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最不喜歡的家長類型,你躺槍了嗎?

孩子在學校遇到了問題,該怎麼和班主任溝通?家長間有時會互相交流經驗,怎麼才能讓老師多關心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當老師的朋友也常吐槽,有的孩子的家長言行奇葩,不勝其擾。老師到底喜歡和什麼樣的家長交流?今天方媽就跟各位家長分享點小秘密,看完記得提醒朋友圈的家長朋友們!

老師最不喜歡的家長類型,你躺槍了嗎?

老師最不喜歡什麼樣的家長

1.老師最不喜歡家長說的話是——孩子我交給您了,你就該說說,該罵罵,我們都交給您了。

這句話是家長最管用的話,但是老師卻不一定會接受,第一,孩子不是老師的,是家長的,您可以隨便說罵,老師沒有這個權利,第二,全班數十個孩子都交給老師,老師管的過來嗎?第三,家長這句話看似客套,但是其實也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

2.老師最不喜歡的家長是——只是自己在那兒一股腦地說,而不讓老師插嘴,或者讓老師感覺家長似乎全身心付出了,而把所有的不好都推給老師,家長沒有半點責任。

比如給老師打電話,家長會很想和老師溝通,先開始說孩子的不是或者說自己為了孩子幹了什麼,這樣老師成了聽眾,根本起不到溝通的作用,更解決不了問題。

3.老師最不喜歡聽到家長說“責任全部都是老師和學校的”——一說什麼就是老師沒教育到位,學校沒做到位。

其實絕大部分老師都是認真負責的,至少我接觸的老師都是挺好的,但是家長有自己的喜好,有的會從感覺上對老師有成見,他們會帶著有色眼鏡看待老師,然後就會人為地認定一些問題的出現和處理都是老師的原因,比如一開始入學的時候,家長都希望是老教師或者嚴厲的老師當班主任,感覺這樣會對孩子好,但是一段時間,會聽到家長抱怨,老師過於嚴厲,有更年期傾向等這樣的評語,這就是主觀認定,而非客觀判斷,而且如果一旦老師嚴厲了涉及到自己孩子問題的時候,家長一般會規避自己的責任,先挑老師的不是。老師其實也挺冤枉的。

4.老師最不喜歡的就是總是打聽各方消息然後質問老師的家長。

現在網絡極其發達,教育教學工作極為透明,家長們中各種消息很多,家長們的疑問一個接著一個,如果看到某個名冊或者名單沒有自己的孩子,家長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急於找老師要說法。即便通過這個途徑瞭解一些信息,想和老師溝通,也要講究策略,不能太莽撞行事。

5.老師不喜歡急於求成的家長——就是過分強調分數和名詞。

分數是衡量一個孩子的標準,但是同樣是60分,含義也完全不同,有的60分可能意味著剛剛及格,有的60分對學生可能是很高的分數,因為題目的難度不同、學生的基礎不一樣,但是有的家長看到分數就著急,不會冷靜分析,著急找老師。還有的家長特別希望老師給自己孩子開小灶,能夠充分關注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家長心情是理解,其實,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自己去問問題,因為只要老師在學校,他就有義務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而且老師不會拒絕孩子的提問。

好的學生,基本上每天追著老師問,不懂就問,抓緊在學校的時間。老師特別希望孩子得了多少分,家長都可以接納,然後讓孩子自己說說成績的排名或者整體的狀況,而非僅憑數字說話,多一些讓孩子思考的機會。

老師最不喜歡的家長類型,你躺槍了嗎?

如何成為老師喜歡的家長

1.重視家長會

能推掉的事情全推掉,家長會是十分重要的瞭解孩子在學校情況以及認識其他同學和家長的機會。

2.主動打招呼

在第一次見面或者接孩子回家時,儘可能多地跟老師打招呼。

3.避免家長裡短

一個老師是不樂意與你交談髮型、服飾、菜譜等這些瑣碎事的,你們只有一個共同話題就是你的孩子。

4.簡短的談話

跟老師交流時要注意把握時間,因為除了你以外,還有很多家長在等著。

5.勿以貌取人

不要因為老師看起來很年輕或者太刻板就對他產生偏見。

6.不要放鴿子

預約好的時間千萬不要臨時取消或者改時間,這樣會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下次再約恐怕就很難了。

7.留下好印象

跟老師接觸的過程中,一定要表現地很溫和友好,如果老師喜歡你的話,自然也會喜歡你的孩子。

8.坦誠相待

告訴老師你們的真實家庭情況。單親或者離異或者其他情況,會讓他對孩子多一點關心。

9.參與家庭作業

現在很多孩子的家庭作業是要家長配合的,比如簽字或者提問,還有一些手工作業等需要家長積極地參與進來。

10.不聽一面之詞

在遇到需要判斷對錯和是非的情況時,一定要聽聽孩子的解釋和老師的解釋,綜合考慮再做決定,不要只聽一面之詞。

老師最不喜歡的家長類型,你躺槍了嗎?

在孩子的教育成長中,家長與老師建立起良好的溝通聯繫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這樣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的信息,更全面的掌握孩子的狀況。當然了,你不用刻意的溜鬚拍馬,但是絕對不要被動地等待老師來聯繫你,因為學生那麼多,老師會忙不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