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長壽?這個習慣很重要,我們卻總是反著來!

對於愛養生的朋友來說,一定對素食不陌生,都會在生活中注意多吃素,少吃肉。大家都知道多吃素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但是很多人完全素食,不沾一點葷腥,這樣極端的方式,也是不健康的。食物長期過於清淡,人體蛋白質、脂肪等不足,會極大的降低人體免疫力,反而更容易被疾病侵襲。所以既不要大魚大肉,也不要過於清淡,營養全面,搭配合理才是真理!

為什麼日本人長壽?這個習慣很重要,我們卻總是反著來!

那怎麼吃更健康呢:

1、少吃高脂高鹽和醃製的食物:

三高、四高是現在普遍的疾病,飲食的影響極大,特別是高鹽、高脂食物。攝入過多高脂食物不但導致肥胖,更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而高鹽容易引發骨質疏鬆、高血壓、中風和心臟病。醃製食物的不健康就更不用說,醫生和營養學家都反覆強調少吃!少吃!少吃!

為什麼日本人長壽?這個習慣很重要,我們卻總是反著來!

2、保證食物的多樣化,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

每天吃不超過1個拳頭大小的肉類,肉類品種包括紅肉、魚、禽、蛋。雖然紅肉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A級致癌食物,但並沒有充分的證據證實,而且離開量的問題,是不科學的。適量的食用,對於健康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

多吃白肉,比如魚肉,至少保持每週吃2~3次魚,能夠讓大腦更健康,而魚肉相對來說較低的膽固醇、脂肪和熱量,對於心腦血管的健康有積極作用。相應減少紅肉的攝入量,,如豬、牛、羊肉。建議每週吃2~4個雞蛋。

每天吃2個拳頭大小的穀類,包括粗糧、雜豆和薯類,並且注重粗細搭配。

每天吃2個拳頭大小的豆製品和奶製品;

每天吃5個拳頭大小的蔬菜和水果。

為什麼日本人長壽?這個習慣很重要,我們卻總是反著來!

3、每口食物咀嚼30下,少吃多餐,不吃飽

充分咀嚼,釋放更多的唾液,不但能殺滅食物中的有害菌,還能減輕腸胃的負擔,減少患病機會,增加長壽幾率,有效控制血糖。已有研究證實:每口食物咀嚼30下,是有效的養生方式。而每頓只吃7-8分飽,對於遠離肥胖、老年痴呆、骨質疏鬆、腸胃病等慢性疾病有積極作用。很多病,都是吃多撐的。

為什麼日本人長壽?這個習慣很重要,我們卻總是反著來!

4、採取健康的烹調方式:

多用清蒸,燉煮的方式,減少營養的流失,避免攝入過多的油脂。日本人之所以長壽,和他們對飲食的烹飪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清蒸、燉煮的方式最大地保留了營養,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比如煎炸容易產出的致癌物。

為什麼日本人長壽?這個習慣很重要,我們卻總是反著來!

5、每天保證飲水量不少於1200ML,更要主動喝水

人體水分平衡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很多老年人都不愛喝水,這個毛病一定要改。很多疾病都是因為體內缺水引起的。人的口渴反應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變遲鈍,特別是中老年人,因渴感減退,經常處於喝水不足的狀況。感覺很渴了,那說明已經缺水嚴重,所以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不要渴了才去喝。不要讓身體斷糧。而及時補充水分,對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起到積極作用。

為什麼日本人長壽?這個習慣很重要,我們卻總是反著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