始不服拜占庭皇帝。而這時拜占庭自己也開始衰落,西羅馬那些地盤逐漸都被倫巴底人搶走,倫巴底人開始威脅羅馬城。沒辦法,教皇斯蒂芬二世只好另尋粗腿去抱,這就出現了法蘭克王國的矮子丕平。矮子丕平剛剛推翻了墨洛溫王朝,正急於找人承認自己的王位。他和斯蒂芬二世教皇正好各取所需,教皇承認矮子丕平的政變合法,還給矮子丕平加了一個冕,就是把法蘭克國王的皇冠扣到丕平腦瓜頂上。這次事件的結果就是從此以後所有的法國國王都要得到羅馬教皇的加冕,拿破崙也玩過這麼一出。反之,矮子丕平把羅馬周邊的大片土地送給教皇,還幫教皇把那些土地上的倫巴底人消滅,這是公元756年。

到了公元1053年,拜占庭牧首彌格爾挑起事端,結果是羅馬教廷和拜占庭互相開除對方。基督教分拆成天主教和東正教,羅馬教廷少了一半資源。羅馬教廷本來想著這回算是安生了,內部的分家主義者被清除了,外部有強大的法蘭克保護,誰也不敢拿他怎麼樣。沒想到,這法國人也有欺負教皇的時候。到了14世紀,法王腓力四世要籌辦軍餉和英國幹架,便對教皇在法國征斂宗教稅不滿,他對羅馬說:你可以對法國的神職人員徵稅,但是不許向法國老百姓徵稅。這一下,教皇的收入在分家少了一半的基礎上,眼看就要又減少九成。當時的教皇布尼法斯八世當然就會跳腳反對,然後他在1303年的一場混亂中可能被人下了黑手,就暴病而亡。臨時上來一個代理教皇叫本篤十一世,他更倒黴,腓力四世對他說,法國老百姓交的稅歸我花,法國神職人員交的稅你可以拿走一半去花。他一看,好傢伙,腓力四世這是變本加厲呀!就說這個真不行。嘿!沒幾天,本篤十一世1304年就也暴病而亡。腓力四世說,你們教廷趕快大選吧。結果法國扶持的克萊芒五世當選新教皇,他上臺當然同意了腓力四世的要求,因為他的競選資金都是從人家腓力四世那裡融來的。而且他厲害,他上任以後不去羅馬,他要去教皇國在法國的一塊飛地阿維尼翁。腓力四世又給他融資在阿維尼翁蓋了一座教皇宮,這就是阿維尼翁教廷的來歷。

教皇不在羅馬,敕建彼得寺當然就被疏於管理和維修。樞機團去了阿維尼翁,留守處當然就會在彼得寺裡到處翻跟頭,這敕建彼得寺就日漸蕭條。阿維尼翁教廷換了七任法國人教皇,經歷了70年。到了1377年,腓力四世已經死了半個多世紀,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聽人說羅馬那裡有暗流湧動,時局不穩,便急急忙忙把教廷遷回羅馬。結果,他剛回到羅馬不久就得了慢性病,這個慢性病中速發作,格里高利十一世在第二年也去了。你看看,這個教皇們玩起招數可都是真玩兒命呀。

這座敕建彼得寺從公元360年落成,到1447年教皇尼古拉斯五世上任的時候已經一千多年,而且又經過阿維尼翁時代撂荒70年,老樓肯定是破落了,根本就不堪大用了。為了重新樹立教廷的威風,尼古拉斯五世就打算要麼蓋一座新教堂;要麼徹底重建老教堂。但是這個尼古拉斯五世本來身體就不好,再加上日殺萬雞,到他1455年去世的時候終究一事無成。不過,他幹了一件大事,他讓人去挖科洛塞的牆角。還記得科洛塞嗎?就是那座弗拉維圓形劇場。到尼古拉斯五世去世的時候,他已經從科洛塞拆下來二千多車石頭,都是準備用來蓋新教堂的。這回知道了吧?那座圓形劇場的命運和我們很多古建差不多,都被附近的老鄉拆了回家壘雞窩去了。尼古拉斯五世之後,儒略二世決定要把自己的墓建在新的教堂裡,而且要請米開朗基羅給他雕一座像。但他也是壯志未酬身先去,其後是佛羅倫薩美第齊家族出來的利奧十世做教皇。他發標招設計師,並且在烏菲齊美術館展示所有設計方案大PK。這回出了錢的問題。上次是敕建,有君士坦丁一世出資。這次沒有哪位皇帝肯出資了,怎麼辦?有人出主意說咱們像過去那樣賣去天堂的機票吧,這樣就可以融到資了,這個機票有一個官方名字叫“贖罪券”。當時站出來一位德國神父叫馬丁路德,他說:不可!然後就發表了一篇著名的論文《95條論綱》,這導致了天主教的繼續分拆,最後出現了新教。因為沒有皇家出資,新教堂當然不是敕建,新教堂的名字最終確定為“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宏偉建築。在儒略二世舉辦的設計師招標中,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最著名建築家勃拉曼特(Bramante)勝出。他當時很受儒略二世的欣賞,最出名的作品是蒙特利奧聖彼得教堂裡的“坦比哀多(Templetto)”,就是下面這個。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這個坦比哀多一直到現在都隨處可見,還有各種變形,成為文藝復興建築的標誌之一。

1506年舉行了新教堂的奠基儀式。最初的平面佈置設計是一個巨大的希臘十字,中間是巨大的穹頂,周圍有四個小圓頂,靈感來自萬神廟。1513年儒略二世去世,1515年勃拉曼特去世,拉斐爾接替了設計。1520年拉斐爾去世,佩魯齊接替。1527年,羅馬城被查理五世洗劫一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也就是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是當時歐洲最牛的國王,說打誰就打誰。此後,新教堂完全停工。又經過幾次斷斷續續的變化,1547年,教皇保羅三世請已經70歲的米開朗基羅擔任新教堂的總設計師兼項目經理。米開朗基羅沒有推翻勃拉曼特的最初設計,而是做了一些改動,仍然遵循前面設計師的目的,就是要有一座布魯內萊斯基在佛羅倫薩蓋的那種大穹頂。1564年米開朗基羅去世時,大圓頂已經完成。教皇庇護二世請來了瓦薩里監督後面的工程,確保遵照米開朗基羅的設計。新的聖彼得大教堂一步一步建成,直到1626年底算是主體結構完工了,新教堂比老教堂大了很多。

嚴格地說,聖彼得大教堂不是羅馬城的一部分,但它仍然是羅馬城天際線上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見聖彼得大教堂巨大的中央穹頂和周圍的小圓頂。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走到近處看看。米開朗基羅的大穹頂,布魯內萊斯基的穹頂是八邊形的;米開朗基羅是圓的;布魯內萊斯基的穹頂是露磚的,米開朗基羅的是有鉛皮覆蓋的。從這座聖彼得大教堂穹頂建成之後,這個米開朗基羅穹頂就成了標準,後人無不爭相學習。凡是有這種鉛皮覆蓋圓形穹頂的,你就基本可以把它歸為文藝復興晚期、巴洛克、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那座方尖碑就是前面提到的所謂聖彼得殉難的見證物。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再走近一點,看看它的正立面。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從勃拉曼特到米開朗基羅,這座新的教堂都是希臘十字平面的,也就是十字型的四條邊一樣短。1604年,教皇保羅五世指派建築家馬代爾諾(Maderno)擔任新教堂的建築師。馬代爾諾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築的先驅,他在之前一年剛剛完成羅馬的聖蘇珊娜教堂。那是一座小型的教區教堂,它是意大利第一座巴洛克式教堂建築,也就是巴洛克示範工程。這座聖蘇珊娜教堂的正立面打動了教皇保羅五世,保羅五世強迫馬代爾諾修改米開朗基羅的設計,馬代爾諾只好照辦。他把原來的希臘十字平面加長正廳成了拉丁十字平面,然後設計了宏偉的正立面。他還別出心裁地在正門上方建了陽臺,教皇每到重要節日就可以從中間那個出來,站在陽臺上給教民們祝福,然後接受大家的歡呼。這個改動也有一些遭人非議的結果,你看,很明顯地,站在我這個位置看不見完整的大圓頂,而且根本看不見它周圍的小圓頂。不過這不能怪馬代爾諾,保羅五世拄著權杖站在他身後,他做設計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其它選擇。

正立面的結構是一個三段體,這是最早的三段體建築,中間是四根巨大的科林斯柱支撐的柱頂橫樑,橫樑之上是一個三角楣,裡面的浮雕是教皇的徽章,徽章上有兩把交叉的鑰匙,那是基督昇天之前交給彼得的天堂之門的鑰匙。這個中間部分的靈感就是來自萬神廟的古羅馬大門。四柱正廳大門兩側延伸出去每側二根圓柱,但是往後錯了一截;然後再往後錯一截,角上是方柱;每邊往後錯的這二截是二個側廳的正立面。再往兩邊延伸出去的是兩座鐘樓,這裡的鐘樓是和正立面一體化的,如果不是上面的大座鐘,你根本體會不到它是鐘樓。一直貫穿鐘樓的柱頂橫樑之上有一層頂樓,頂樓上有一圈Balustrade,就是所謂的屋頂欄杆。那個鐘樓很有意思吧?鐘樓裡面有卡西莫多的大鐘,老教堂的遺留,1288年出品。鐘樓上面還有巴洛克式大座鐘,那個是電動的,1931年開通運行。馬代爾諾設計的正立面柱子都是有用的,也是有數的,這些柱子都一通到頂,和屋頂欄杆柱相通。每一個欄杆柱上都有一座雕像,加上最中間大門頂上一共有十三座雕像。這十三座雕像,中間是耶穌基督這肯定沒得說,兩邊可不是十二門徒,而是十一位門徒加上施洗約翰。彼得的雕像在別處,站在基督右手第一位是施洗約翰。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貫通的柱頂橫樑上寫著“為紀念使徒之王子而建。1612年,羅馬人教皇保羅五世伯格賽在位第七年”。這個正立面體現出一種節奏感,立面一層一層向外延伸,形成一種平面節奏;加上一層獨立的頂樓在縱向形成節奏;而兩邊的鐘樓和正立面融為一體,卻在最下面可以看到通透的拱門,這又在橫向形成節奏。

進了大門之後是一個巨大的前廳,橫向一直貫通,上面是桶形拱頂。拱頂上佈滿石膏裝飾和浮雕,下面是拋光的大理石拼畫地面。這個前廳是馬代爾諾的得意之作。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每一座外大門都對著一座內大門,看看青銅浮雕內門扇。這是中間的門扇,從老的敕建彼得寺傳下來的。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看看正廳。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米開朗基羅原設計只有一跨,馬代爾諾把它拉長之後現在是有三跨。可以看到從對面大門往這邊數的第二和第三跨之間巨大的壁柱上有二根裝飾柱,這兩根柱子之間就是米開朗基羅和馬代爾諾設計的分界,往大門那邊是馬代爾諾加長的部分。這些巨大的壁柱都是米開朗基羅的設計,馬代爾諾保持了這個設計。這個主廳非常之大,難以言表。

看看側廳的上部,下部看不見,都站滿了人。因為空間巨大,已經無法用羅馬柱支撐上部結構,所以採用了大理石牆柱的形式。為了保持莊嚴感,牆柱之外用科林斯柱作為裝飾。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看看南翼。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看看穹頂。這個穹頂的高度雖然是世界第一,但它的直徑是“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第一是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第二是萬神廟。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穹頂上肯定要有萬神廟那樣的天窗,這回天窗上有一個圓亭,這是勃拉曼特學習布魯內萊斯基的設計,防止漏雨。除了天窗,側牆上還有一圈十六個側窗。側窗之間的牆柱對應穹頂外面十六根筋,穹頂內部也是對應外部分成了十六片。穹頂每一片的下面都有一幅畫,正對著正廳的中間是耶穌基督,他的右手是聖母,左手是施洗約翰。然後是十二門徒分列兩邊,左手施洗約翰接下來是彼得。耶穌基督正對面看不見,因為要走到後殿去才能看見,而後殿不讓過去。正廳和側翼的四根立柱之上也有四幅畫,這是四位福音作者。可以看見南北側翼上的桶形拱頂。

1626年,當時的教皇烏爾班八世將大教堂的內飾品工程交給了意大利巴洛克建築家雕塑家貝尼尼(Bernini)。1629年,他又接替馬代爾諾擔任大教堂的建築師,這個崗位正是貝尼尼夢寐以求的,他在這個崗位上奮鬥了50年,成績斐然,成為意大利最著名的巴洛克建築家和雕塑家。貝尼尼當學徒的時候跟著老師來過大教堂聽課,當時他就想“我要造一個彼得的寶座”,這回機會來了,他真就造了一個使徒的寶座。但不是在上面那張圖下部剛露尖尖角的那個東東,來看看這個東東的全貌。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貝尼尼一上崗就開始他心裡早就構思好的這座祭壇青銅大華蓋,就是那個青銅的亭子,它就在穹頂之下,祭壇之上,這是教堂內最核心的位置,也是最重要的裝飾品。這座教堂太大了,多高的東西到了這裡都不顯個兒,這座青銅華蓋正經有30米高吶,再加上祭壇的高度就更高了。你看,它立在那裡一點都不顯大,要是再小一點的話和這個空間還真就不匹配了。據說這座華蓋是世上最高的青銅雕塑。華蓋是教堂裡的一個禮器,它在祭壇上形成一個神聖空間的象徵,華蓋下是聖餐檯,臺子上擺放裝著聖餐的餐盒。通常的華蓋是白色大理石,帶有彩色石頭鑲嵌。我們在米蘭大教堂看見的華蓋是八根白色大理石科林斯柱支撐著一個青銅圓頂。我在法國教堂裡沒見過華蓋,在英國也沒見過。在西班牙只是巴塞羅那的聖家族大教堂有華蓋,它沒有柱子,就是從上面吊下來的一個棚子。貝尼尼華蓋的構思一部分來自於帝王出行時頭頂上那個真正的華蓋;一部分來自於古羅馬的柱廊。貝尼尼的四根柱子是擰著上去的,遠看好像我們的龍柱,就是柱子上盤著一條龍。他們說這是來自君士坦丁大帝捐給耶路撒冷的神殿裡的柱子,我還沒去耶路撒冷,下次去看看。貝尼尼的柱子上盤的不是龍,而是月桂樹葉和野蜂飛舞,據說這是象徵他的甲方,就是烏爾班八世教皇。再往華蓋的上面看,它的上面那不是非典型巴洛克正反連接的渦卷嗎?四角有天使,她們都拖著一條鳳尾。每面的彎曲橫樑上都坐著一個小孩,或者騎木馬或者在玩耍,這些都是烏爾班八世家的孩子,這有溜鬚拍馬掙大洋的痕跡啊。這座華蓋矗立在穹頂之下巨大的空間中成為一種視覺上的填充,但又不阻擋視線,因為它是空心的。它的材質不同於周邊的其它材料,不同的質感、不同的色調,即形成審美的對比,又形成一種建築的節奏。這座華蓋絕對是神來之筆,因此讓貝尼尼揪心掏肺地要把它第一個做出來。華蓋下面是擺放聖餐檯的,這裡還有互相呼應的裝飾。聖彼得大教堂中間有一座大圓頂,周圍還有四座小圓頂,看看下面這張圖,這是其中一座小圓頂的穹頂畫,天使正在發聖餐。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下面這件裝飾品是貝尼尼接下來的第二項工作。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這是後殿裡的小祭壇。中間那把椅子就是所謂的“聖彼得的寶座”,原來的那一把傳說是彼得親自坐過的,但是經過考古研究發現它是12世紀的產物。貝尼尼施工的時期,亞歷山大七世教皇要求把聖彼得的寶座供起來,防止它繼續破損。貝尼尼做了現在這把巨大的青銅椅,然後讓青銅的教堂四博士抬著這把寶座椅。四博士是誰?聖安布羅斯和奧古斯汀代表拉丁教堂;亞他那修和克里索斯托代表希臘教堂。後面的金色木刻叫聖靈之光,中間的鴿子當然就是聖靈之鴿。鴿子和它圓形的光芒圈其實是彩色玻璃,後面有一扇窗戶進來的光線照著它。貝尼尼的“聖彼得的寶座”放在這裡以後,那把真的椅子就在1666年被亞歷山大七世收藏起來了。

看看側翼的拱頂,金碧輝煌。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聖彼得大教堂少不了美術作品,最重要的當屬聖彼得青銅坐像,13世紀雕塑家坎比奧(Cambio)1293年作品,原在敕建彼得寺就有。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最有名的、大家一進門就要去看的當然是米開朗基羅的聖母憐子像,也就是所謂的《聖殤》。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1448年,法國紅衣主教畢赫雷斯(Bilheres)向當時名氣並不大的米開朗基羅訂做一座雕像,用於將來自己的墓上。很有可能是這位紅衣主教得了癌症,他來佛羅倫薩是找美第齊家買藥丸的,結果發現美第齊家根本不做藥丸。他知道法國醫生只會放血,治不了他的癌症,他肯定時日不多了,因此才向米開朗基羅訂做墓上的雕塑。聖母憐子是說基督受難後被從十字架上放下來,瑪麗亞抱著基督的遺體為他擦乾血跡。這個題材當時在意大利並不用,而是北方的法國人經常用到,在法國常常可以看到這個題材的繪畫和雕塑。這座雕像還是文藝復興典型的金字塔結構,人物的比例不是很協調,因為要照顧到一個成年男子躺在一個女子腿上的位置。瑪麗亞的身體基本都罩在衣袍裡,二個人物的位置關係、重心佈置都很自然。因為要用右手扶起基督沉重的軀幹,瑪麗亞的上身自然向左傾斜。基督受難時33歲,瑪麗亞應該已經50歲左右,但是米開朗基羅把瑪麗亞描繪成美麗的年輕女子。為什麼會這樣?有各種推測,米開朗基羅自己也說過一些話,我就不多說了。總之,雕像中的基督面露坦然,瑪麗亞則是安詳,米開朗基羅把基督受難描繪成一種昇華,而不是悲慟。

這裡還有很多教皇的墓。英諾森十二世。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庇護八世。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聖彼得大教堂裡有著名的雕塑,當然還要有著名的畫。不過這些畫都是複製品,根據原畫複製的馬賽克鑲嵌畫,可能是因為要根據這裡祭壇的規格重新制作;而且原畫多不是祭壇畫,還要把它們改成祭壇畫的外框。

看看下面這幅,拉斐爾的《基督昇天(Transfiguration)》,原畫在反帝崗美術館。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這幅畫是佛羅倫薩紅衣主教朱利奧美第齊訂做的,本是要用作另外一座教堂的祭壇畫的。拉斐爾一直到去世都在這幅畫上工作,它代表了拉斐爾繪畫的頂峰。這幅畫描述的是聖經新約裡的二個情景。第一個情景就是傳說的基督在塔博爾山昇天,有右手的摩西和左手的以利亞來接。左邊地上跪著的是加斯特斯和帕斯特,他們是美第齊主教所在教堂的施主。山頂上是雅各布、彼得和約翰在抬頭望著基督上升,他們代表信念、希望和博愛,他們衣服顏色和這些符號也有關。畫的下半部分是第二個情景,一個小男孩得了魔鬼附身的病,估計是抽羊角風,這些門徒們治不了,正在等待基督回來創造奇蹟。這個男孩雖然已經能站起來,但還是張著大嘴,表示靈魂出竅了。下面部分中是二組人物,右邊一組是患者家屬;左邊一組是基督門徒,左下角拿書本的是福音作者馬太,他好像正在做著手勢讓觀眾等一等。中間跪在地上的女子是這兩組人物之間的紐帶,她這個扭動身體的姿勢叫做“蛇姿”。拉斐爾把這兩個情景畫在一起是表示昇天的基督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畫的上半部分仍然是金字塔造型,基督在頂點。下半部分中人物扭曲的姿勢和強烈的動感有樣式主義的風格,而光線的運用和強烈的對比又體現出巴洛克風格。右邊紅衣男子伸出的右手旁邊可以看到房子,那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西斯廷教堂,這可能是拉斐爾用來表示文藝復興。拉斐爾在這幅畫裡既滿足了甲方的要求,也表示了向前輩致敬,還為後來的巴洛克風格做出了指引。瓦薩里說這幅畫是拉斐爾最漂亮和最神聖的作品。

看看下面這幅,多梅尼基諾(Domenichino)的《聖傑羅姆最後的聖餐(Last Communion of St. Jerome)》,1614年,原畫在反帝崗美術館。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聖傑羅姆是一位苦行僧,他將希伯來文聖經翻譯成拉丁文,成為羅馬教廷承認的唯一譯本。之前的聖經是希伯來文翻譯成希臘文、再翻譯成拉丁文的,謬誤頗多。上面的畫裡描繪了因為苦行敗壞了身體的傑羅姆的最後一刻,他腳下的獅子是它的標配。傑羅姆曾經為這隻獅子拔掉腳上的刺,後來這隻獅子就一直跟著他。多梅尼基諾是意大利巴洛克畫家,博洛尼亞畫派。上面這幅《聖傑羅姆最後的聖餐》是他第一幅祭壇畫,後人評價此畫和拉斐爾的《基督昇天》有一拼。

下面這是聖克萊門耳堂裡的《謊言(The Lie)》,蘭卡利(Roncalli)製作。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下面這是馬拉塔(Maratta)的《基督受洗(Baptized Christ)》。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馬拉塔是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晚期巴洛克畫家,深受幾位克萊門特教皇喜愛。上面這幅畫說是馬拉塔所作,可是按照他的風格,畫面上不應該有這麼多人。

下面這個很特殊,比安奇(Bianchi)的《聖母受孕感知(Immaculate Conception)》。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這是比安奇受克萊門特十二世訂單所作,1734年收到定金;1738年還沒完成,教皇又給了一筆錢;到他1740年去世的時候還差一點,教皇又在1741年給了他子孫一筆錢,這才把畫拿到手。你看看,敢訛教皇的錢,還真是世上少有。現在原畫在羅馬的安傑利聖母堂。聖母頭上的金冠是1854年庇護九世教皇加上去的;皇冠上的的鑽石和星星是1904年世界婦聯捐贈的。

這些畫都畫幅巨大,在其它教堂里根本不可能看見這麼多大幅的祭壇畫。教堂的地宮裡是聖彼得的墓,沒進去看,但是看到側廳裡也有地宮的裝備。看看這個,地宮的通風系統。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每位教皇都要在這裡留下點印記,看看下面這個,大理石地面上鑲嵌的約翰保羅二世徽章,1978到2005年在位的波蘭人。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從大教堂出來,肯定會看見廣場中心的梵蒂高尼方尖碑,就是彼得殉難的見證物。公元前13世紀拉莫西斯二世時期的物件。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站在門口一側身,就可以看見站在崗樓裡的瑞士衛兵。關於瑞士衛兵的來歷眾人皆知。今天站崗的是一位伯爾尼大學神學院碩士。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再往下走就可以看見聖彼得雕像的背影。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大教堂門外是一個圓形廣場,外國人管它叫“巨大的”,北京人一般就是把它叫廣場。其實這個廣場學名叫“聖彼得廣場”,這是貝尼尼除了大教堂以外在1656年設計的大教堂附屬建築。他當時的設計要把方尖碑包含在廣場內,他就以方尖碑為圓心設計了一個圓形廣場,看看下面這個南半圈。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還有就是馬代爾諾1613年設計的一座噴水池,貝尼尼又拷貝粘貼了一座,然後把它們放在圓形廣場經過方尖碑和大教堂正立面平行的直徑上,南北各一座。上面圖裡可以看見南邊的一座。大教堂並不直接連接圓形廣場的圓弧,而是從圓弧後退一個小方廣場。站在方尖碑附近看大教堂正立面,它和小方廣場結合起來就有強烈的立體透視感,給人大教堂正立面收窄了的視覺感受。圓形廣場的圓弧上是托斯卡納柱廊,全部是不帶凹槽的多立克住。南北圓弧在大教堂對面並不相連,開口寬度差不多和大教堂正立面一樣,柱廊的端頭是下面這樣一座簡單的帶三角楣托斯卡納框架。柱廊頂上有帶欄杆的平臺,每個欄杆柱上都有一位基督教聖人的雕像。整個廣場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這個廣場上過去是破舊老屋,讓人走近大教堂的時候心情不舒暢,現在的廣場讓人眼前豁然開朗,也增加了大教堂的莊嚴感。1870年,意大利王國佔領羅馬,教皇國名存實亡。1929年,意大利王國和教皇達成《拉特朗協議》,解決了羅馬問題。此後,在聖彼得廣場外修建了寬闊的馬路一直通到臺伯河邊,各地來訪的人民群眾從很遠就可以看見聖彼得大教堂了。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看完教堂,有點口渴了,果然發現這裡有飲水龍頭。

意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四:羅馬(2)

水龍頭真地有水流出來,意大利的自來水是直飲水,應該可以喝。可是為什麼上邊有一架路燈?難道水龍頭和燈頭是連在一起的?這不是坑爹嗎!看我觀察這個水龍頭,旁邊圍過來好幾個老外,我問他們這個水能不能喝,他們都迷惑地衝我搖頭,肯定是聽不懂漢語。沒辦法,我上前用手背試了一下那個水,還好,沒電;伸頭過去嚐了一口,既不麻也不酸,咕咚咕咚喝了一個飽。我站直身擦嘴的功夫,那些老外排隊過來也喝起來了。還說老外有創新精神?連喝一口水都不敢,還創新?姥姥!

勃拉曼特和米開朗基羅在最初設計新的聖彼得大教堂時,大教堂就是一座封閉的島嶼;而貝尼尼最終完成的大教堂是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的。後世有人說“沒有任何城市能有這麼一座宏偉的教堂,沒有任何其他建築家能有如此高貴的設計,這是所有偉大的教堂中最偉大的那一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