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金融國資“明白賬”|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呈現上升趨勢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姝)24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主任史耀斌作“關於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調研報告”時表示,金融資產管理“防範金融風險的意識和能力需要增強”,報表反映的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整體水平雖然不高,但呈現上升趨勢,隱性不良貸款風險需要高度關注。

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2018年監督工作計劃安排,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全口徑”國有資產報告和2017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此係建國以來首次曬出“全口徑”國資的“家底”。史耀斌表示,為了做好這次審議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全國人大財經委此前開展了相關調研,形成了“關於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史耀斌稱,近年來,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取得重大成就,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規模不斷擴大,資產佈局有序調整,資產管理逐步規範,國有金融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對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服務國家戰略,保障國家金融安全、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調研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意識和能力需要增強”,“金融風險形勢仍較嚴峻,在不良率控制、不良資產管理、槓桿率控制、信貸理財等方面還存在一些風險隱患”。

隱性不良貸款風險需要高度關注

他表示,報表反映的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整體水平雖然不高,但呈現上升趨勢,隱性不良貸款風險需要高度關注。如某市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從2016 年末的4.13%,增至2017年末的16.54%,資本充足率從11.77%下降至0.9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降至-1.41%。

調研還發現,潛在信用風險尚未完全出清,“個別正常或關注類貸款中仍包含部分多次展期等有較大風險的貸款。一些地方還存在虛假處置不良資產、貸款的五級分類未能準確歸類、隱瞞不良貸款、人為降低不良率等問題”。

“影子銀行”的無序擴張是怎樣形成的?

“經營性風險不容忽視”,史耀斌表示,從審計部門提供的情況看,一些銀行的流動性缺口已經達不到監管部門的要求,有的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期限錯配問題突出。在控制槓桿率方面,由於與銀行表內資產有計提資本準備要求不同,理財等表外資產沒有資本充足率的約束,導致理財、表外、通道、同業等形式“影子銀行”的無序擴張。

此外,在資產管理方面,部分國有金融企業違反國有資產處置制度,在評估過程中不經過評估、備案或者委託不具備資質的評估機構,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他強調,“應當關注資本市場長期低迷,市值大幅縮水,對股權抵押融資的金融企業可能帶來的風險及擴散效應”。

國有資本經營收益還沒有完全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史耀斌表示,調研中還發現,“金融國有資本經營收益預算管理不夠規範”,“目前,國有金融企業上繳的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絕大部分列在公共財政預算中的非稅收入項下,還沒有完全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國有金融資本經營收益預算管理的不規範,影響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完整性,也影響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在國有資本戰略佈局方面作用的有效發揮”。

“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相關法律制度建設滯後”,他說,“總體上看,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主要依據的是財政部制定的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法律層級不高,權威性不足,約束力不夠”。

史耀斌建議,完善金融國有資本經營收益預算管理。落實《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將國有金融企業上繳收益全部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明確各類國有金融企業上繳收益的標準,細化金融國有資本經營收益預算編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