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認基金“突圍” 北上基金首現淨流入南下基金銷售額大增

近期,資本市場整體表現不佳,內地香港互認基金(下稱“互認基金”)卻突出重圍。根據外管局近日公佈的《香港基金內地發行銷售資金匯出入情況表》和《內地基金香港發行銷售資金匯出入情況表》,10月份,香港互認基金(下稱“北上基金”)單月在內地銷售流入資金6.18億元,贖回或分紅共流出資金3.27億元,資金淨流入達2.9億元。同時,內地互認基金(下稱“南下基金”)一掃此前的銷售頹勢,單月銷售額達594.34萬元。

專家表示,雖然互認基金當前總體存量不大,但能夠加強內地與香港市場的互聯互通,戰略意義重要。在今年市場波動較高、預期混亂的背景下,互認基金或可為內地投資者提供一些內地產品所不具備的盈利可能性。

銷售初現回暖

今年以來,互認基金的表現一直不算理想。今年前9個月,北上基金連續淨流出,6月單月淨流出額甚至高達14.7億元。南下基金方面,下半年以來月度銷售額已連續4個月在1000萬元以下,其中,9月銷售額僅93.55萬元,雖然10月銷售額環比增加了近500萬元,但與歷史平均水平相比仍處低位。同時,10月南下基金因贖回或分紅資金共流出1605萬元,淨贖回達1010.66萬元,連續4個月遭遇淨贖回。

“今年以來,市場行情不佳,互認基金表現不好,投資機會不明顯。同時,基金公司有沒有好的銷售渠道,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公募基金在內地有直銷、銀行、第三方銷售等渠道,但在香港的銷售渠道可能仍需捋順。最後是投資文化,內地基金在港銷售和香港基金在內地銷售,都面臨一些文化上的差異。”上海東愷投資總經理吳明義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自2016年互認基金開閘銷售以來,近3年互認基金在兩地的銷量相差近20倍。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北上基金在內地已累計銷售253.05億元,贖回或分紅累計流出159.94億元,累計淨申購93.11億元;南下基金的累計銷售額為10.36億元,贖回或分紅導致的資金流出額為5.68億元,累計淨申購額為4.69億元。

“內地互認基金在香港銷售,不僅要面臨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國際競爭壓力也很大。香港有來自全球各地的投行和資管公司,競爭壓力很大。同時,由於投資風格、理念不同,內地較受歡迎的產品在港銷售也會面臨一些問題。”吳明義進一步指出,“此外,互認基金相較於國內公募市場14萬億元的規模,體量很小,基金公司的銷售積極性存疑。”

“對於互認基金,監管持鼓勵和支持的態度,希望通過互認基金,讓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進一步接軌。”不過,吳明義也指出,“隨著利好措施頻頻出臺,10月市場環境漸趨穩定,一定程度凸顯了互聯互通基金的配置價值,單月銷售增長或只是個開始。”

提供更多可能性

雖然此前受關注度不高,但對於內地投資者而言,通過互認基金不僅可以配置香港市場的諸多產品,還可配置歐美等其他國家的產品。專家表示,互認基金可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更多國內產品沒有的投資機會和盈利可能性。

“香港基金產品更強調‘風險買者自負’,內地投資者一定要充分了解產品風險,包括產品的收益風險、投資標的以及產品管理團隊投資理念。特別是北上基金的投資理念、考核週期與內地產品不盡相同,內地投資者在投資時,一定要明確自身投資目的。”吳明義指出,同時,內地投資者還需瞭解香港產品的信披渠道,及時獲悉產品信息。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互認基金銷售的回暖,機構也爭相佈局。證監會公佈的基金募集申請核准進度公示表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機構共報批了13只互認基金,其中,2016年至2017年僅報批了5只互認基金。而在今年以來報批的8只互認基金中,7只備註為香港互認基金。具體來看,匯豐機構依託服務(亞洲)有限公司報批了6只,其中,建設銀行代理2只,天弘基金、農銀匯理、上投摩根、博時基金分別代理1只;中銀國際英國保誠信託報批了1只,基金代理人為天弘基金。

本文源自上海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