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電影:中國電影票房超600億,口碑漸成票房關鍵!

2018大電影:中國電影票房超600億,口碑漸成票房關鍵!

2018年,對於中國電影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突破600億大關,崔永元開撕馮小剛引爆娛樂圈偷稅漏稅風波,電影本身的口碑好壞逐漸成為票房成敗的關鍵,國產電影大獲豐收不再“見光死”,同時也夾雜著一些類似狗血劇的奇葩事件。

2018大電影:中國電影票房超600億,口碑漸成票房關鍵!

20年前,看電影對於農村孩子來說還是一件特別稀奇的事兒,能在學校操場或者村裡的空地上看一場露天電影,那得高興好幾天。到了現在,看電影幾乎已經成為了大城小鎮年輕人的家常便飯,放學後、下班後在網上訂張電影票,到了影院直接取票、進場就行了,不用排隊,特別方便。正是有了足夠多的群眾基礎,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才能逆勢爆發突破6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7%,在經濟寒冬之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容易。

2018大電影:中國電影票房超600億,口碑漸成票房關鍵!

2018年,好萊塢電影不再獨佔鰲頭,國產電影憑藉過硬的品質迎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2018年中國年度電影票房排名前五的電影分別是《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和《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其中國產電影獨佔前四,《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和《我不是藥神》更是邁過30億門檻。國產電影創造票房神話,與其良好的口碑息息相關。以上四部國產電影豆瓣評分均在6分以上(儘管《唐人街探案2》這樣的狗尾續貂之作實屬雞肋、《西虹市首富》為了搞笑可以放棄節操),《紅海行動》和《我不是藥神》更是代表了國產電影的高水準。《我不是藥神》以9.0分的高分榮膺2018豆瓣評分最高電影(在國內上映)。《紅海行動》的票房走勢,則為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好口碑帶動高票房,國內的吃瓜群眾也學會了用腳投票,標誌著中國觀眾的觀影水平也逐漸成熟,從任人宰割的韭菜成功進化為割一茬聰明一茬的韭菜,可喜可賀!

2018大電影:中國電影票房超600億,口碑漸成票房關鍵!

2018中國大電影,我們還見證了娛樂圈的“高級玩家”,陰陽合同和變著花樣的逃稅戲法,真真是亮瞎我等pin民的鈦合金狗眼!原本是崔永元炮轟馮小剛,沒成想范冰冰化身炮灰,結果是8.8億罰單輕鬆了事,馮小剛先生一臉無辜!所以說,崔永元是一個勇士,更是一個孤獨的勇士、柔弱的勇士——2018,我們也慶幸有這樣的勇士!

2018大電影:中國電影票房超600億,口碑漸成票房關鍵!

2018年,中國電影界的一朵朵奇葩也相繼盛開!

《後來的我們》,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名字呀,“奶茶”劉若英執導,令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浪漫和感傷——後來,我們真的被騙去電影院看了,還沒演到一半,就看見一兩個小女生獨自坐在角落裡哭開了,哭得稀里嘩啦,頓時,審判官徹底懵了!這都演的他孃的什麼呀,北漂是這樣漂的嗎,歌詞裡是這樣寫的嗎,男主角就這麼成功逆襲了嗎,結尾能不這麼狗血嗎?也許,是期望太高了吧!至於《後來的我們》刷退票綁架排片的勾當,咱們不提也罷!

《阿修羅》,一部左手搖旗為自己喊冤、右手又默默扯掉遮羞布臨時撤檔的神一樣的電影;《冰封俠:時空行者》,一部戲外故事遠勝於戲內故事的電影,我們很少看到國產電影出品方在電影剛剛上映之際就公然炮轟男主角。

《愛情公寓》——2018最可恥國產電影無疑!完全不把粉絲當回事兒,使騙、圈錢,我們是認真的!這部電影有兩騙:電影上映後評分網站遲遲不肯公開評分、掛羊頭賣狗肉把粉絲當猴兒耍。豆瓣評分:毫無下限!

​終於熬到年尾,想著國產電影總該消停著過完這個年吧,誰知“驚喜”又重現,《來電狂響》、《雲南蟲谷》、《斷片之險途奪寶》等一眾爛片接二連三砸將過來,砸的吃瓜群眾一愣一愣的,稀裡糊塗的走過2018年!

看過了2018年中國大電影的這些悲喜過往,對於我們絕大多數的電影小白有何啟示呢?啟示就是:1、上映首日不要跟著去瞎湊熱鬧;2、選電影之前先看看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低於6分的就不要去撒錢啦(記住不是賣票網站上的評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